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新闻眼

跨界,让舞台产生化学反应——知名编剧史航谈话剧《北京我爱你》

时间:2012年02月2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高艳鸽

话剧《北京我爱你》主创团队。从左至右依次为:史航、秋野、杨亚洲、张亚东、罗康、陈奕名。中为柏邦妮。

  地铁,一个流动、迅疾的城市交通工具,吞吐一拨接一拨人流。爱和恨,成长和堕落,喜悦和忧伤,希望和绝望……无数人的故事在其中涌动,并最终淹没在城市巨大的洪流之中。话剧《北京我爱你》将地铁这个地下隐秘空间搬上了舞台,讲述了5个发生在北京地铁里的故事,于2月14日至3月3日在北京上演。

  “北京、地铁、爱”

  《北京我爱你》以“北京、地铁、爱”为主题元素,由《女孩儿》《¥2》《以爱的名义》《痴女痴汉》《地铁侠》5个独立的故事构成,分别起用不同的编剧和导演,且5位导演均为跨界执导。该剧用150分钟的时间,刻画了北京地铁众生相,以残酷的甚至极致的故事和台词,展示生活在北京的不同年龄、身份、职业的个体,在面对城市、他人和自我时,内心的挣扎、抗争、妥协和不妥协,探讨人与城市以及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使台下的观众不免对照和思考:对他人、对北京,我们是否爱?爱什么?如何爱?

  知名编剧史航是该剧的策划人和出品人。近年来,他和著名话剧导演孟京辉合作了《我爱×××》《艳遇》《空中花园谋杀案》《初恋》等有影响力的话剧作品。他告诉记者,最初策划《北京我爱你》时,就是希望做成一种拼贴戏剧的形式,让几个人写“同题作文”,在同一个主题下做出一台戏,然后拼在一起,构成整部话剧。至于选择北京地铁作为故事的载体,用史航的话说就是,“面对北京,这个是必须的。必须是5个导演都能看到、都能发言的景象。”作为策划人,创作之初史航负责考虑地铁故事可以有多少种类型,随后是把关剧本,“每个故事的剧本我都会看,然后跟编剧协商。”

  最值得说也最难说清楚的,还是“爱”这个主题。对城市中人的故事、城市带给人的际遇和心境的关注和探讨,最终会上升到人对一个城市的感情的问题。就像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的那句经典台词,“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纽约;如果你恨一个人,也送他去纽约。”绝大多数生活在北京的人,对这个城市的感情或许都爱恨交织,复杂到连自己都说不清楚。

  你爱北京吗?爱它的什么?当记者这样问史航时,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述了20年来对北京的认知过程。1988年,外省青年史航刚来到北京时,“不习惯。城中十万户,念我独无家。”然后,他进入北京的腹地,在胡同里听人家在看什么电视节目,听下棋的人在聊什么新闻,听公车司机和售票员为什么事儿拌嘴,在北京籍的同学家里看他们的相册,“像拼图一样,我渐渐看到一个完整的北京。”他也翻北京地名志、胡同志,“我背对北京城去翻书,其实是想更清晰地看到这个城。”

  在话剧《北京我爱你》红色的宣传海报上,紧邻剧名写着这样一句话“不疯魔,不成爱”。“这是你理解的爱的本质吗?”记者问史航。“爱是正常的感情,但一定会带来不正常的表现。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种疯魔。”他解释,“但这句话既然是从电影《霸王别姬》的那句‘不疯魔,不成活’来的,就一定还有更深的含义,即爱需要什么来成全。”“爱需要克服一切,需要你用所有的力气,需要你放弃之后不放弃,出走之后的归来,嫌恶之后的认同,麻木之后的感知。而这一切,就是我们对北京的感情。”

(编辑:孙育田)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