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艺术家是怎么炼成的
——中国文联文艺工作者巡回宣讲活动走进成都、拉萨
7月18日,在西藏拉萨的西藏宾馆,中国摄协理事、“野性中国”工作室创始人兼首席摄影师奚志农向台下参加宣讲会的近300名观众展示了他在2010年拍下的一张暖心的照片。照片中,成群结队的藏羚羊徐徐穿过青藏公路,神态悠然,步伐舒缓,有的嘴里还咀嚼着鲜嫩的青草。而在距离羊群百米开外的青藏公路上,“驴友”们的汽车耐心地停在原地,排起了长长的车队,“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幸福最温馨的堵车了吧”,奚志农深情说道。但是,在十几年前,当奚志农和助手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这里还能听到猎枪的回响,走不了多远就能看到藏羚羊的尸骸。“谁能想到,通过镜头,藏羚羊的处境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这,就是影像的力量!”如雷的掌声随即响起。
7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文联主办的“崇德尚艺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巡回宣讲活动”第一轮宣讲走进四川成都和西藏拉萨,奚志农和中国民协副主席、国家级非遗项目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元新,中国曲协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绍兴莲花落表演艺术家翁仁康三位艺术家分别结合各自的从艺经历和创作实践,倾情讲述,展示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吴元新称自己的蓝印花布情结始于母亲,“我是在妈妈的纺纱声中长大的”。为了搜集整理、抢救保护各种图案、纹饰的蓝印花布,吴元新深入全国22个省市考察,采集实物38000多件。有一次,他在一位老奶奶家里看到一只枕头,十分欣喜,“因为刺绣同蓝印花布融合在一起的产品很少”。可是,让吴元新着急的是,老奶奶说她“走”的时候要将枕头“带走”。于是,吴元新同这家人的“持久战”开始了,一年当中,他不知跑了多少趟,做老人女儿的工作、儿子的工作甚至是孙子的工作。绕了一大圈,最后又回到老奶奶身边,他对老奶奶说:“如果你想‘带走’它,只有你一个人知道它的美,如果说把这优秀的民间艺术,连同故事和传说送进博物馆,可以让千千万万的人,了解你优秀的手工技艺……”最后,老奶奶答应了。老一辈工艺美术家张仃曾嘱咐吴元新要把蓝印花布“传承好、保护好”,吴元新自始至终秉承着这一信念。分享过后,宣讲会现场观众都如同亲身经历一般长舒一口气,露出会心的笑容。
在拉萨的宣讲现场,翁仁康回忆了一件让他终生“纠结”的往事。18岁那年的春节,作为大队文化站的一名故事员,从初一到初五要在乡下巡回演讲。在大年初三的早上,翁仁康的妹妹告诉他,父亲毫无征兆地去世了。“讲故事和演节目不一样,没有配角,没有替补……”文化站站长和翁仁康说,一千多观众等着你,你要是回家了,会闯祸,要死人的。翁仁康说,我家里已经死掉一个人了……翁仁康的母亲对儿子说,你不要和任何人说,讲完故事,悄悄回来。翁仁康记得很清楚,那晚在台上讲了4个笑话,翻了4个场,气氛很热烈。翁仁康走下台时,眼泪掉下来了,骑着破旧自行车立刻往家里赶。安静的宣讲会现场,有人叹息,有人落泪。“前段时间一个中央电视台的记者知道了这件事情,要给我拍短片,被我拒绝了。我觉得这不能拍,因为从大的角度来说,我作为文艺工作者,那么多的观众等在那里,上台表演是应该的;但是作为我家里人来说,父亲去世了却还在舞台上讲笑话,这不太好让人接受。我女儿是学唱歌的,如果有一天我去世了,我女儿还在台上唱《今天是个好日子》 ,我想我也接受不了。 ”
在两地的宣讲活动结束之后,宣讲团成员均与成都、拉萨当地的文艺工作者进行了座谈。座谈环节,大家都表示这种宣讲方式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同时,与会者也非常珍惜这次宝贵的交流机会,纷纷向艺术家提问。针对有的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如何更好地发挥摄影在保护绿水青山方面的作用”等问题,奚志农说:“从小处做起,从细微处做起”。奚志农认为,四川和西藏不仅仅只有大熊猫和藏羚羊,现在摄影技术发达而又普及,摄影工作者具备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只要深入生活,从小处做起,从细微处做起,哪怕是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只昆虫,也能传达出美的意义和环保的理念。当然,除了中国文联,地方文联也可以发挥能动性,积极组织相关类似活动。
中国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宣讲活动是中国文联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展现文艺界正风正气,树立文艺界良好形象,团结凝聚更多从业者、爱好者立志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举措。此轮宣讲在四川站、西藏站之后,中国文联还将组织活跃在创演一线的多位文艺家分别到青海、新疆、湖南、江苏等地继续开展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