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为曲艺创作找故事
——中国曲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实践活动走进黔东南
采风团走过位于黎平县少寨的红军桥
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长征精神,8月22日至28日,由中国曲协组织开展的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实践活动走进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在7天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作家走进大山深处,追随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走过了黎平县、从江县和榕江县三个县城。在黎平县,他们踏上了红军长征曾走过的“红军桥”,参观了黎平会议纪念馆、黎平会议会址,看望了85岁的老红军遗孀许银花;在从江县,拜谒了烈士陵园纪念碑;在榕江县,参观了红七军军部旧址。在重走长征路的同时,艺术家们也深入到芭沙苗寨、三宝侗寨和宰荡侗寨等村寨,跟村民互动交流,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和他们的生活现状。
一座红军桥,可以生发出很多生动的情节
辽宁省朝阳市曲协主席、曲艺作家王济忱带着一支录音笔来到黔东南,这是他采风期间的重要工具。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打开录音笔,录下采风过程中听到的故事。晚上回到宾馆,再上网继续查阅相关史料,为自己的创作寻找和积累更多的素材。
在黎平县参观了黎平会议纪念馆、黎平会议会址和红军桥后,王济忱感触很深,觉得黎平会议和红军桥都可以成为他的创作素材。1934年12月15日,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占领黎平。为了确定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政治局特别会议,史称“黎平会议”。黎平会议最后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决策,毛泽东的正确意见被党中央采纳,避免了陷入重围的危险,使红军争取了主动。黎平会议是长征期间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转变的关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做了重要准备。
在黎平会议纪念馆对这段历史详细了解后,王济忱称自己很震撼。“以前对黎平会议了解得不多,今天知道了如果没有黎平会议,就没有遵义会议。”他说,“用曲艺作品来宣传黎平会议这一历史事件和它的重要价值,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也是此行的一个重要收获。”但创作难度也很大,“这么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怎么找到一个小的切入角度,会比较难”。但他表示,对艺术创作来说,难度越大越有挑战性,“一旦找到突破的角度,一定会出好作品”。
在黎平县高屯镇少寨村,村头有条河,河上有一座用木板搭建的桥,这是村民们进出村寨的重要通道。1934年12月,红军攻占黎平,红军某部在此驻扎时,发现河上的简易木桥已非常破旧,难以通行,于是马上进行整修。几天后,一座高3米、宽1.3米的木桥修建完成,解决了附近村寨村民的出门难题。为纪念红军的义举,村民们把这座木桥命名为“红军桥”。80年来,周围寨子的群众多次自发维修红军桥。
王济忱看到这座红军桥后,就知道这是一个创作的好素材,“可以从军民鱼水情的角度写一个快板作品。这个题材能够生发出很多生动的情节,和很多精彩的句子”。他认为采风对创作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个场景、一个小故事,都可能成为日后创作的灵感来源。他从红军桥上走过,然后下桥看着陆续从桥上经过的村民们,“亲自到这儿走一走,与纯资料阅读相比,感受会非常不同”。
采风团在榕江县宰荡侗寨和当地的民间艺人交流
通过逗哏和捧哏的交流,讲述历史和现在
北京嘻哈包袱铺相声演员、相声作家刘春山是第一次来黔东南。在此之前,他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生活的了解,来自于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五朵金花》《应声阿哥》等,“电影里,他们的生活条件很简陋,用竹筒喝水蒸饭”。但从贵阳市区到黔东南黎平县5个小时的路途上,他发现这里跟他想象的不一样了,“我以为会经过一些颠簸的乡村公路,但没想到一路都是高速公路”。
采风路上,刘春山喜欢观察一些细节。在黎平县的一条老街上,他发现居民家里都装上了冰箱、电视。在距离从江县城3个小时车程的加车村,他看到这个大山里的村子,村民家里也有电视可以看。途中经过了一个建在山腰上的诊所,门口停着一辆救护车,诊所旁边有个小卖部。“小卖部跟城市里小卖部的商品是一样的,能够供应基本生活所需。那么深的山里,也有救护车运送急诊病人。这些如果不是我亲眼看到,真的是想不到。”他对记者说。在芭沙苗寨,听村支书滚拉旺介绍,政府帮寨子开发旅游,并提供了一些扶持政策,现在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也让刘春山很感慨:“能看出来他们非常乐观,对未来的生活有信心。”
就在采风的过程中,刘春山对新作品已经心里有底了。“我想针对现在一些年轻人比较浮躁、对历史的认识比较肤浅这个问题,来写写真实发生在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和他们经历的艰难困苦。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也介绍一下现在的新生活。通过逗哏和捧哏的交流,把过去的艰苦岁月同现在的幸福生活做个对比,这样就对年轻人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让他们在听相声感到欢乐的同时,也认清历史、认清现在。”
今天,我们如何学习长征精神
20年前,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时,陆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曲艺作家、中国曲协曲艺创作与教育委员会委员赵福玉就曾创作过一个小品,探讨在新时代如何学习长征精神。20年过去了,如今他重走长征路,一路上看到红军长征时留下的各种遗迹,依然心潮澎湃,他对记者说,这次采风,让他对长征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领悟。
在黎平县看到红军桥时,他感慨:“80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后来人,一直在维护着这座普通的桥,期间重修了很多次。这个故事非常感人,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当地老百姓的一种情怀,虽然他们自己未必会说出来,但用这种行动表达了对红军、对革命先烈和长征那段历史的缅怀。这座桥和它背后的那段历史,是比自己村里年产值增加了多少,更值得他们骄傲的。”
走在红军曾经走过的路上,赵福玉想象着当年那些红军战士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他们也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说实话,如果意志稍微不坚定,都是走不下来的,因为太艰苦了。能够坚持下来,就是因为他们有信仰,要推翻一个落后的、腐朽的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翻身得解放”。
“今天我们学习长征精神,不是学煮皮带、吃野草,关键是真正领悟长征精神的本质,并把它发扬下去。”赵福玉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靠一种追求、一种信仰支撑的。实际上,现在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生活的态度上,都体现出了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孜孜不倦的追求。这其实就是长征精神,仔细想想,当年红军能够走下来,靠的也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