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产经>专家视点

李国华:中国人的威尼斯情结

时间:2013年06月17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李国华

  1993年,当第45届威尼斯总策展人来到中国邀请中国当代艺术家去参展时,中国的当代艺术还处在一个微妙时期。1989年中国美术馆的“现代艺术大展”高潮之后,当代艺术陷入了低迷状态。少部分理论家与艺术家选择了出国,大多数人则只能留在家乡或工作之地,等待机遇的再次到来。那时来自西方展览的机会对于中国艺术家来说,不仅仅意味着学术影响力的提升,更意味着极大的销售的可能。而作为世界三大艺术展览活动之首的“威尼斯双年展”(另两个是卡塞尔文献展与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对于那时的中国艺术家们更如天边的彩虹。

  可是谁都没想到,二十年过后,当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举办之时,参与进来的中国艺术家们已呈蜂拥之势。据媒体的统计数字,除了国家馆的展览外,由中国艺术家组成的大大小小平行展有近十个,参展艺术家三百多人。其中仅王林策划的平行展“未曾出现的声音”就有150名艺术家参加,其他如黄笃、杨心一策划的“放大”、吕澎策划的“历史之路”、梁克刚策划的“无常之常”等等,展览多则数十名艺术家、少则十数人,也有些艺术家推出了自己的个展平行展,如方力钧与钟飙。

  那么这是不是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这个“屌丝”成功地逆袭了欧美“高富帅”吗?这并不能马上作出结论。至少在学术的天枰上,中国当代艺术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1993年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后,每一届双年展上都会出现中国艺术家的身影,但他们总归是少数。尤其近年来,中国新一波当代艺术家们整体的艺术水平差强人意,能够进入西方学术体系的艺术家越来越为稀少,而中国国家馆每年可以吸纳的艺术家又非常少,所以当代艺术家们通过学术通道进入威尼斯的机会也就越来越为困难。

  不过,平行展的存在给了中国艺术家进入威尼斯一个新渠道。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在世界的影响力的扩大以及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中国当代艺术“走出去”在财力上得到了极大地改善。而虽然平行展也需要向主办方申请,但它与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以及国家馆都没有太大关系,门槛相对较低,是一个找到场地、支付一定费用就可以举办的活动。所以,在资本的支持下,大量怀揣着各种目的的中国艺术家与策展人们开始了自己的威尼斯之路。这也是今年阵容庞大、空前绝后的威尼斯中国参展团队形成的重要原因。

  面对“扎堆赶集”似的平行展,参与的艺术家与策展人们表示,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成果,表明了中国当代艺术有了走出去的能力。但批评者们认为这是中国艺术家们的一厢情愿,平行展得以成行更多是资本操作的结果,并且花费不菲的展览费用让西方人大挣了一笔,但对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而在笔者看来,从学术质量上讲这些平行展良莠不齐,与在国内举办的很多展览没有太大差别。并且由于全球化与网络时代的到来,很多西方艺术圈专业人士对当下中国当代艺术整体状况早已有了基本的认知,大多数艺术家在威尼斯的出场更多只能是心里上慰藉。当然,这样的现象背后也有它积极的一面。

  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政府与民间都必须积极去适应国际性的游戏规则,艺术界也是如此。艺术家们需要把自己放到国际语境中进行对比、学习,而不只是在停留于国内的圈子“坐进观天”。在威尼斯的集中展出,是中国的艺术家们在国际舞台上一次集中亮相,虽然可能暴露出很多问题,但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家们了解自身在国际艺术领域中的实际地位或许有非常大帮助。并且,此次威尼斯之行也大大满足了中国艺术圈人士的西方情节,对于今后中国艺术家更加理性地看待西方会有所裨益。

  而笔者也非常好奇西方的普通观众以及媒体,将如何看待中国艺术家们的集体涌入。虽然他们应该不会像欧洲的商人在面对中国大量廉价产品进入时的担忧与排斥,但如此多的中国艺术家与作品出现在家门口,或许能引发他们对中国现状的新思考。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