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美术>资讯

油画家何多苓谈生活与艺术

时间:2013年07月12日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王伟
0

  谈展览

  以技法为主题颇有意义

  本次展览,何多苓共有25幅作品参展,其中包括《野园》《梦夏》《闻莺》和《惜春》等作品。

  “本次展览的主题是探讨技巧,我觉得这个在中国美术界也是提出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因为中国美术界在新潮美术以来都是以观念为主,更多的是考虑画作背后所体现的东西,反而对画面本身并不是那么注重,尤其是对技巧忽略不提。”何多苓说,他认为这次展览把绘画的技法作为主题提出来,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画毕竟是一张画,它的技巧就是它的语言。

  除了对中国油画技法的重视和强调,在本次展览中,也可以发现何多苓创作的新动向。他坦言这是向中国传统水墨画学习借鉴的结果,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他一直在做这样的尝试。“怎么把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与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结合起来,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题目,可喜的是目前很多人都在不同方向上努力实践着。我跟肖克刚也是,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做这个事情,所以我觉得在本次展览上的这一点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何多苓说。

  谈创作

  借鉴国画创新油画技法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何多苓即以油画《春风已经苏醒》《青春》《雪雁》等作品在画坛引起轰动,成为塑造一个民族和集体形象的代言画家。他的作品具有诗意的特质,重绘画性,唯美、优雅、感伤,体现出无拘无束的自由。何多苓的画风如同一股新鲜的春风,成为当时艺术“苏醒”的代表者之一。但何多苓并未满足,他依旧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着。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美国看了很多中国传统的绘画,对我触动真的很大。当时我们这些学油画的,对传统国画根本不太在意。在美国的美术馆看到这么好的中国古代的国画后,当时就感到非常震撼,我一下子就感兴趣了。后来回国之后,我就立刻把原来那套放下来,就开始进行新探讨。”何多苓说。此后,何多苓作品画面中西方象征主义的手法逐渐淡去,而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笔墨与趣味开始突显,清新风格令人心动。到2000年后,这一变化逐渐固定下来。在2008年后,握着油画笔的何多苓,甚至开始创作花鸟、侍女等一些传统国画的题材了。他认为,这是中国画家在创作中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必然回归,也是对世界油画技法发展的贡献。

  何多苓认为,实际上这就是结合中国画笔墨的长项和油画色彩的长项。“继承中国画一些精神性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因为模仿不仅达不到国画的艺术高度,也发挥不出油画色彩系统而丰富的特长。”何多苓表示,自己已经花了很多时间来研究这个问题,现在笔下的作品逐渐浑然一体,靠近了自己理想的高度,但是没有完全达到。“我要求画面和技巧完整的统一,完全用我的绘画语言来表达我要表达的东西,在二者间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道路,这才是最终目标。”何多苓说。

  第一眼见到何多苓时,完全出乎了我的料想。何多苓身材挺拔,走路矫健,他留着稍长的卷发,目光炯炯有神,脸形瘦削,鼻梁高挺,完全不是65岁的状态。

  在坐过数小时的飞机后,何多苓坐在我面前,依然精神十足,谈起艺术创作滔滔不绝。虽然在艺术界早已成名,但他仍旧不肯满足,对新鲜的事物仍保有极大的好奇心。在采访中,他不断地提到尝试、转变、探索,似乎他还很年轻,艺术道路仍有无限的风光等待他去探索。

  谈成长

  绘画天分成就艺途

  何多苓对自己的绘画天分毫不怀疑,他认为这不是培养或者后天学习就能获得的。“我小时候就喜欢画画,而且画得还不错,经常在学校获奖并得到表扬。”何多苓说。但谈到走上职业画家的道路,何多苓表示当初的确没有想到,虽然父母已经发现他有艺术能力,还鼓励他给一些杂志投稿,但只允许他业余时间画一画,也没有请老师正规系统地学一学。何多苓说:“我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们不愿意我去学画,觉得学工科或者理科才是正道。”

  虽然何多苓的父母坚持要他学习所谓的正经学问,但命运似乎和他们开了个大玩笑,何多苓还是走上了自己心仪已久的艺术道路。不过,这似乎是他自己也未曾料想到的。“我们那个时代个人是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的,不像你们现在可以选择上哪个学校,在哪里工作,从事什么职业等。”何多苓说,“我应该是有绘画天赋的,是个适合于画画的人。后来我考上了一家师范学院的美术班,正式开始学习绘画艺术了。”此时,何多苓已经24岁了。

  谈生活

  生活艺术合二为一

  当问及最近有什么安排时,何多苓笑称,这次展览后一定给自己放个假,出去好好玩一玩儿。“我这个人很奇怪,不完成一项工作,感觉自己就没有资格出去享受休闲,有时候自己把自己搞得很累。”何多苓一边说,一边笑。他说他喜欢辽阔的地方,可能就是受到知青下乡的地方的影响,因为当年他下乡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正是这般辽阔而苍凉。

  “在家里的休闲很多,和朋友聊聊天,有时候去聚会喝点儿酒,我还是喜欢热闹的。”何多苓说,“其实我的生活是和画画结合在一起的,我的画室有一个800多平米的小园子,种了很多花草树木什么的,闲来无事我就画一画这些小植物,感觉很有意思。每当面对这些花草的时候,我的心感觉会比面对人的时候更单纯、纯净,逐渐有点体会到宋人画花鸟的境界。”何多苓的作品多为人物画,风景只是作为背景,然而就在不久前他的一次个展中,这些花草的小画也被选中参加展览了。

  画画之余,何多苓还在带研究生,“但是我从来不去学校上课,都是我的学生来家里找我”。他认为研究生就不要再上大课了,过来和老师聊聊,交流一下,对于艺术学习来说效果反而会更好。

  将生活与艺术融合,何多苓乐此不疲,如今年过六旬的他依然神采奕奕,活力不减当年。(王伟)

  

(编辑:黄远)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