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刚纸上油画展览海报
张晓刚的绘画以个人经历和记忆为基础,以叙述性的场景表达人的经验、故事与情感。他将来自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社会、集体记忆和私人回忆的典型意象进行重组与并臵,并在画面中融入抒情性及超现实的色彩,将一代中国人的历史经验予以普遍化的同时又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张晓刚是最早为海外所认识和熟悉的亚洲当代艺术家之一,早在1995年第46届威尼斯双年展期间,张晓刚展出了他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血缘:大家庭》系列。这些带有纪念碑性质的作品,以中国家庭中常见的老照片为蓝本,其中心人物通常身着具有典型毛泽东时代印记的衣服,身体上带有胎记般的瘢痕,并以纤细的红色血线相连在一起,喻示着家庭成员之间的血脉关联。张晓刚将记忆视作一个不断被修正的过程,在他此后的系列创作中,对记忆、书写、私人情感与公共叙事的探索成为持续的主题。他的另一经典系列《绿墙》引入了绿色油漆墙围这一中国特殊历史时期中普遍存在的符号, 将人物与静物、场景相结合,重新探讨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个人经验与历史记忆之间的吊诡之处。而在他最新的油画创作中,通过对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关系的体认与细察,将血缘的细线复杂化和具体化为人物视线的交互与穿插,以及家庭角色各自的心理投射和自我认知,并用精妙的构图与气氛营造将种种语言无法穷尽的微细脉动展现于画幅之上,创造出理想、幻境、联想和欲望的多重维度交织在一起的全新空间。
张晓刚是一位不断进行自我突破的艺术家。他的早期阶段汲取德国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精髓,采用富有宗教及哲学意义的意象,强调绘画的精神属性。自1993年后则发展出家喻户晓的血缘系列,进一步强调了人物造型的实验。至2010年则开始了将二维的绘画平面转化为三维的雕塑的试验。他以不锈钢为画布创作带有浅浮雕特征的综合媒材作品,同时将书写这一中国传统艺术中最典型的标志引入了当代绘画,将丝网印刷同手书结合,将自己在创作时产生的大量思想和感受以文字的方式书写在画面之上。这个实验的另一条脉络是将他绘画中的典型静物及人物形象立体化为三维的雕塑,这集中体现为2013年于纽约创作的一系列广受欢迎的铸铜着色雕像。在佩斯香港的本次新作展览中,张晓刚以纸上油画的形式,结合西方超现实主义的绘画语言和中国古典艺术的意象,以充满想象力和神秘感的场景塑造,将纸上艺术微妙及空灵的特性发挥到极致。
张晓刚,1958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十八岁时,张晓刚开始下乡插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于1977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1982年毕业并获学士学位。张晓刚于2007年受聘四川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艺术家现工作和生活于中国北京。从1989年至今,张晓刚共举办了19次个展,参加了150余次群展,其中包括2013年在纽约佩斯画廊举办的“张晓刚”,2009年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昆士兰美术馆举办的“张晓刚:灵魂上的影子”,2008在纽约佩斯维尔登斯坦画廊举办的“修正”,2007年在芬兰坦佩雷的萨拉〃希尔顿美术馆举办的“张晓刚”以及2004年在香港艺术中心举办的“时代的脐带——张晓刚绘画”等。张晓刚的作品如今已被全世界私人与美术馆广泛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