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了伦敦、巴黎等地的爱马仕“奇境漫步”展览4月14日到5月28日来到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在网络上持续刷屏,不单单吸引了艺术界的人士,也吸引了很多线下的年轻人和无数线上的网友。这次展览分为11个房间,包括爱马仕档案馆的珍藏系列和一些当代艺术作品,有些难得一见的非卖品也在这里掀开面纱。爱马仕的这次艺术展览为人们提供了一次法国文化互动式的奇幻之旅。
互动是当代艺术活动中非常流行的概念,由于互联网触屏时代的影响,人们不再满足于平面二维的展览,不再满足于静态呆板的说教,而是对互动性、参与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早在上世纪20年代,著名学者本雅明在描绘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创作与发展的状况时就说到:“一切艺术都有物理的部分,但已不能再如往昔一般来看待处理,也不可能不受到现代权利与知识运作的影响。二十年来,不论材料、空间还是时间都和往昔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应期待的是如此重要的新局面必会使一切艺术技术改头换面,从而推动发明,甚至能够巧妙地改变艺术本身的观念。”这一理论不仅精准地预测了在机械技术飞速发展时代艺术自身可能发展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暗含了观众将对艺术作品重新定义的话语导向。尤其是互联网的强势推广和人们交流方式的重大改变,数字时代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以吸引,越来越难以停留。所以,能够长时间留住观众的必将是多维立体的内容。因此,除了展览中的艺术作品,如何借助展品营造出吸引人的情境才是艺术展览的关键。
在“奇境漫步”展览的第一个房间中没有爱马仕的艺术品,而是通过360度的视频装置,播放12段从1912年到2012年间巴黎人漫步在街头的情境。墙上的光点配合着动态影像,观众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到这异域的法国风情中。在这里,视频成为一种悬浮的介质,成为沟通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桥梁。正如学者周宪曾指出的:“形象作为视觉文化的基本单元,既是一个研究对象,又是一个分析单位。就形象自身而言,可分析的层面很多,从形象的构成要素到其结构功能,从形象的历史演变到形象的类型学等,我以为,在视觉文化的层面上,形象分析的基本工作是搞清形象如何生产意义,以及这些意义对公众产生何种影响。”正是在意义与影响的层面上,形象(视频)通过自身的两重性,将艺术作品与观众联合起来。依此,一种视觉体制便形成了,并构成了相互制约又具有能动性的视觉关系。当观众进入情境之后,互动也就自然生发了。
除了视频对于新一代观众的影响力以外,由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博物馆、美术馆也慢慢摒弃不允许拍照的规章,转而鼓励大家通过手机等数码设备来留下自己看展览的瞬间。尤其是近几年的很多奢侈品品牌展览,为了更好地与青年人互动,也格外重视展览的可拍摄性。例如古驰的“已然/未然”展览就运用独特的镜子屋,通过“最适合自拍的房间”去吸引喜欢自拍的年轻人;香奈儿的“女士专项展”也鼓励人们一边逛展览,一边拍照,然后发布到社交媒体上,产生更多影响。西班牙皇室品牌罗意威的设计师曾就此互动性提到“希望这些给自己带来灵感和触动的艺术品,能与观者产生互动与联系”。
而这一次,爱马仕则把拍照自拍的诱惑力发挥到极致,每一个角落都有惊喜,每一个场景都独具风情。观众可以在巴黎的鸽子广场与复古自行车一起拍照;可以在多媒体的许愿池与恋人手拉手拍照;可以在著名的忘物咖啡屋给用爱马仕的经典袖扣做成的国际象棋来张特写;甚至可以站在爱马仕最经典的橱窗前变身优雅的巴黎女郎。而爱马仕的各种艺术作品巧妙地融入到了每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再出现在观众的照片里,艺术作品又有了全新的生命,这些家居、服装、箱包、瓷器等才融入了观众的心灵,成为了他们对美的新的理解、新的解读和新的品味。
艺术展览经常会提供很多背景资料,而互动性是能够让观众主动去深入艺术品的良好手段。在“奇景漫步”展览中,每一位观众都会在入口收到一支十分考究的木质手杖,表面看上去普普通通,但是其上面的偏光镜却能够为人们提供意外的惊喜。观众不单单可以用手杖作为打开法国民俗的大门,也可以通过手杖上的镜子发现展览中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的有趣动画,这个简单的设置就是鼓励观众发现艺术、自主寻找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与艺术专业领域的人不同,大多数普通人看展,更多是自己与社会精神层面的对话。马丁·杰早就在后现代语境中,将视觉艺术的重要性铺展至社会层面,并确认为一种独特的“视界政体”。观看艺术展览本身就是以视觉性为中心的视觉认知方式与价值评判标准构造的一整套话语权,并形成了视觉生产与实践的逻辑架构,因为展览就是这种视觉生产与实践的具体场域。毕竟艺术不是新闻,也不是任务,而是人在精神层面的一种更高的追求。如何能够让艺术品与人的心灵相通、相互理解是现代艺术展览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