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拍摄制作纪录片《留住手艺》,讲述五十个非遗项目背后的动人故事
“直到我眼睛看不见、思维还在动的那一天,我才会放下手中的绣针,停止我的艺术创作。”在50集系列纪录片《留住手艺》北京首映式现场,来自苏州的朱寿珍为北京的观众展示了苏绣技艺。看看她的人物肖像作品,就连发丝、皱纹都清楚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所用的绣针之细小等同于普通意义上的绣花针的四分之一,令人惊叹。这样一件考验耐力和眼力的活计,朱寿珍已经做了30多年了,她还将继续做下去。据上海龙凤旗袍的传承人徐永良说,“仅仅是一件旗袍上面的盘扣,简单的要花两天的功夫,复杂的一个月都做不完,可想而知做一件龙凤旗袍的不易。”不辞辛苦来到现场的还有南京、佛山、北京、禹州的四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其实,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每一个项目的背后都有这样的一份坚守。
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制作的纪录片《留住手艺》将从7月23日开始,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为观众讲述5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故事。据记者了解,摄制组拍摄采访历时10个月时间,走过18个省市自治区,60多个市、县,行程40多万公里,采访拍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达100多人。
入选《留住手艺》拍摄的项目都经过了节目组的精心选择和认真研讨,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传统手工技艺类为主。据介绍,它们包括濒临失传而又得到重新恢复的项目,如广东顺德的香云纱染整工艺,上世纪50年代中期便在当地消失,1979年,由当地老手艺人梁珠重新恢复香云纱的传统工艺;在温州乐清有着千年历史的蓝夹缬传统印染技术,在上世纪70年代一度失传,传承人薛勋郎经过多年寻觅研究,终于在1998年将这项传统工艺复活。《留住手艺》节目还记录了一批特别具有历史文化含量、并且在世界非遗保护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项目,如代表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高度的中国古琴艺术、代表了中国古代织锦工艺最高水准的南京云锦制作;此外还有颇具地域特色和民俗特点的项目,比如代表了广东醒狮文化的佛山狮头扎作技艺,展示出宫廷用品制作水准的北京金漆镶嵌技艺,体现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贵州铜仁龙舟制作技艺等。佛山狮头扎作技艺传承人黎伟也来到了首映式现场,他说,今年是他扎狮头的第50个年头,“我已经记不起来自己一共扎过多少狮头了,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徐克导演的第三部黄飞鸿电影《狮王争霸》用的就是我们黎家狮。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时候,天安门前表演队伍用的也是我们黎家狮。”每次说到这些,黎伟总会露出自豪的表情,正是有了这些传承人对技艺的热爱,才有了珍贵手艺的代代传承。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总监杨刚毅表示,《留住手艺》希望通过忠实的记录,让海内外的观众在了解传统手艺、关注技艺传承人的同时,也能产生这样的感慨:这些曾经深刻影响了我们民族精神和日常生活的传统手艺,该如何在当代社会找到应有的生存空间?我们又该如何让这些鲜明的文化符号长久地传承下去,从而使中华文化的脉络永久延续?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