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明互鉴和民心互通
“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奏响深圳
刘延东发来贺词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音乐因交流而多彩。3月25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音协联合主办的2017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在深圳音乐厅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发来贺词,对音乐季开幕表示热烈祝贺。
刘延东在贺词中指出,文化艺术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和增进理解共识的纽带。音乐季对于促进沿线各国艺术交流,推动文明互鉴和民心互通具有重要意义。刘延东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希望音乐季成为传承丝路文明、普及艺术事业、培育音乐人才、弘扬优秀作品的国际舞台,为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
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主席叶小钢,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以及韩新安、李华楠、李小甘、罗莉、吴以环、王璞等中国音协、深圳市负责人出席开幕式音乐会。
开幕式音乐会上,中国指挥家胡咏言、西班牙指挥家大卫·吉梅内兹、阿尔巴尼亚指挥家奥涅格·阿拉比和中国指挥家林大叶先后执棒,蒙古国男中音钢·阿荣巴特尔、保加利亚女中音卡拉·德里柯芙、中国男高音石倚洁、加拿大女高音凯瑟琳·怀特、西班牙低男中音埃尔文·施罗特等轮番献唱。节目融合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不同文化元素,既有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比才《卡门》、莫扎特《唐乔瓦尼》等西方经典歌剧咏叹调,也有叶小钢为女高音、男高音、男中音与乐队而作的声乐与乐队作品《临安七部》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任同祥根据民间乐曲改编加工而成的唢呐协奏曲《百鸟朝凤》等中国优秀曲目,还有蒙古民歌《蒙古草原》、帕布罗·兹埃格勒《红色探戈》,阿齐兹·莎万《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等精彩演出。除了高规格高水准外,注重创新也是开幕式音乐会的一大看点。凯瑟琳·怀特和中国男中音歌唱家杨阳合作中国歌剧《白毛女》选段“扎红头绳”,中西合璧,新颖幽默;印度西塔琴演奏家高拉夫·马祖达更是为音乐季创作并献奏西塔琴协奏曲《欢庆》,这也是该曲目的世界首演。演出在贝多芬的《欢乐颂》中结束。观众们在精彩纷呈的现场演奏和演唱中领略到不同国家、不同乐器、不同形式的音乐盛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演出现场乐队的谱架或乐器上特别插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小国旗,集中展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文明交汇、文化交流、艺术交融、音乐交接的友谊共聚。
由深圳交响乐团为基本班底,同时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波兰、哈萨克斯坦、斯洛伐克、新加坡、俄罗斯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职业乐团优秀乐手共同加入的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节日乐团,以崭新的形式和庞大的阵容在开幕式音乐会上亮相。主办方表示,节日乐团的组建旨在促进世界各国和地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音乐艺术层面的交流、互补、融合;在不同国家、民族的优秀音乐家之间,搭建起一个互鉴融通的艺术平台,以音乐这一全人类共通的语言,演奏多元共生、和谐发展的交响新篇章。
本届音乐季从3月25日至4月16日23天的时间里,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12个艺术团体、700多位中外艺术家,将为观众带来16场高水准音乐会与演出。从艺术门类上看,涵盖了“交响名团”“中国旋律”“高贵典雅·室内乐”3个板块,兼顾古典与流行、东方与西方、传统与新锐等不同类型的优秀音乐作品。音乐季参照国际专业艺术节庆的办节模式,以委约创作的形式,广邀艺术家以“一带一路”概念为主题进行创作,从长远角度培育原创剧目和艺术精品。其中,叶小钢创作的作品《长城》在国内首演;“远去的桅杆”吕嘉与澳门乐团音乐会、“梅兰竹菊”国乐六大家专场音乐会,均是本届音乐季委约创作作品。
深圳历史上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首届“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作为国内首个联通“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盛大城市节庆活动,填补了深圳在国际高端艺术节庆活动领域的空白,体现出深圳在文化层面上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向国际社会提供高质量公共产品的文化努力。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表示,“音乐季本着‘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宏伟愿景,致力于‘一带一路’的人文交流,彰显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使命担当”。据了解,音乐季还与周边成熟的香港艺术节、澳门艺术节共同发展,扩大深圳文化影响力,增强深圳国际化城市美誉度。
作为音乐季艺委会主任,叶小钢谈到,“中国音协多年来与深圳市一起推出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活动,音乐季得到了全球瞩目与世界各地广泛参与。希望可以通过音乐更好地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把音乐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思想资源挖掘出来,传播到世界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