就像事物的发展往往要靠事物内在的变革来推动,近年来关于文艺批评的广泛讨论和争论,也不仅仅是源于对批评现状的反思,而更是出于文艺批评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文艺批评,不同的专业媒体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视角,采取了种种举措,希冀重建文艺批评。
《艺术广角》自2011年第四期,开设《解读批评制度》栏目,刊发了一系列文章,对文艺批评制度进行深入解读。这些文章从各个不同角度切入批评制度,对文艺批评的诸多诟病,对文艺批评长期远离文艺实践和现场、被学院体制“收编”和“规训”,文艺批评面貌单一化等现象进行深入解读和探究,试图清理建立在学院体制之上的整个批评制度。如王晓峰的《当下文学批评的批评》,从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三者的关系中重新审视批评,并针对批评远离文艺实践和现场的弊端,提出文学批评应注重对自由灵动的微观文学批评的发展。毕绪龙的《谁还在关注文艺批评》,从消费文化语境的视角,指出文艺批评全面投入市场怀抱而与中国文学语境和文学作品脱离的现实。李丹梦的《文化批评的迷思》,对已然取代了文学批评的文化批评及其形成过程进行了反思和批判,针对文化批评放逐文学的诗意与审美,重新提出“主体性”这一上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的核心话语。霍俊明的《新世纪文学批评的伦理生态与“病态”机制》,对文学的伦理化写作和批评的伦理化倾向做了严正批判,提出要警惕批评陷于“娱乐”、“伦理”、“意识形态”等话语的泥淖而远离文学,等等。
对当下文艺批评批判的各种声音之中,由反思现状所引发的,对“批评制度”本身乃至“学术体制”整体的深刻批判,成为批判的主潮。批评制度和学术体制背后关于学术权力的纷争,学术与权力间的暧昧关系,学术利益的争夺与分配等,成为关注和言说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