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同济大学教授)
诗歌仍是支撑汉语书写的脊梁。我要承认,作为一只鸵鸟,每当受惊之际,我会把头埋进诗歌。它不仅能遮蔽存在的噪音,而且是一种恒久的温暖。在汉语大幅度和大面积失血的当下,我必须饮诗止渴,从诗歌中获取必要的营养。
@活着的时光(电影史学家)
呼吁中国电影要提升“文化特质”,当然是不错的。但是,一些自以为肩担文化使命的老导演或是新导演,倘若在自己的作品中只是重复一些陈旧的思考而无新的思想发现,也同样无助于“文化特质”的提升。前人所谓“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并不是说创作要随当下潮流,而是说要有属于这个时代的思想发现。落后于时代才会重复;而属于这个时代的思想发现,再片面也会因其某种深刻而成为留给下一时代的遗产。
@绝对敏捷(电视从业者)
迄今为止我没有听说哪部影视作品是因为演员的脸长得太美太漂亮太帅太阳刚而成为经典的,经典一定是故事和人物做得太好了、情感太浓烈了、情节太吸引人了等戏剧元素本身的优秀造就的。那些鼓吹颜值、CP、小鲜肉、玛丽苏、杰克苏的都是行业不正之风,舍本逐末可以偶尔“成功”到一定程度,但是绝无精品。
@梁欢(音乐人)
我从几年前开始说不应再存在“网络”与“现实”的二分法,如果你看电视、看书属于现实生活,上网也同样应该属于现实生活。而网络的道德公约标准远低于正常社会标准,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发明并定义了互联网精神的那些伟大先驱,默认它的使用者都会秉承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但显然今天的互联网使用者不这样,并且挽回的时间节点已经过了,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