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美术>美术人物

精艺报国:程十发的创作与生活

时间:2021年04月12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程多多
0

   今年是知名画家、上海中国画院原院长程十发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程十发先生对新中国美术发展及海派艺术所做出的贡献,由上海中国画院和程十发美术馆主办的“精艺报国——纪念程十发诞辰100周年艺术展”日前在程十发美术馆举办。从早年的摹古山水,到连环画的创作,再到少数民族人物画作品,回顾程十发的艺术历程,不仅能感受到他艺术风格的演变,更能够感受到他一以贯之的“精艺报国”精神。

  程十发如何创作连环画 

  程多多:画连环画需要有一个了解生活的基本功,那就是对脚本的内容要有全方位的研究和了解,它所涉及的时代、地理环境、人物的社会地位和性格特点等等,连环画创作者要对这些都要作深入的了解,才能够画好连环画。连环画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画连环画需要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的观察和记录。我父亲曾经说,画好了三本连环画,等于从美术学校毕业了。他之所以能够画出大家都非常喜爱的连环画,除了有着深厚的写实描写基础外,更在于他平时留心观察生活,做了大量绘画素材的积累,他早年在上海美专主要学习山水,兼学花卉,人物画则全是后来自学恶补的。大量的连环画和插图创作,让他既掌握了人物画的技艺,同时还对许多历史上和现实生活的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并且对他日后的单幅国画创作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他画古代历史的或者是国外的故事时,会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了解当时的服饰、建筑及生活常态等是怎样的面貌。并且还大量参考了那时的绘画形式,等了解透了,才会动笔。他还曾经为《红楼梦》画了很多人物绣像以及插图,为此对《红楼梦》作了非常深入的阅读和研究,对于《红楼梦》书中描写的戏曲和人物服饰都进行了十分详细的分析和考证,他还学习了解红学家们的《红楼梦》研究成果,从这部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人物刻画等角度去构思他的美术创作,因此很多红楼梦研究者对他所绘的绣像和插图极为认可,也是源于此。

  《阿Q正传一〇八图》的创作也与他自小在松江的生活息息相关,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的创作背景是绍兴,绍兴与松江一样都是江南水乡,物质环境和生活场景及习惯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我父亲在画《阿Q正传》的时候联想到自己在松江时期的生活,如实地用来描绘未庄的自然风光,使人感到逼真。

  他在连环画创作中,除了在人物、场景、构思和线条等方面极力开创自己的面貌,还巧妙地运用了许多西方艺术的手法,如摄影、电影拍摄等多面的技巧。用中国画的那枝毛笔画出不同粗细和疏密的线条来处理光线的明暗,为此他研究丢勒、珂勒惠支、荷尔拜因这些国外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和理论,并把从中学到的对线条的运用有选择地用到他的连环画中。

  程十发如何选择人物画题材 

  程多多:我父亲画人物选择的大都是爱国爱民的历史人物,比如屈原、周勃、李时珍、海瑞、黄道婆等;还有具有非凡文学艺术造诣的人物,比如陶渊明、李白、杜甫、李清照、蔡文姬等;他也会画一些非正面也非反面的人物,比如《阿Q正传》里的阿Q、《儒林外史》里的范进等,来说明一些社会现象。

  我父亲在他的绘画艺术生涯中,无论山水、人物、花鸟都有着鲜明的个性,人们将其称之为“程家样”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他的人物画创新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贡献。他画这些古代人物的目的就在于强调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他在中国画传承上有着独创性的贡献,这不仅是由于他的天赋与刻苦,更在于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敬。

  程十发先生如何收藏书画作品 

  程多多:艺术家爱好收藏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艺术家也是大收藏家。一般收藏有两种目的,一是作为藏品来收集和投资,另一种是作为艺术创作的参考学习资料。我父亲收藏书画作品不是为了投资,而是真的热爱这些艺术作品,将它们视为他的“老师”。这些前人的作品都是凭他双手的劳动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收集起来,并且一有空就观摩研究,他的艺术创作手法都是从前人的书画研究中得来的。我父亲曾经收藏了很多任伯年的画,但他自己说起初对任伯年的作品兴趣不大,认为任伯年的作品格调不高,后来随着他对一些近代绘画大家如陈老莲、虚谷以及任伯年同时期的画家的研究逐步深入,他发现任伯年的作品中有很多当时别的画家没有的特点,他认为任伯年恢复了传统绘画的优良传统,比如概括、夸张、集中、意到笔随、生气盎然等等,尤其是任伯年将写生基础巧妙融入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他对此感同身受,在描写现实生活的绘画创作过程里从任伯年的作品中得到了许多帮助和启示。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段时期,我父亲收集学习了任伯年的众多绘画作品,并作了大量的探究与探索,从最初不喜欢任伯年的作品,到对其作品及生平了如指掌。上世纪60年代,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计划拍摄一部有关任伯年艺术的纪录电影《任伯年的画》,当时我父亲对任伯年的研究已经获得不小的成果,因此厂方聘请他来做这部电影的总顾问。当时,这部电影的脚本是由别人撰写,由我父亲做些资料收集的准备工作。在电影正式开拍前一天,导演拿着电影和分镜头脚本来请我父亲审阅。他仔细看了之后发现,原脚本的叙述根本不能体现任伯年这位近代绘画大师的艺术成就,电影马上就要开拍,再请人重新来写已经来不及,我父亲就决定自己来写,花了整整一个晚上,将电影脚本和分镜头一气呵成地写好,天亮时亲自送到科教电影制片厂,交给导演和摄制组,立刻获得了大家的赞赏,保障了这部纪录电影《任伯年的画》的顺利摄制完成。我父亲对任伯年的生平和绘画艺术非常了解,研究十分透彻,电影中有很多关于任伯年绘画技巧方面的表现和讲解,都是他以动画设计的形式来完成的。在这么短时间里,用通俗易懂的手法和深入浅出的语言来说明任伯年的绘画技巧,使其贴近老百姓,这离不开他平时对任伯年绘画作品和画家生平的细致研究。

  我父亲始终认为这些前人的书画作品是他的老师,他平时经常临摹研究这些书画作品,别人夸他画得好,他就说,“我画的都是前人的,是从前人画的画里直接拿过来的,只不过你们看不出罢了。”他之所以把这些画都捐出来,也是想让更多的人来观摩学习,他在捐画信里也说他将这些古代绘画书法作品收集起来是为了研究国画艺术,现在捐出来也是为了供大家参考、学习。当时这批古画是我帮他保管,1996年的时候,有一次他生病痊愈后对我说,“我想把这些画捐出去,你觉得怎么样?”我说,“这些画是你的,你说怎样就怎样。”他就笑了。后来,这些古画旧藏分两次分别捐给了上海中国画院和松江程十发艺术馆。我父亲始终认为这些古画本来就是属于大家的,只是由他收集起来,他收藏这些画主要看中画里的艺术价值,他已经从这些“老师”处毕业,把它们捐出来可供大家一起学习。

  (本文为程十发之子程多多口述,李玉采访整理,有删节。)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