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不是公共元素扎堆的艺术
——记“天工开悟”——当代公共艺术主题展
站立的汉字 刘永刚
青年艺术家袁金鼎的公共艺术作品《城市DNA·北京》通过采集城市不同区域的砖瓦材料结合城市肌理以共同组建一个多样的城市DNA序列。街区形态的框架为虚,砖瓦框架的文化记忆为实,在与作品接触的过程中,使人们重新审视了城市基因的价值。
这是在由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与创新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主办的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艺术推广展示项目“天工开悟”——当代公共艺术主题展中颇受手机拍照族青睐的作品。本次于6月3日至18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厅举办的展览,以雕塑为主题和载体,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交互、VR虚拟技术、混凝土、景观规划、创意设计等多元跨界内容,集中地展示了国内公共艺术领域的相关研究机构、工作室、代表人物、典型项目、案例文献和实施方案,呈现了探讨公共艺术与艺术城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文化社区和科技发展等的密切关系,为观众呈现出了近几年来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成果,旨在通过对城市公共艺术领域的关注,艺术家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将人文关怀和文化使命以及艺术美感结合起来,创造出富含人文艺术内容的作品,促进艺术和大众的对话交流。
30年前,中国的公共艺术——当时还叫城市雕塑,还远没有如此这般景象。“《拓荒牛》《鹿回头》《珠海女》《郑成功》……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中国的城市雕塑还以装饰和美化生活为目的,到90年代至新世纪的阶段,由于商业街和房地产对城市建筑的促进,以及国际雕塑园在各地的兴建,业界才有了‘环境意识’。”中央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工作室教授秦璞说。评论家殷双喜认为,上世纪90年代初社会开始推动城市雕塑向公共艺术的转型,现在呈现出极度繁荣的态势,但也面临着升级转型的重大问题。
在一些大城市,人们可以看到许多公共艺术作品,有的为城市增光添彩,有的却让人尴尬难堪。在节奏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公共艺术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并日益成为我们触摸城市的第一层皮肤。因此,如何构建和谐宜居、品质上乘的公共空间,促进艺术与大众的交流互动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公共空间由政府代表人民而决定,所以所有的渠道都指向政府,公共艺术领域的现象显得非常琐碎,好似一地鸡毛。”在殷双喜的印象中,每一个城市都像大超市,公共艺术的各个元素堆满城市的空间——“我们是否有可能让公共艺术回到工坊式的工作方式?”他问。
展览试图回答殷双喜的疑问——“公共艺术理念应该有多元性综合呈现,注重当代公共艺术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公共艺术作品与周围环境建立和谐统一的并存关系。”策展人之一的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舒怡说。为此,展览特别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以及吴为山、朱乐耕、林乐成等众多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机构与个人参展;同时也面向社会征集了一部分青年创作者的作品以丰富展览的维度。成就辉煌的名家和初出茅庐的青年代表着不同年龄和不同层面的思维创意。
在展览中,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的冰雪艺术城项目颇具代表性——该项目将河北武家庄村作为起点,围绕“下花园、上花车”的建设理念,在武家庄村原砖厂300亩建设用地建设泡泡屋、房车露营基地和陶艺中心。冰雪艺术城总策划罗丽介绍,在村中心街采用艺术化处理手法,结合绿化与坐凳和灯光处理,在中心街入口打造艺术地标;武家庄露营地则通过水的三态变化来达到露营特色设计效果;同时在东乡道设置景观挡土墙,用坡道和台阶连接上下交通,方便村民出入,同时设置坐凳与凉亭,方便村民休闲,亦可欣赏对面山景,“村内的驴也可以在此停留吃草,成为别样风景”,她说。
“当代公共艺术以多元与共生为发展趋势,在艺术理念、表现媒材等方面都突破了以往的束缚,实现了对‘本体艺术’这一概念的超越。在当代公共艺术中,不再有视觉/听觉、时间/空间、再现/表现的区别,它可以任意利用传统意义上的绘画、雕塑、舞蹈、音乐、文学等形式,并通过现在的电子和网络技术形成一个开放的场域。”本展学术主持黄丹麾表示。
日本建筑师长谷川逸子曾撰文指出,建筑不应该被视作一种人工化产物,它本身就是另一种形态的自然:“我的目的之一是重新思考过去的建筑,这些建筑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让人类和大自然共生,把人类和建筑视为大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因此,黄丹麾将“多元”与“共生”视作公共艺术的重要因素。
“共生思想就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共生,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其核心是互为依托地生存,互为促进地相生、相长。”黄丹麾表示,当代公共艺术打破了线性、单一的思维模式,代之以复合、多维的思想方法,在艺术观念、艺术媒材、艺术技巧上都更加具有开放性与灵活性,同时强调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当代公共艺术被赋予为一个大整体观,即公共艺术作品与周围环境是一种和谐统一的并存关系。这种整体观是指包括公共艺术在内的总体环境及诸种因素所形成的一体化。它包含了对公共艺术理念、内容形式、体量尺寸、色彩肌理以及周边自然环境、建筑造型和公共艺术的影响力范围等方面的考虑,它是周围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城市环境序列化的一个有机部分。”
“多元与共生作为此次展览的主题,正是在探讨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的关系,这也是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向。”黄丹麾说。当代公共艺术要与物理环境和文化环境和谐共存。当代公共艺术强调艺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它成为协调人与环境、自然的空间关系的重要手段,具有审美与文化的双重效应。“共生”不仅是公共艺术作品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在当下公共艺术创作中,“共生”的理念也尤为可贵。
如今的公共艺术,一方面涉及到各种类型的艺术在空间中的使用,同时也趋向于具有公共性的艺术,“我们需要超越材质的限制,在创作中思考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殷双喜说。他建议,公共艺术领域中各专业的精英应该形成生产和创作的共同体,“就像一个工坊,需要一个导演或制作人,把各种人才组织起来,驾驭室外的空间和材料——公共艺术不是公共元素扎堆的艺术,而是各种元素合作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