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新主流大片的新突破
——电影《长津湖》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10月3日下午,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支持,中国评协视听艺术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协办的电影《长津湖》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大学燕南园51号院举行。中国评协视听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与中国评协理事兼视听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主持会议,张德祥、陈先义、李道新、刘星、邓凯、向阳、王丹、田水泉、顾亚奇等评论家、学者与编剧共同参加研讨会。《光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文艺报道》、《中国艺术报》、中国文艺评论网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电影《长津湖》作品研讨会现场
《长津湖》讲述了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中第9兵团在长津湖艰苦卓绝的战役。在敌我军事装备悬殊、极为严寒艰苦的作战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凭借崇高的信仰、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最终歼灭了美军整个北极熊团,终止了美军在节前攻至鸭绿江边的野心。与会嘉宾们就该片的精神内涵、叙事艺术及影像传达等特色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该片作为国产战争题材影片的新标杆与新突破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与充分肯定。
《解放军报》原文艺部主任陈先义表示,《长津湖》在国庆档上映恰逢其时,一扫近几年来影视界“娘炮”“鲜肉”当道的萎靡之气,有力弘扬了军人的血性精神和牺牲精神,解答了老百姓对于部队是否“来之能战”的疑问,体现出充分的民族自信心。该片最可贵的是“不胡来了,不瞎编了”,扶枪礼、铜哨子等历史细节被忠实地还原,具有抗美援朝战争的独有特色。另一个亮点在于不再避谈阶级问题,并借此解释了中国志愿军以生命保家卫国的精神动力来源。同时,他指出该片“以小见大”的结构构思虽精巧,但情节安排有些头重脚轻,进入“长津湖”主题较慢,某些细节存在些许冗余、猎奇及与史实不符的问题。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道新认为,《长津湖》是当今新主流电影大片“高原”中的一座高峰,既承袭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战争片的革命情怀与浪漫气息,又具备当下新主流电影的优秀品质。相对其他新主流电影而言,该片的制作规模与“史诗级”的影像呈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它还蕴涵着对战争和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客观塑造战争双方的军人形象,直面当时国内外复杂的政局环境和战争的残酷性,将新主流电影的宏大气魄与个人情怀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契合了当下大多数中国观众对这段历史的理解,从而成为一部全民电影。
中国评协理事兼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光明日报》文艺评论部执行主任邓凯集中论述了《长津湖》在展示国家形象和国家意志、熔铸抗美援朝精神上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历史上长津湖之战足以成为抗美援朝战争最终以弱胜强的重要心理支点,影片《长津湖》深刻阐明了此战的历史意义,突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人民性和正义性。诗意山河与无情战火和无数牺牲辉映,形象地表达了人民对和平与美好新生活的无比珍视和期许。另外,本片也存在着结尾仓促、没有呈现长津湖之战中最华彩的水门桥一战等遗憾。
中国评协视听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家》主编、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促进与投资委员会副会长向阳认为,该片创造性地完成了三大突破:实现了真实历史小切口的叙事理念,巧妙地把握历史史实和虚构故事之间的创作尺度;完美刻画了时代与时空的双重镜像,对军事伦理进行纠偏;突破了传统新主流战争片中单轨的价值传播,全面且充分地展现了抗美援朝精神谱系。《长津湖》以扎实细节十分真实地筑牢了英雄人物塑造的逻辑环扣,创造了经典的英雄类型范式与中国电影思想表达的新模式,将爱国主义的光点燃烧得更加猛烈,但影片也存在一些细节的疏漏与粗糙之处。
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处处长王丹阐述了《长津湖》3次开机、3年拍摄、上映数日已超过13亿元票房等创作热映情况,强调该片艰难的创作历程与获得的巨大成功。并从“天地人”三个方面概括了影片的叙事特色:“人”指的是该片塑造普通人的匠心,区别于其他主旋律电影;“地”指的是该片所呈现的中国精神力量,如牺牲精神、家园观念等;“天”则指的是战争年代与和平时代的遥相呼应,具有警醒当代青年的伟大意义。
中国评协视听艺术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主任、著名编剧田水泉认为,《长津湖》是近年最佳国产战争片,兼具人物、战争与对战争的思考,见人、见事、见思想,达到创作的极高境界。其中,战争戏份由大场面与单兵作战两条叙事线索交织铺叙,高潮迭起。影片虽存在细节问题,但无法掩盖在制作、艺术及思想上的光芒与价值。希望更多电影机构能投入这种严肃认真的创作,为共和国立传。
中国评协视听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顾亚奇教授认为,该片作为新主流的历史影像叙事,释放出巨大的现实能量。第一,用工业美学标准奉献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战争类型片的突破之作;第二,以家国同构叙事凸显不畏强敌、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民族气概;第三,让历史叙事与现实认知达成同频共振,将抗美援朝的精神能量传递到当下的建设发展中,为应对复杂国际局势、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提供精神动能。当然,该片在艺术表达上还有一些待提升之处,如人物设定不够突出,战争的残酷表现不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影片的力量感;在追求战斗真实感的同时,历史穿透力也可进一步加强。
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著名编剧刘星感谢电影工作者重视革命题材,以才华书写历史,同时也指出,民营与国营生产的电影齐头并进是当下电影繁荣的重要标志,但是处理重大历史题材时也会出现水准落差。本片三位导演掌控权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文戏、武戏的分量与铺排,有些地方武戏略显杂乱;另外,某些细节处理有些粗糙。
戴清教授指出《长津湖》延续了《金刚川》视觉特效、置景特色等优长,并将其推向极致,创造了国产战争影片影像表达的新高度。影片具有鲜明的当下性和指向性,呼应中国目前身处的国际环境,清晰地传达了抗美援朝的精神内蕴,始终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片尾表现长津湖战役的历史完整感似意犹未尽,或许是为拍摄续集留有余地。片中的武戏、动作戏、肉搏战表现得很出彩,如能增加一些文戏特别是将帅戏的分量,可能会使影片的战争格局更为开阔。后半段的战争戏可以再增加一些变化,影片的武戏也会更有吸引力。
陈旭光教授则把《长津湖》置于近年新主流电影发展的纵向与中外战争大片的横向两个参照系下进行评析,分析该片在宏大的国家主题统摄下,融合了艺术电影的精美、塑造人物的成功与商业大片的视听工业化追求,迈上新主流电影的新台阶。影片超越了苏联场面宏大的战争片模式,也借鉴了世界优秀战争片着重写战争中的“人”的人文关怀努力。国之大“家”与连队“小家”相互指涉,融为一体。影片还实践了多导演与监制、制片人合作的机制,取长补短,覆盖了各个层次的受众,在国庆档营造出“合家欢”的效果。
最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视听专委会主任张德祥作了总结性发言。他将《长津湖》置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战争片体系中进行评价,高度肯定了该片的艺术成就,强调该片体现了正确历史观的回归,把近年来同类题材电影推到了新高度。同时指出该片“离高峰还差一口气,离经典电影还差一个典型人物”。“差一口气”,还是没有充分发掘和释放出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尊严感、自信心,“悲壮”“壮烈”还不充分。“差一个典型人物”,就是最主要的典型人物不够突出,群戏足而缺少统领性人物。中近景镜头密集而不注重画面留白,叙事节奏紧凑而没有留出让观众释放情绪的空间,这个空间应当是最后顶上去的那口气,很遗憾,草草收尾了,缺了浪漫主义的艺术能量。希望电影工作者继续努力,以无愧于历史的经典作品,向着艺术高峰继续攀登。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长津湖》作为新主流大片丰富的精神蕴涵与高水准视效制作。同时,影片题材的特殊性,使其需要经受历史真实与创作细节方面的严格检验,引领观众回望七十年前的战争历史,致敬英雄,以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激励当代年轻人以史为鉴、不忘初心,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奋发有为,积极贡献力量。
△电影《长津湖》作品研讨会专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