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书法该如何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能量

时间:2016年09月2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婷
0

“翰墨传承——中国美术馆当代书法邀请展”亮相中国美术馆,探讨书法与文学的关系——

书法该如何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能量

 

  王墉隶书《韩非子·喻老》与杨涛草书王维诗入选“翰墨传承——中国美术馆当代书法邀请展(2016)”,从各自的角度呈现了不同的文学经典

  由中国美术馆策划主办的“翰墨传承——中国美术馆当代书法邀请展(2016)”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中来自50余位青年书法家的百余件作品,以书法的形式表现传统经典文学,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

  书法是“线”的艺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

  “书法是艺术,也是文化的载体。一部完整的书法史承载着民族审美的历史和艺术创造的历史。对于书法家而言,书写的过程是情感的寄托、灵魂的净化。以书法为表征的中国艺术,其核心是中国文化,而中国文化的主体是中国人,是数千年文化化育的有道德、有风骨、有情操、有担当、有品格的文化主体。”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谈到,“书法艺术是‘线’的艺术,它是中华民族文脉的流线,绵延、传承至今,从甲骨文、金文、简牍到纸张的书写,伴随着书体的演化,它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

  中国书法之于中国文学,如两者的发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既往的书者或亲身于文学创作,或书录他人文学作品,这种形式构成了书法和文学在传达中华文化精髓的过程中互为发展的特色,并在书法的审美以及在此基础上起支配作用的文化传统、理论批判体系的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依据文学形式的不同,展览也分为五个部分进行展示:一、以书写先秦文学作品为主。对于《周易》《道德经》《论语》等经典,书家借不同的书体,尽力地体现贴近文意的书写表达;二、以唐代的诗歌为主要书写内容。唐诗内容丰富多样,从不同角度又诠释着不同时代人的心志。书家基于此,也在领会诗者文心的基础之上,抒发自己的内心情致;三、以宋词作为主要书写内容。人们形容“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人们也常用“无声的音乐”来形容书法。由此,书家在对词意、节奏的欣赏和把握在其书写特点上亦有相应变化;四、以赋为主要书写内容。内容爽朗通畅的赋体,是书家宣情逸趣、体现书写节奏韵律的佳本。尤其是长篇大赋,通过书家的表达,它带给观众不仅是文采上的洞晓世事,更是书写上的游心寓目;五、此部分选择元曲、明代小说以及清代楹联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作为书写内容。其中,楹联作为书家选择书写内容的一种常态,伴随清代楹联文学的发展而获得广泛发展,楹联的书写特点在碑学的兴盛背景中,体现着有别以往的文化秉赋。元曲亦有多种体裁,但书家较少涉及,明代小说较之于元曲而言,书家选书更是寥寥无几——这一方面,给书家在反映此类文学作品的文意上带来挑战,同时,也为文化的书写传播带来有意义的启示。

  当下,书法家对如何表达有更多思考

  展览同期还举办了“书法与文学——中国当代青年书家四人谈”活动,邀请崔勇波、周剑初、刘建丰与白锐四位参展的青年书法家探讨中国书法与文学之间的联系。在白锐看来,谈及书法与文学的关系,需要在时间上有一个划分:在古代,书写工具以毛笔为主,文学家的创作乃至日常生活都要以毛笔为载体进行表达,因此,二者的关系非常密切;而在当代,毛笔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更多是以艺术的形式存在于创作领域。因此当我们再用书法的形式展现古代经典的时候,是一种新的挑战——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这些书法大家,比较多的是小尺幅的尺牍,而在展览的时间与空间都发生颠覆性改变的今天,该如何进行创作、进行何种创作,这是需要进行思考的。不过,“当代书法家在写《兰亭序》的时候,应该赋予自己的情感。无论书法还是文学,无论古代还是今时,最重要的都是体现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这一点,是相通的。”白锐如是说。

  有人提出书法家以书法创作为形式内容,那是否写任何文字都是可以的呢?有些创作者甚至完全忽视文学层面,纯粹追求一种书法形式上的探索,对于这样的现象,又该作何思考?

  “书法中存在的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审美观念正在发生改变,关于书法是不是该独立于文学存在,则是一直被争论的话题。上世纪90年代,由中国书协举办的一次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中,有一件名为《留得枯荷听雨声》的作品,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不知道书法怎么能这样写,从书法结构、章法、笔墨的认识上完全打破了人们的认识,在当时看来非常前卫。”刘建丰回忆说,“而如今回过头来看,它是基于什么样的理论基础呢?我觉得是作者在其创作中,主动地加入了西方美学的元素。从那个时候开始,书法家们便自然或不自然地对西方美学进行借鉴,而这几年,书法开始走向回归,尤其是21世纪以来,我们对传统的认识不断开始加深。西方的东西有一部分已经融进来了,另一部分则慢慢被我们抛弃。相较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书法家对技法的理解不断深入,对在传统文化与西方之间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取舍。”

  活动现场,当有观众提问“在书法的创作中,该如何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能量”时,周剑初回答说:“一个书法家以汉字为载体,不仅要通过高超的技法,还要结合文学传达出令人神往的意境。许多古诗中,既有音乐美,又有节奏美,哪个字都不是浪费,多一个字又是强加——古人在这个方面比我们要高深得多,简约而不简单,他们做到了这一点。欣赏一句诗,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脑海中马上会浮现出一幅画面来,那在我们的笔端也就会有体现,会用相应的书体表达这种散淡的美感。”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