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由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主办的校庆系列活动“纪念佟育智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画展”开幕式在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视觉艺术馆举办。
佟育智1939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科,经名师严教,加之勤奋努力,在国画、西画、书法等方面各树一帜。
1958年,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前身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建校。佟育智响应政府支援北京教育战线的号召,投身教育事业,由中央工艺美院著名肖像画家张振仕力荐来校参与建校,成为建校元老。
佟育智教学以“真”,教学认真,满腔热忱,一丝不苟。来校之前,佟育智已经先后在天津铁路局、铁道部出版社、北京第一师范从事美术创作和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来校后,由于其扎实的绘画功底,主要承担了素描、色彩、透视、艺术人体解剖、技法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工作;他专业基础深厚,知识渊博,对待教学工作精益求精,勤勤恳恳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尽心尽力,深受学生的喜爱。已经七十多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第一届学生文乾刚至今仍还记得佟育智认真授课时的情景。
佟育智创作以“勤”,积极实践,创作不辍。他一直坚持自己的专业实践,力求做到教学和实践相互促进。他1956年设计的《武汉长江大桥》封面图被作为国际宣传品使用;1956年为世界文化名人大会创作的《印度古诗人迦梨陀娑画像》被《人民日报》《世界文化名人》画册等报刊采用;60年代中期以后,擅长肖像画的佟育智为政府部门和企业绘制了无数的毛主席画像;1973年,开创用油画写生方法进行壁毯设计的先河,作品《万里长城》艺术壁毯作为国礼被周恩来总理赠给澳大利亚总理,悬挂在万国邮政联盟总部大厅,后又被印制为纪念邮票全国发行,之后在我国恢复了联合国席位后,又被选为国家赠送给联合国组织的第一批礼品,同年11月被送交万国邮政联盟总部,万国邮政联盟一直将它悬挂于总部的大厅内。为此,我国还特别印制发行了纪念邮票。
佟育智敬师以“谦”。佟老师毕业于我国第一所高等艺术院校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师从齐白石、卫天霖、张大千诸先生,并在一生中以弟子礼师事诸位贤长。70年代,佟先生受其恩师卫天霖嘱托,帮助他完成了最后一幅作品《孔雀》,卫老先生很满意于完成后的效果,一再要求佟育智署名。佟育智不愿居功,再三推脱不免后才在画面下方最不起眼处留下名字。
被誉为清华大学“终身校长”的梅贻琦曾经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道出了优秀师资的重要性。诚哉斯言,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的参与和奉献,同样,一所学校教育办得好,离不开教师的心血浇灌。
如今,佟育智驾鹤归去已近卅载,他所教授过的学生也大多年逾花甲,佟育智工作、生活中的“真”“勤”“谦”所具备的精神却将长存。
辛勤育英才 真智传千古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充分点出了优秀师资的重要性。诚哉斯言,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的参与和奉献,同样,一所学校教育办得好,离不开教师的心血浇灌。有着近60年办学历史的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即拥有这样一批优秀的教师,佟育智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元老。
佟育智先生是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的第一批教师,来校之前,佟先生已经先后在天津铁路局、铁道部出版社、北京第一师范从事美术创作和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那个时代的很多教师一样,佟先生满腔的奉献热情,加入为培养国家工艺美术行业后备人才而新成立的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现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积极为新中国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佟育智先生师从齐白石先生、张大千先生、卫天霖先生、关广志先生等,经名师严教,加之勤奋努力,在国画、西画、书法等方面各树一帜。原本考入国立北平艺专的绘画科国画组,但在考试时所画的速写、素描比考西画系的学生还出色,当时就被卫天霖先生看中,认为此考生的素描非常好,很适合画油画等西画,特别是静物、肖像画,故极力劝其改入了西画系。此后,在校期间也一直深得卫天霖先生的赏识,同期的同学们也都称佟育智是卫天霖先生最得意的门生。
1970年,与因文革而失去联系的老友李苦禅先生、孙菊生先生、西画界张振仕先生、宋步云先生等纷纷又取得了联系,恢复了与各位在艺术上的诸多交流和探讨美术研究等活动,特别是与孙菊生先生在画猫,与宋步云先生在国画手法画桃方面的切磋也均成为佳话。
1972年 几年的下放劳动终于结束,佟育智先生被调到地毯研究所专门从事设计研究工作。就在从事设计工作的第二年,他开创了用写生的风景画为基础而进行壁毯设计的方法。并以此崭新的方法设计了杰作《万里长城》壁毯,开创了将西洋油画与中国传统壁毯艺术巧妙结合的先河,其艺术效果绝佳。此作品首次展示于文革后第一次在北京举办的工艺美术品展览会上时,大为轰动。
当时,展现在人们眼前的这张大型壁毯,如同一张镶在一个大画框里的大幅油画,吸引了所有与会的同行和观众;无不为其表现手法而惊叹。人们看到,那古老的长城上洒落着灿烂的阳光;令人感到她更加无比的壮观。此作品一经展出,不但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好评,同时也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注目;特别是当时朱德委员长更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此后,此壁毯首先被选为周总理赠给澳大利亚总理的礼品;后来在我国恢复了联合国席位后,又被选为国家赠送给联合国组织的第一批礼品。同年11月被送交万国邮政联盟总部,万国邮政联盟一直将它悬挂于总部的大厅内。为此,我国还特别以此画的构图设计印制发行了纪念邮票。
1977年 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得以复校,佟先生再次作为重要师资回到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任教,担任水粉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从50年代工艺美术设计还处于初期阶段就开始从事工艺美术教学将近20年的佟先生,对教学工作一向是满腔热忱、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勤勤恳恳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尽心尽力,如今,佟先生故后已有二十几年,而他过去的学生仅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特级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就有10人以上,可谓桃李满天下。
70年代后期,受国立艺专时的恩师卫天霖先生之托,替当时已年迈病弱的卫先生完成了他的最后一张作品。卫天霖先生是现代中国油画界技艺超群的大师,尤其擅长静物、肖像。文革后卫先生才又开始搞创作,在画最后一张画时,老先生估计自己画不完,就让其得意门生佟先生来代他完成了这最后一幅作品《孔雀》。作品完成后卫先生非常满意,并一再说这张画应该说是合作的一幅画,执意要佟先生也签上自己的名字,而佟先生却一再推却不肯。最后卫先生说这也算是师徒合作的、值得纪念的一幅画,佟先生再也推却不了,才在这幅画的最下方一个最暗而不显眼的地方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多少年后,这张《孔雀》作品在卫天霖先生遗作展上也展出过,但卫先生与佟先生之间这段体现了两位艺术家风格的佳话却鲜为人知。
1986 年2月27日逝世,享年71岁。
如今,佟先生驾鹤归去已近卅载,他所教授过的学生也都年近花甲以上,但是,佟先生工作、生活中的“真”、“勤”、“谦”所带给人们的感受却是长存。
佟先生一生谦虚淡泊,毫无功利之心,不图名不图利,默默无闻,忘我敬业,是当年老一辈艺术家的典型代表。他不仅做事实事求是,做人诚恳坦白,还以学识渊博著称,被誉为活字典。因而也深受学校同事及美术界同仁的信赖和尊重。而经历了文革期间的这一代人,其大部分的作品、收藏品均惨遭破坏,仅存的作品可谓是劫后余生,但愿这些作品有幸作为那一代人的见证,与当今的世人见面,从而引世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