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新闻眼

资源潜力如何转化为产业实力?

时间:2012年02月2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雪钦

  2月15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外发布。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当前态势和未来发展,曾担任《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主编、对文化产业深研多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从全球化视野出发,在文化消费、产业规划及内容创新方面提出了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和思路。

  

  游客在751北京时尚设计广场的荷兰设计馆参观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文化不“虚”,能带来真金白银

  “眼下,文化与我们的日常消费活动越来越紧密了,我发现我家烤面包机都能烤出Kitty猫图案的面包。不只看电影是文化消费,穿品牌衣服也算文化消费,甚至吃饭也可以称为文化消费,比如找一个老字号饭馆,或在一个有古典风格的饭店吃饭,这些都带有一定的文化感和文化消费特征。”张晓明说,文化消费的概念越来越宽泛了,既包括文化产品的消费,同时也包含带有文化符号的功能性产品的消费。业界曾分析,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支出总量应该达到4万亿元以上,但我们现在只实现了1万亿元左右,因而,未来中国的文化消费还有巨大的释放空间。

  如此,从文化消费品提供者的角度看,就要从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中发现新机遇。事实证明,文化产业可以和其他产业广泛渗透,在功能和创意设计上相互结合,比如将服装业转变为服装设计业,将建筑业转变为建筑设计业,将农业转变为农业观光业等。我国第一家动漫类上市公司奥飞动漫公司前身是一个玩具厂家。“动漫与玩具相结合,可以让动漫的成本转移为玩具的广告成本,这对动漫企业和玩具制造企业来说都是较好的盈利模式。文化不‘虚’,是能带来真金白银的东西。”张晓明分析说,受欢迎的文化符号把越来越多的消费品变成载体,甚至成为这些消费品的价值主体。比如迪士尼的米老鼠、唐老鸭,日本的Kitty猫,正在通过形象授权从世界市场获得高额利润。这也给我们新的启示: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低技术和低文化附加值的“中国制造”,有必要渐渐进化为高技术和高文化附加值的“中国创造”。诚如张晓明所言:“从国际层面看,我们现在是文化产品制造大国,但原创力不足,并非文化产品内容的创造大国。不过,‘中国制造’也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我们必须加入国际分工,进入国际循环,才能够逐步地在文化产业全球性分工链条上一步一步提升。”

  地方文化产业不能“抽象派”

  “‘高技术’和‘高情感’相融合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消费趋势,就拿全世界顶级奢侈品来说,大多就是手工制品。”张晓明说,并不是中国的所有地方都适合采用高技术装备的文化产业模式,那些产自乡村或不发达地区、创意设计投入很高、富含民族文化符号、劳动密集程度高但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工艺类产品,一经复兴潜力巨大,反而可以形成相当大的出口规模。在张晓明看来,中国不同地区及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也可以变成一种合作共赢的局面,从而在全国“一盘棋”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比如让东部的产业能力和西部的资源潜力相结合——我国东部具有强大的资源开发和创新能力,与西部丰厚的文化资源相结合,就有可能创造出基于我国丰富民族民间文化传统的文化产品。此外,还可以将东部的市场活力与中部的产业潜力相结合——我国东部地区有发育良好的市场经济体系,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不发达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发育不好,因此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在经过了市场洗礼后,若以成熟的资本运作进入中西部产业领域,可能会迅速提升中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中国许多地方的文化产业园区盲目开建,同质化现象严重,在产业项目、文化内容以及载体建设上大同小异,甚至在很多北方城市都能看到人造的周庄和乌镇。而遍布全国的名人故里之争,几乎都盘算着借思古怀旧、名人资源来发展地方旅游文化经济,这不可避免地造成各种重复建设,也让人感叹这般文化消费品供应者缺乏真正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得产业活力略显枯竭。对此,张晓明认为,各地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是好事,但在规划文化产业园区时得避免同质化,要突出地方资源禀赋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在张晓明看来,西安曲江的大唐芙蓉园是成功的,它把历史文化资源、地产及文化园区的开发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成为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

  文化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原创内容。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内容创作资源,许多国家都很重视整理文化遗产,以便从传统中获得新的灵感。由于电脑和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此外,对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创新性开发也被看作是建设性的保护。“从资源潜力走向产业实力的关键性环节就是开发与创新。否则,文化资源大国也可能成为文化产业小国。”张晓明指出,我国应对国际性不对称竞争局面的“重要一招”,即是增强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创新能力。

(编辑:白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