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方琼:刚柔并济,声声入耳

时间:2020年08月0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越声
0

方琼 祖忠人 摄 

  方琼出生在新疆的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喜欢唱歌跳舞,父母四处为她求师,她学琴、唱歌,汲取百家营养。1984年,方琼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郑倜、周小燕教授。在真正踏进声乐领域后,她发现人声这件与生俱来的“乐器”可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可以传递喜怒哀乐,它像是一个调色板,当你掌握它的时候,就能赋予音乐更多的色彩。

  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方琼被分配到上海歌剧院,在美声如云的以西洋歌剧为主的歌剧院,她这样的以民歌唱法为主的演员,只能在“走穴”中模仿成名的歌手唱些家喻户晓的“口水歌” 。

  心有不甘,加上军人家庭出身的方琼好胜心极强, 1996年,她在央视第七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获民族唱法专业组第一名,这是上海民歌选手14年来第一次获此殊荣。更重要的是,她的参赛曲目《春江花月夜》由著名作曲家徐景新精心打造,是特意为方琼量身定做的用西洋唱法结合民族风格演唱的“改革版” 。

  当时,上海著名音乐制作人金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觉得方琼是个优秀的声乐人才,上海媒体没有任何反应,方琼又还小,没有任何背景,他极力推荐方琼直接找我。

  方琼和我见面时,详细地说了她得奖的经过,听完,我第一时间觉得她的民族唱法理念是对的,同时作曲家的创作手法也是在变化的,更觉得方琼和徐景新在作品创新上是被观众接受的,同时也是被评委接受的,不然就不会得第一,当即我在第一时间撰文介绍了方琼。

  其实方琼在那个时候更苦恼的是没有演出,我能够理解渴望舞台的方琼的心情。正巧那时我在策划一台由民盟上海市委、普陀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大型环保公益演出《给你一点绿》文艺晚会,方琼当即表示愿意参加这台公益晚会。这也是她央视得奖后的第一次公演,观众反响强烈,尤其那首获奖作品——艺术歌曲《春江花月夜》一亮相,观众掌声如雷,说明高雅的艺术歌曲不仅完全可以被普通的观众接受,而且极度受欢迎。

  没过多久,方琼从歌剧院辞了职并前去协助周小燕工作,在周小燕旗下成立了“小燕少年合唱团”,从那时起,她把原先还仅仅是“模糊”的对民歌新唱法的探究,变成了真正的规划和实施。

  坊间多年来一直“诟病”的“千人一声”的民歌唱法早已经在民歌教学中被有识之士不断研究、不断实践、不断改变,其中方琼就是一个典型的实践者。

  1999年,方琼成为美国马里兰大学历史上第一位中国民歌访问学者,民歌手赴西方国家进修声乐,这在国内实属罕见,当时也曾引起一场不小的波澜。进入马里兰大学不久,方琼举办了一场民族唱法的个人音乐会,听过音乐会的教授们没人敢收她,因为他们怕会把她变成了“四不像” 。后来方琼得知卡门教授曾经用中文演唱过《我爱你,中国》《凤阳花鼓》 ,用另一种风格把民歌再度艺术化,于是她下定决心要跟卡门教授学习。

  卡门认真听了方琼的演唱后,建议她借用西洋发声方法,做到不用麦克风也能让全场听众都听到她的声音,经过刻苦努力,方琼在融合中国民族声乐演唱风格和美声唱法的实践中成就斐然。

  从二十多岁的青年歌唱家成长为日趋成熟的中年歌唱家及博导的方琼,从没有停歇,每一个阶段都踏踏实实地在行走,在每一个岗位上所做的许多项目都有可持续性发展。

  比如我前几年关注过她做的“上海老歌”音乐会,同样的题材在上海做,方琼不见得占先,然而,她却另辟蹊径,用自己的独特理解来诠释,“上海老歌是个文化符号,艺术家需文化提升,歌唱者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审美,我更看重的是品质,我只是做传播上海老歌的使者” 。由此,我在舞台上看到了她用声音表现情感、塑造角色的不同呈现,在多样性的演唱与教学上做的不断尝试。方琼的尝试证明,人声是世界上最美的乐器,也是最具可塑性的乐器。

  方琼说她早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兴趣,当时老师教她们唱《阳关三叠》 ,“我就觉得这首歌太难学了,完全没有标准谱子” ,于是她跑到学校的录音室找出卡带,把古琴、筝、箫等各种版本的《阳关三叠》听了一遍又一遍,古诗词歌曲也渐渐在她心底扎了根,这首《阳关三叠》成了方琼的保留曲目。

  在中国灿烂的文化历史中,诗词与音乐相伴相生,从《诗经》《楚辞》 、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曲等,这些作品不仅成就了文学史上的存世名作,也造就了音乐史上的经典作品。

  古诗词歌曲,包括古代文人的词调歌章和为古代诗词谱新曲,也成为了民族声乐作品的重要部分,这些声乐作品情感丰富,韵贵隽永,是中国歌唱艺术中彰显民族意识与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类重要体裁。

  方琼表示:“以前虽然也喜欢,但毕竟没有阅历,心也静不下来,驾驭不了这些歌。最近几年,人沉下来了,积淀的词曲也足够了,天时地利人和,我觉得时机到了。 ”

  可喜的是,我认识她三十多年后,现已是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的方琼,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一台名为“长相知——方琼古诗词歌曲音乐会”从2016年至今已在多地上演。观众在她的歌声中,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在遥远的音律中梦回古时。方琼也高兴地看到,近年来学界在中国古诗词歌曲创作、演唱和理论研究上取得的显著成果,也让这类歌曲可以在舞台上被更多人所看到、听到。为此,方琼在曲目的编排上颇费了一番心思:“我们不但要继承,更要传承。古人吟诗喝茶唱古曲,音调清淡平缓,不像现在的歌曲那样高亢激昂,如果整场音乐会都是这样的旋律,观众肯定坐不住” 。

  更重要的是,近年来在我所听到的方琼演唱的歌曲中,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她在民族文化的深度上不断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浓厚的民族情感也越来越浓厚,而融合中国民族唱法与美声发声技巧的音色,更是极具个人魅力,用两个词来形容就是“声声入耳,刚柔并济” 。

(编辑:张金菊)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