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美术>资讯

[中国艺术报]“版画行业规范、自律公约”呼之欲出

时间:2011年12月2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雪钦
0

  “版画就是黑白木刻”、“版画就是印刷品、复制品”……类似这样的误解应怎样设法改善?如何让更多的人“识别”原创版画的艺术价值,消除收藏心理障碍和认识误区?

采莲图 广军

  近日,在中国美协维权办筹办的中国版画文化自觉与行业自律座谈会上,专家共同探讨版画行业规范在版画市场发展中的现实作用,有关版画的规范与自律问题成为焦点,会议拟向全国版画界启动中国版画公约问卷大调查,进而制定专业的行业标准和规范。

  【耐看养脑&好看养眼】

  “学院派的版画家有时容易脱离社会语境,创作语言过于尖端,忽略了大众的接受能力,这就影响了传播,使收藏家和消费者对版画了解甚少。版画生态中既需要耐看养脑的,也需要好看养眼的。”

  2004年揭幕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要求参与者以中国画、油画和雕塑3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版画“被缺席”;而日前启动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规定作品的形式为中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版画名列其中,依计划将占10%左右。“题材有大小,但画种不必区分大小。”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广军认为,版画的幅面比较小,但可以以小见大,兼具视觉张力和思想深度。

  中国版画,曾有重要的新兴木刻、延安版画,而今少有反映社会生活、有分量、有深度的现代力作。“现在许多版画作品里既没有群众也没有时代,我觉得好的作品要有生活的血脉,镌刻有时代的风采。”北京鲁迅博物馆文物资料室主任李允经说。

  “我们既要关注小众,也要关注大众。”清华大学美院教授代大权说,学院派的版画家有时容易脱离社会语境,创作语言过于尖端,忽略了大众的接受能力,这就影响了传播,使收藏家和消费者对版画了解甚少。“版画生态中既需要耐看养脑的,也需要好看养眼的。”因此,在强调版画语言、新技术手法介入的同时,能否在内容上鲜明而充分地表达当代生活的经验及文化感受力,是中国版画创作应思考的问题。

  【创造艺术vs复制艺术】

  “原创版画和印刷复制品都利用了印刷工艺,经过制版和印版的程序。是利用这一技术去创造一种艺术还是利用这一技术去复制一种艺术?这就是原创版画和复制印刷品的分野。”

  代大权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中国专业从事版画的有300人,大部分时间从事版画的有600人,有时客串版画的有800到1000人,或多或少有版画产出的共约2000人。“但做出来卖得了的只有20人,其中当代艺术家占10人,有90%的艺术家的版画做出来是没有市场或没有销路的。”

  对此,曾去日本展销的版画家王炜颇为感慨:“没想到版画在日本普通民众中那么受欢迎——不到几天功夫,中国版画就销售一空。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样的场景会出现在中国。”

  说起大卖场景,当前中国有种“冒牌版画”可谓红火,那就是名家的复制丝网版画,大众对它的认知度甚至高于原创版画。“‘不是版画的版画’铺天盖地,比真正的版画还神气。这些复制品把原创版画混淆了、搅乱了、贬低了!”说起这个,版画家莫测有些愤慨。“现在市场上很多所谓的版画作品,其实是用丝网印刷技术复制原来的绘画作品,只能称为艺术原作的延伸产品和副产品,并不是独立的艺术作品,实际上就是‘印刷复制品’。”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副教授罗必武深有同感地说。原创版画和印刷复制品都利用了印刷工艺,经过制版和印版的程序。是利用这一技术去创造一种艺术还是利用这一技术去复制一种艺术?这就是原创版画和复制印刷品的分野。

  究其原因,复制丝网版画的兴起不仅与艺术市场有关系,同时还与版画自身的精细分工和专门化有关系。而服务于版画创作的复制是另外一回事,说的是艺术家与版画工坊的技师合作创作。“版画工坊可以是版画新技术、新观念的孵化器,只要规范好相关技术流程和标准,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平台。”罗必武说。放眼国际,版画是许多艺术家可以选择并自由表达的绘画形式。艺术家可以亲自制作,也可以雇用技师制作优良的作品。

  对于复制丝网版画以版画的名义攫取高价、傲居市场的情况,广军倒显得比较平和:“版画本身发展得很正常、健康。市场对原创版画的轻慢和损害是暂时的。”他认为复制品虽然暂时挤压了原创版画的空间,但价格一定会在大众对版画有了真正了解后有所调整。“版画市场的形成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正确的引导,人们慢慢地熟悉、接受原创版画——这正是版画家适应市场、培育市场的正确方式。”

  不可否认,市场是制约版画发展的一个瓶颈,边缘化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版画家的创作积极性。从另一方面看,因版画市场不佳,而使版画家无需追随市场,不受商品大潮的侵蚀,也不必进行商业炒作,这也使得摆脱了过去政治功利困扰的版画变得“最纯粹”,这种状态或许是值得珍视的。

  【自我保护&自我约束】

  “制定规则,其实是为了不自乱。制定版画的公约既是一种未雨绸缪的自我保护、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同时也是一种对社会的约定、公示。”

  以艺术家创作精品为前提,又有技术创作的良性互动,在此基础上,如何让更多的人“识别”原创版画的艺术价值,消除收藏心理障碍和认识误区,是值得版画界认真探讨的问题。

  “中国版画亟待解决诚信、规范等问题。”中国美协维权办主任朱凡表示,建立中国版画家的著作权联盟,确立版画专业标准及行业规范,这是版画市场得以有序运行的保证,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国版画创作,保证版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对于喜忧参半的前景,我们需要做些未雨绸缪的事,制定规则,其实是为了不自乱。先有界定,有需要时可以亮剑出来。”代大权说,制定版画的公约既是一种自我保护、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同时也是一种对社会的约定、公示。

  “版画家要自律,除了反省作品好坏、对市场讲信用、负责任、知道什么做不得以外,还要使自己的版画作品规范化。”版画家郑作良口中所说的“作品规范”,指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1960年维也纳会议制定的版画公约。

  根据规定,版画家创作的每一幅作品,在印制上都要按顺序严格编号,以保证画作的艺术水准和市场流通量。国际惯例更对版画原作印制的数量有着严格的规定,在完成作品预定的数量后,一般会把母版毁弃。“举行毁版仪式,让人们见证毁版,可以树立社会公信,给市场以信心,还可以由美协建立档案库,必要时可为维权提供证据、鉴别真伪服务。”北京钰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方力说。

  “中国很多老版画家只知道一心创作,完全没留意、没记录,自己都忘了印了多少张。这种就是无意间造成的不规范。”版画家廖开明认为,所谓版画的维也纳公约可以说是规范市场的行业约定,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约定,我们还需要制定中国特色的版画公约。

(编辑:孙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