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背后的成功密码
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视频截图
一部播出时段并无优势,也未进行过大规模宣传的美食题材纪录片,为何能取得比某些热播剧还要好的收视效果?《舌尖上的中国》获得的收视与口碑的双赢值得我们深思。
强大的平台与动人的细节
《舌尖上的中国》的问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背后所依托的央视纪录频道这一良好平台。据总导演陈晓卿介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完全得益于纪录频道的成立。它从去年3月开始外景拍摄,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也是该频道今年继《故宫100》和《春晚》之后,又一部精心制作的原创纪录片。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表示,“纪录频道的宗旨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为此,在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也力求通过国际化和市场化的途径,实现国际传播的探索。”本片拍摄团队成员都具有较多的纪录片制作经验,且在拍摄过程中踏遍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祖国各地,以极其丰富的素材保证了最后成片的质量。而这也使得编导们在实景中发现了许多生动的细节,并为本片最终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最大推手陈晓卿本人就对美食有极大兴趣,并在多家杂志开设美食专栏,其作为主创,对于拍摄对象的深刻理解也是另外一个制胜因素。
作为一部以美食文化为看点的作品,《舌尖上的中国》在具体操作上,创作者非常准确地找到了全新的角度。以往观众看过的美食类节目也不少,但多数还停留在美食介绍、制作、厨艺比赛阶段,形式上较为单一。本片则是另辟蹊径,从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切入,涉及到食材采集、主食差异、加工演变等内容,从查干湖捕鱼到南海渔夫,从山东烙饼到新疆烤馕,从卤水豆腐到过桥米线,空间上的大跨度充分体现出疆域广阔的中国国土上饮食文化的个性化特点。
另外,本片中到处可见动人的生活细节。以情动人,是一切优秀艺术作品的特点。片中一个个普通中国家庭的故事,真实立体,让观众看到了酸甜苦辣的人生况味。比如,离家多年的苗族姑娘,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和妈妈一起准备传统美食;以莲藕、江鱼为基本食材的那对老人,当他们看到儿女们赶回来为自己制作年糕时的笑容。这些生动的日常生活场景都非常传神地表达了中国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亲情的重视,与我们当下社会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呼唤产生了强烈共鸣。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做法不落窠臼,又不是概念化的道德说教,通过精致的镜头语言,直抵观众的内心深处。
另外,本片得到许多人的追捧,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它与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潜意识心理相契合。现代社会许多人因求学、就业而远离自己的父母和家乡,长年在异地漂泊的他们,其实心里都会存有对于故乡的那一份思念。而本片中随处可见的各地美食,无疑勾起了大家浓浓的思乡情。
饮食的精致与人生的况味
《舌尖上的中国》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展示中华美食的层面,而是以美食来传播传统的中国文化。耐人寻味的是,当初央视纪录频道的一大宗旨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那么美食就是再好不过的一种中介了,海外观众可以通过感受中华饮食的精致之美,进而感受到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与巨大的社会变迁,这也是本片创作者所努力追求的目标。陈晓卿在接受采访时也说,“通过吃的故事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让《舌尖上的中国》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这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为美食的背后必然会反映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变革与文化传统,这种以小见大的文化传播理念值得借鉴。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文化传播不能盲目输出,而是要潜移默化地让人接受。《舌尖上的中国》给我们今后的纪录片创作乃至影视创作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这让我想到几年前“韩流”在亚洲盛行之时,韩国的导演和编剧也在影视剧中巧妙地向外介绍了自己的医药与饮食文化。
另外,考虑到目前国际传播格局“西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影视作品也应该加大向外推介的力度。比如《舌尖上的中国》在戛纳电影节上打出的海报就格外有“中国韵味”,小小一块腊肉,却让人品出了中国山水画的味道,让人不由得为设计者的别出心裁而叫好。据称组委会主席还特意点名看了片花,而本片在海外版权的销售价格有望创下中国纪录片目前的最高纪录。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表示,“《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以纪录片的形式,用高品质的影像画面和最新视角的人文解读,为中国和全世界电视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美食、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窗口。”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