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礼失求诸野 ——当前草根阶层戏曲文化的田野考察

时间:2017年04月0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 平
0
礼失求诸野——当前草根阶层戏曲文化的田野考察

北京天坛墙外的草根戏迷

作者采访宝丰县马街95岁的余书习,老人说唱曲儿可以解心焦
  ■ 通过我们的考察不难看出,如此“低成本”“低消费”“低物质损耗”的“戏曲穷玩”,竟然也能给草根一族们带来莫大的幸福感。现代都市人由于对艺术市场的过度依赖,花费更多金钱却未必能够买来更多的幸福。
  ■ 草根们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唱着不同的地方戏,豫剧、淮剧、苏剧、越剧、秦腔、怀邦、琼剧、傩戏……家乡戏里蕴含着常年生活于这方水土之上的“草民”们的集体无意识,对于家乡戏的咏唱包含着“草根”们对于家乡的热爱与眷恋。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郑州市金水河畔的树林之中听到一阵阵丝弦、云板声,地方戏曲选段一曲未了,一曲接上,唱得虽然并不专业却身心投入、情绪激昂。作为一个常年从事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与研究的学者,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其中的演唱者、伴奏者、围观者多是市井与乡镇中的基层百姓,这是一个以往被称作“下里巴人”的群体,如今有了新的名称:“草根一族”,这样的“草根戏曲族”在许多城市非常普遍。
  “草根”已经成为当下流行话语中一个高频出现的热词。在汉语常用词中,早就有“草民”一词。如同草民一样,草生活在生物圈的底层,最普通,数量最大,生命力最顽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大地生态伦理学家H·罗尔斯顿说:“草”是生态网中的基本成员,它们构成了我们赖以为生的生物共同体的金字塔。
  中国传统戏曲为什么在整体衰落之际,却依然在“草根”阶层的民众中如此火爆呢?“草根”们锲而不舍的苦苦守望对于戏曲传统文化意味着什么?他们的戏曲生涯背后的审美意向与文化底蕴又该作何理解?带着这些问题,两年来,我和我的团队跨越河南、江苏、陕西、贵州、海南数个省份,走过不下十多个城镇、社区,拜访了不下百位“戏曲草根”,使我们有了一些粗浅的体验与感悟。
  民间戏曲活动的人员构成与组织形式
  民间戏曲活动的参与者身份十分复杂,而且北方省份与南方省份有显著的差异。河南省郑州、开封、新乡虽然属于大城市,但参与者绝大多数为最底层的民众,除了郊县的农民外,有退休职工、下岗工人、家庭妇女、小商小贩、手艺人、农民工以及城乡交界处的闲散人员。而在江苏的盐城地区,参与者的文化程度与社会身份相对要高出一些。这种情形还会因剧种不同有所差别。京剧参与者高于曲艺和地方戏的参与者。各地参与者的年龄多数在50岁到70岁之间,女性多于男性。
  民间戏曲活动的组织形式因地制宜、方式灵活。一类是由政府文化部门认可的民间社团。如盐城市的“群星淮剧团”、东台市的“百花戏剧社”、滨海县的“常青艺术团”,他们都是由文化局批准的,建制比较完整,设备比较齐全。二是由地方上酷爱戏曲的“富裕户”拿出一些钱财,支持身边能拉能唱的草根民众组成社团,具备了基本的演出条件。三是在城镇的湖边、河畔、桥头、林下,或某些开放型的公园、景点内近乎“撂场子”“摆地摊”的聚会。“乐队”是临时拼凑的,“演员”是流动的,“观众”也是流动的,任谁都可以上来拉一曲、唱一段。在西安市的城墙根,在郑州的金水河畔,在北京天坛公园的围墙外边,天气好时,就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地摊”。此类组织形式处于社会最底层,参与人数最多,最具群众性。
  草根戏曲爱好者的心理动因与心理效应
  草根戏曲爱好者一个显著的心理特征,便是对于传统戏曲、曲艺有着内在的、强烈的兴趣。江苏东台市的孙丽云说:几天不唱戏就会感觉生活中缺少了什么,活得很没有精神。几年唱下来,感觉年龄好像没有长,不觉得自己已经70多岁了。河南省宝丰县马街村的民间老艺人余书习,今年已经95岁,精神依然健旺,他对我们说:唱曲儿能解心焦。唱三弦书发出的是内音,对五脏六腑都有好处,勤唱唱脑子不会痴呆。
  王素枝,51岁,开封一家皮鞋作坊女老板,由于更年期反应,乳腺增生,心情抑郁,天天在家里哭,都不想活。后来学唱豫剧,心情好了,更年期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
  当代新创学科“音乐治疗学”认为:歌唱可以安定情绪、丰富情感、化解不安与紧张、消除身心疲惫、预防疾病发生。在医药资源明显不足的当下中国,如果在广大民众中普遍推广民间歌唱,倒是可以坐收娱乐健身的双重效果的。
  草根阶层自发的歌唱活动,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自尊。唱得好赖,听众并不计较,只要唱出精气神,就能获得一片赞赏,“地摊”的中心就变成“舞台”的中心。在海口金牛岭公园,一位在专业剧团退休的女士告诉我们,她在剧团一辈子“扮宫女”“跑龙套”,只有到了这里才当上“角儿”!
  草根阶层戏曲活动的审美意向与文化内涵
  在我们十分有限的考察中发现,草根们涉及的剧种非常可观,至于涉及的曲目,就更是数不胜数。一位“草根”往往会唱几十个唱段。
  概而言之,“对内宣泄喜怒哀乐”是草根戏曲爱好者的审美意向;“对外宣示抑恶扬善”则是他们戏曲表演的文化内涵。
  首先是对于“家庭伦理”的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考之草根一族最喜爱的剧目与唱段,多与孝敬父母、夫妻相爱、手足相亲、家庭和谐的“家庭伦理”密切相关,如《五女拜寿》《清风亭》《打金枝》《亲家母你坐下》等。王凤枝,现年56岁,是开封针织内衣厂下岗工人,夫妇俩都迷上了唱戏,丈夫唱许仙,她唱白素贞,丈夫唱栓宝,她唱银环,唱戏成了两口子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不幸的是去年丈夫得了绝症突然走了,王凤枝说:我的天就塌下来了!我婆婆也是个老戏迷,儿子去世后终日以泪洗面。我看着难受,就给老人唱那段《大祭桩》:
  婆母娘你若是再要难受
  来来来我的婆母娘哇
  你还是打、还是骂
  你就拐杖来抽
  凤枝说:唱罢婆媳俩抱头痛哭。这一大段唱腔就像是一场倾盆大雨,把我们婆媳俩心里淤积的痛苦悲伤全都冲出来了!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心灵净化说”,这一古老的美学理论如今仍在东方古城开封这条小街上一家底层民众的家庭里应验着!
  其次,草根一族喜爱的剧目与唱段多与“社会正义”相关,如《穆桂英挂帅》《铡美案》《花木兰》《赵氏孤儿》等。我们跟随个体理发师薛百琴到现场演出,小薛的粉丝们总是提前半小时把音响、话筒、锣鼓家什收拾停当。百琴的一曲《铡美案》,酣畅淋漓:
  慢说你是驸马到
  你就是龙子龙孙我也不饶
  头上打掉乌纱帽
  身上再扒滚龙袍
  紧紧麻绳捆三道
  我要是贪赃枉法我不姓包
  豫剧中的这段唱词用语俚俗,观众们却深深为包公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为民请命、严厉执法的精神所感动,总能赢来阵阵热烈掌声。
  礼失求诸野,草根阶层的戏曲审美文化浅释
  “礼失而求诸野”。如今,在市场经济、现代科技的挤压下,中华民族优秀的戏曲文化也已经饱受摧折。早先盛行于各大都市的戏曲舞台与名伶大师都渐渐归于寂寞,现代草根一族的戏曲活动仍在野火春风中生长蔓延,为民族传统戏曲文化赓续着一脉野生的基因。草根阶层简陋、粗糙的戏曲活动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存能力?从人类审美文化学的意义上,我们或可尝试做如下解释。
  (一)非功利的艺术活动诉求
  草根们自发的戏曲演出活动的动因,就是对于传统戏曲的强烈兴趣,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驱动力。他们没有以此盈利的诉求,甚至赔钱也要干。他们是“穷玩”“穷开心”,是内指向的“自娱自足”,直奔康德推崇的那个非功利的“审美完善”。通过我们的考察不难看出,如此“低成本”“低消费”“低物质损耗”的“戏曲穷玩”,竟然也能给草根一族们带来莫大的幸福感。现代都市人由于对艺术市场的过度依赖,花费更多金钱却未必能够买来更多的幸福。
  (二)质朴纯真的生命美学
  英国民族音乐学家J·布莱金在南非文达部落田野采风得出的结论是:“在人类组织起来的音响中,能够让人产生反应并为之感动的并不是它的结构有多么复杂,而是其中有关‘人性’的东西。”在对草根一族的戏曲活动考察时,我们发现对于他们来说,唱戏已经成为他们生命存在的“必需品”,成为他们展现自己“人性”的“精神场”。用他们自己的说法,唱戏可以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带来活力,带来生机;生活中如果丧失了这一部分,就会闷气,就会抑郁,就会无精打采、失魂落魄!草根们的戏曲歌唱,是其个体生命自然的、自由的表达,是其胸臆的直率坦露,用美学大师苏珊·朗格的话说,那是他们身心中“自然之光”的闪射。
  (三)深厚温馨的家园情结
  我国当代生态美学家曾繁仁先生指出:“‘家园意识’不仅包含着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而且蕴涵着更为深刻的、本真的人之诗意地栖居的存在真意。”在考察中我们发现,这些底层戏曲爱好者与家乡田园的关系,真的就如同“草根”与“泥土”的关系。从豫西的太行山到海南的金牛岭,从开封的宋都御河到西安的唐代城墙,从江苏的滨海小镇到贵州的侗族山寨,草根们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唱着不同的地方戏,豫剧、淮剧、苏剧、越剧、秦腔、怀邦、琼剧、傩戏……家乡戏里蕴含着常年生活于这方水土之上的“草民”们的集体无意识,对于家乡戏的咏唱包含着“草根”们对于家乡的热爱与眷恋。家园情结也是精神守望。
  (四)抱团取暖的修禊意识
  原野中的“草根”总是丛生的,民间戏曲活动中的草根们也总是一团一团的。他们在冷漠的工业文化环境中聚集,在势利的金钱社会之外联手,在共同爱好的呼唤下结社。于是,在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在烂漫的春光与斑斓的秋景中,不意间便会看到成群结伙的草根们的抱团演唱。
  心理学上讲,人类是群居的生物。远古时代的先民们在劳作之余、在节庆之日都有着齐聚水边、林下歌舞自娱的习俗,只是后来渐渐被文化精英们提升为“修禊”,成为上层士人的雅集。但从东晋时代陶渊明的诗歌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乡里村社保留的那种远古遗风:“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这里我们大胆推论一下,当下草根阶层自相聚集的此类戏曲活动,也可以视为修禊雅集的“逆向而动”,看作对远古先民“郊游野唱”“弦歌不辍”的承续。
  民间是戏曲文化的沃土,草根是戏曲文化的命根。我们盼望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领域。
(编辑:周春桃)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