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歌曲《卡琳卡》在《金砖之夜》专场音乐会上唱响
由中国东方歌舞团为“金砖国家文化部长会议”量身打造的《金砖之夜》专场晚会,曾于去年7月6日在天津上演,在金砖国家文化部长会议和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议专场文艺演出中,赢得各国代表们的高度赞誉。1月9日至10日,这场“国事规格”的歌舞演出再次亮相,登陆国家大剧院连演三场。
《金砖之夜》专场晚会包括《中国·繁花迎宾》《南非·澎湃燃情》《印度·异域旖梦》《巴西·欢律腾舞》《俄罗斯·琴歌和鸣》《中国·华夏缤纷》六个篇章,每个篇章由金砖五国各自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和舞蹈组成,五个国家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都在节目内容、舞美设计、动作编排等方面进行了展示。
比如“印度”篇章中,西尔艾力和霍思羽演唱了一首中国观众熟知的印度经典歌曲《真爱永存》,孙根等舞者演绎了印度舞蹈《欢快的黛娃达茜》;在“俄罗斯”篇章中,舞台以俄罗斯著名的圣瓦西里大教堂为背景,洪兵和吴琼等演奏家演绎了曲目《莫斯科之窗》,这是以器乐演奏的形式对俄罗斯名歌《莫斯科之窗》进行全新演绎,舞台上出现了俄罗斯的代表乐器巴扬和三角琴,此外,李红梅、孟祥宇等还演唱了俄罗斯歌曲《卡琳卡》。
《金砖之夜》专场晚会,也是展示中国文化符号和中国艺术魅力的一个窗口。在“中国”篇章中,以舞蹈《茉莉花开》拉开帷幕,随后由徐晶晶演唱了中国歌曲《茉莉花》和《春天的芭蕾》。舞蹈《茉莉花开》以江南民歌《茉莉花》为主旋律,在舞蹈《吉祥孔雀》中,将孔雀这一形象入舞。
晚会总导演何利山告诉记者,决定选择哪些中国文化符号在晚会中呈现,这个过程非常难。“要吉祥、温暖,不能过于民间,又要表达中国对美的理解,对世界和平的追求和向往。”他说,“孔雀是中国的吉祥符号,有美好、和谐、温暖的寓意在其中。《茉莉花》的音乐,也是有代表性的中国符号,所以舞蹈《茉莉花开》将其作为主旋律,同时用了伞这一道具,服装、舞姿等也都展现了中国女性的美。”
在“巴西”“印度”等几个国外的篇章中,歌曲部分演员们是用外文来演唱的,这对中国东方歌舞团的歌唱演员们难度很大。何利山介绍,团里特意邀请了专家来教演员们发音,包括吐字、吐气、前后音、滑音等。为了练好一首外文歌,演员们也花费了很大功夫。
整台晚会上演的不同国家的节目,在创作过程中,都和每个国家的文化参赞进行了沟通。“他们还到了我们的排练厅,在服装、道具、音乐、舞蹈、歌词等方面,都进行了多次沟通。”何利山说,“比如我们设计的具有各国文化元素的服装,他们将它们寄回国内,找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听取意见,然后再寄回来。舞美设计中运用的其他国家的建筑或名胜古迹,也都是得到了他们的认可的。”
这台晚会对巴西、南非、印度、俄罗斯几个国家的音乐和舞蹈的演绎,在何利山的阐释里,是中国艺术家们的一次再创作,是一种“美的转换”,“是我们按照自己对他国文化艺术的理解,进行的创作,并非原汁原味,而是更利于中国观众接受和欣赏的”。“就像我们看美国人拍的《功夫熊猫》和《花木兰》,他们和我们对这些文化符号的理解不完全相同,但是我们看到了这种再创作。国外专家看到我们的演员演绎的印度舞、巴西舞,也看到了这种不同,对这种再创作他们也表示赞赏。”
这种再创作在何利山看来是必要的,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观众的接受度有限。比如,如果在舞台上演绎原汁原味的印度舞蹈,一段舞蹈可能需要20分钟,中国观众很难接受,会坐不住。他表示,“一方面我们要学好学像,一方面我们要重新创作,两者要结合在一起,用这样的手段重新演绎世界风情,让中国观众眼前一亮,带给他们艺术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