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是否已经产生了足够多的精品力作?中国电影人有没有找到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有效途径?中国电影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是否正在趋于完善?
2012,中国电影须着力三大转折
李博
“2012年理应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调整之年和升级之年。”在中国电影处于一片蒸蒸日上发展态势的今天,广电总局电影局能够在展望未来工作时做出如此客观理性的定位,实属不易。2012年,中国电影全面产业化改革将迈入第10个年头。以10年为一个节点,“国产电影数量成倍增长”、“中国式大片迅猛崛起”、“主流电影成功探索”、“城市影院飞速发展”、“票房破百亿大关”等都曾成为不同时间段的关键词,而伴之而生的,又常常是诸如“狂飙突进”、“井喷式发展”、“最好的时代”这样过度狂热的标语式定论。如今的中国电影是否已经产生了足够多的精品力作?中国电影人有没有找到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有效途径?中国电影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是否正在趋于完善?在高歌猛进的发展形势中冷静地寻找到真实的自身定位与理性的前行目标,往往是最为困难的事情。因此,电影局将2012年定位为“调整之年”和“升级之年”,不失为一次明智而颇具战略高度的判断。
从“导演想拍什么”到“观众想看什么”
从电影局的年度总结报告中可以看出,国产故事影片的数量从2010年的526部增长到了2011年的558部,全国电影总票房从2010年的101.72亿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131.15亿元,都实现了持续性的发展,但票房增幅已从2010年度的63.9%下降到了28.93%。尽管《金陵十三钗》《建党伟业》《龙门飞甲》等影片依旧纷纷获得超过4亿元的高票房,但《战国》《倩女幽魂》《关云长》等大制作却未能达到票房预期,这也成为2011年国产影片票房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电影产业化改革初期,“大牌导演拍什么观众就看什么”曾经是很多大制作影片特别是古装大片获得高票房的主因。然而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日渐成熟和观众观影选择的日趋理性,“高投入”、“名导演”、“大明星”已经不能再与“高票房”画等号。2011年的几部高投资影片,《新少林寺》《白蛇传说》票房勉强超过两亿,《关云长》《鸿门宴传奇》《倩女幽魂》票房都在一亿到两亿之间,《战国》仅获得7000多万元票房。须知,这些影片的主创既包括了李连杰、刘德华、甄子丹、古天乐这样的大腕级演员,也涵盖了麦兆辉、庄文强、程小东、叶伟信这些大牌导演,却无一实现预期票房。尽管个中原因十分复杂,但影片质量不过硬、观众口碑不佳应是导致这些影片票房不够理想的主要因素。相反,投资不到1000万元的《失恋33天》在未进行大规模宣传的情况下获得近3.5亿元的票房,获得高达900%的投资回报率,靠的正是良好的口碑效应。
显而易见的是,中国电影仍在寻找着适合自身的创作规律与法则,这个过程虽然漫长,却必不可少。中国电影9年的产业化进程,培养了一批越来越“挑剔”的观众,他们也将成为检验国产影片是否“达标”的最佳对象。只有适应市场需求和观众需要的影片才能在未来存活。可以预见的是,“观众想看什么导演就得拍什么”的电影生产法则将会逐渐确立,观众群体在与制片方“博弈”的过程中也将处于“买方市场”的有利地位,这无疑会促使创作者将更多的智慧和更大的激情投入到创作中去,从长远看,也必然会对中国电影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大有裨益。
从“拍给国人”到“拍给世人”
对比电影局2010年度和2011年度的总结报告,我们会发现国产电影的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从35.17亿元下降到了20.46亿元,这也成为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整体飙升的各项数据外一抹十分扎眼的异色。不可否认,2011年没有制作出像2010年的《功夫梦》那样具有较强国际号召力的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外票房总额,但我们仅仅拥有一部《功夫梦》就够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回望过去的9年,像《英雄》《霍元甲》《功夫梦》这样能在海外获得较高票房收入的国产影片,还比较缺乏。“中国制造”如何才能真正进入国际主流电影市场?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其实一点也不容易解答。
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并成为美国文化的标识,并不是在一两天内完成的。同样的,尚处于产业化初期的中国电影想在短时期内达到好莱坞电影的海外影响力,也是不现实的。且不论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差异,仅就题材领域而言,好莱坞电影类型多样、种类丰富,能够覆盖几乎全部观众的欣赏趣味,而中国电影却主要依靠武侠片和动作片吸引海外观众,两者在创作立意层面就已形成了差距。
近期在国内上映的印度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为中国电影进一步实现“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这部影片一改往日印度电影“几段歌舞打遍天下”的陈腐模式,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讲述了一个非常本土化却又能被海外观众所理解的故事,真正做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融合。中国电影人理应扪心自问,我们为什么没有创作出《三傻》这样的电影?
在全球化时代,只有符合全球化意识和人类普遍认知的影片才能被全世界的观众所接受。《2012》讲述的危机是全球性的,《阿凡达》表达的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它们能够成为各国观众进入影院的首选。而一些国产电影表现的故事和传达的情感却时常无法被国外的观众所理解,其结果必然是丧失大量海外市场。中国电影人依旧在寻找着将民族特色与普世审美价值相结合的最佳方案,而在内容层面之外,我们的电影发行体系和营销观念也应当不断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
主题、故事、技术、营销……只有当中国电影有能力将这些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元素有机地整合到一起时,才能真真正正地走向世界。
从“贵族电影”到“平民电影”
2011年,中国电影银幕的增速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电影局的年度总结报告显示,去年我国新建影院803家,新增银幕3030块,平均每天增长8.3块银幕,全国城市影院数量突破2800家,银幕总数达到9200多块。在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数据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2011年国内单个影院票房普遍下降,降幅从10%到40%不等,而单块银幕的平均票房也从163万元下滑到了108万元左右,降幅达34%。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足够多的优秀影片以吸引更多观众进入影院固然是重要原因之一,但国内电影票价过高致使一些潜在观众望而却步的问题也不能规避。据统计,北京票房收入前五名的影院中放映的《金陵十三钗》平均票价高达83元,而该片的全国均价也达到42元。就平均单张票价所占人均月收入百分比而言,香港为0.4%,台北为0.6%,北京则高达1.4%,北京观众的观影负担远远高于香港和台北观众,更遑论与平均花费不到8美元就能看一场电影的美国观众相比了。而另一个事实是,中国影院目前的平均上座率仅约为四成,显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电影艺术归根到底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应当有更多的民众共享到中国电影产业飞速发展的成果。远离工薪阶层观众的电影作品在挤压受众群体的同时,也挤压了自己未来的发展空间。所幸的是,在电影局2012年的工作计划中,解决票价过高的问题已成为一项重点内容:“切实制定适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中国国情特色的票价机制,出台建议性指导票价和最高限价,按影片类别和城市地域等项进行明确规定,对学生票、团体票也要形成行业共识,努力使电影票价的定价机制科学合理。争取出台措施,探索增加半价票的场次和时段。”诚然,这些目标明确的计划仍然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与阻碍,但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电影的管理层对于优化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所付出的诚意和努力,是值得赞扬和肯定的。
在2012这个“调整之年”和“升级之年”中,沐浴在如火如荼的发展热潮里的中国电影,应当变得更加冷静、更加理性。只有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并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与电影强国之间的差距,中国电影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