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不同的土壤开出不同的花朵——记第十二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

时间:2016年10月1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雨檬
0

 

鹏书法作品

  
日本书法家鬼头墨峻书法作品
    近年来,随着书法艺术的广泛传播,书法已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接受和喜爱,各地区书法团体之间的交流合作也进一步加强,各种展览、活动频繁举行,国际书法交流合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样貌,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已经成为中国与国际之间文化交流的桥梁。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在“第十二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的展墙上,这首《诗经·小雅·鹿鸣》作为迎宾词,欢迎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书法家,与展厅内其乐融融的观展景象相得益彰。此次展览由中国书协、天津市文联、河北省文联主办,于近日在天津美术馆举办,共展出来自马来西亚、韩国、日本、新加坡、菲律宾、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美国、比利时以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书法家的作品356件。
  国人书法水平领先
  日本书法作品特点突出
  据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潘文海介绍,中国是第三次轮值主办国际书法交流大展,作为东道主,中国书法家创作的书法作品在展览中居多,占到151幅,来自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书法团体、书法家创作的书法作品共205件,参展国家的数量与往届持平。对于中国约稿对象的选择,主办方也是经过反复选择和推敲,参展作品均来自书协主席团成员、顾问、理事和重大展览的获奖作者。
  在这场国际书法百家齐鸣的展览中,作品不仅真、草、隶、篆书体齐全,风格各异,流派纷呈,还有日文、韩文等不同文字。纵观各国的书法风貌,潘文海认为,日本书法作品有一种“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日本”的辨识度,特点尤为突出。在取材内容上,日本假名书法的文辞内容多为日本古代的和歌与俳句,另外少数字派的作品注重笔墨趣味。他认为,正是因为日本书法教育普及程度很高,才得以促进日本书法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孩子从小就入课堂写字,他们有自己一整套的书法规则,几年级学写楷书,几年级学写行书,循序渐进。”
  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会长陈声贵认为:“要放弃东方的书法理论角度去看待日本的书法作品,他们的作品在构图方面花费了很多心思。此外,日本书法形成的独特面貌和日本的书法教育息息相关,他们的书法人口众多,无论是市、县、镇,到处都可以成立书法会,书法展览也很容易引起民众关注。”
  此外,国人书法家的作品也值得称道,“海外作品大部分出自海外华人同胞之笔,所以在手法上也还是传统手法。但从书法本身的技术而言,国人的作品更胜一筹,因为这些年书法在国内很热,可以说是‘全民书法’,书法活动也频繁举办,感兴趣的人多,动笔写的人自然也多,查阅资料的途径又很便捷,所以整体水平就上来了,现在有一些40岁左右的年轻人写得非常好,技法很扎实,只要在国学积淀和文化修养方面多加努力,假以时日就可以达到技道平衡。自古以来,真正的书法大家都有很深厚的文化背景。除了技法之外,书法作品还需要一种气息,如同漂亮的女孩需要有气质一样,这种气息就要依靠内修。”潘文海表示。
  传承中华文化,各有招式
  书法艺术作为弘扬中华文化的种子,散播世界,不仅是艺术的审美享受,更肩负着传承与发展的重任。菲律宾中华书法学会代表团团长陈敦三是国际书法交流大展的见证者,从第一届开始,他已经连续参展12届,展览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令他感到欣喜。谈及菲律宾当前的书法艺术环境,他有一点惋惜但也充满信心:“以出口经济为贸易主导的菲律宾是一个商业社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文化的传承有所缺失,但是菲律宾华人从未放弃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菲律宾的华人学校将书法课作为重要课程,从小学到初中,大概要进行6至8年的书法课学习。”
  “1984年,新加坡取消了‘华小’,华人小孩开始就读于英语学校,这曾经让许多华人父母产生过恐慌。”陈声贵表示,“新加坡约有70%的人口是华人,很多华人都曾担心儿女今后不会说华语,所以建议学校强制开设第二语文课程。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多接触华语的机会,父母们带着孩子去书法中心学习书法,久而久之,孩子们不用死记硬背,自然就会说华语。所以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书法潜移默化的功能显而易见。另外,自1985年起,新加坡政府也逐渐加大对新加坡书法家协会的支持,从最开始的每年4000元的资金支持,如今已经达到每年15万元,用于比赛、展览的支出,同时承担90%的办公场所的房租。”
  相比之下,马来西亚书法家似乎更渴望得到官方的支持,据马来西亚书艺协会会长王雅介绍,尽管马来西亚多年来一直在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但都还停留在民间层面,在举办活动、筹集经费方面很难得到政府的支持,只能寻求民间资助。在他看来,尽管现在各个国家的书法水平参差不齐,但书法艺术这颗种子在不同的土壤终究会结出不同的花朵,比如,汉字文化在唐朝就已经远播到日本,历经千年,现在形成了本土化的面貌。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交流互鉴是国际学术界的发展趋势,书法艺术博大精深、魅力无穷,相信随着国际和地区间书法艺术交流的深入,书法艺术将在全球焕发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编辑:白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