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视野>文博·收藏

重温马连良的文化温暖

时间:2021年01月1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陈思静
0

“龙马精神海鹤姿——马连良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展”举行

重温马连良的文化温暖

  寒冬腊月,首都博物馆“大戏”登场。由首都博物馆、北京马连良艺术研究会主办,北京京剧院、梅兰芳纪念馆、上海京剧院协办的“龙马精神海鹤姿——马连良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即日起至5月23日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马连良是中国京剧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马派”艺术创始人,被列入京剧“前后四大须生”,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经典剧目和宝贵文化遗产。据首都博物馆馆长韩战明介绍,1982年12日,马连良的家属将其剧装、剧本、道具、配饰等物品无偿捐赠给首都博物馆。2021年是马连良诞辰120周年,展览以马连良的生平经历和舞台艺术为主线,通过100余组件珍贵文献、京剧文物以及图片、影像资料,展现他的舞台生涯和“马派”艺术精华。“以此纪念马连良对京剧艺术传承的延续性和为中国戏曲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更重要的是,以展览为平台,弘扬国粹,宣传戏曲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彰显中华文化的时代魅力。”韩战明说。

鹤氅  马连良家属捐赠  首都博物馆藏

  展览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须生泰斗,主要讲述在历史背景下,马连良的人生轨迹。第二部分温如剧艺,通过马连良经典的代表剧目和精致的戏曲服饰,表现他在艺术上达到的巅峰成就。第三部分菊坛流芳,以马连良的交游和授艺为线索,展现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以及艺术传承。“马连良的一生是追求卓越、继往开来的一生。我们试图通过展览全面介绍他的艺术人生以及他的经典戏剧、艺术思想,希望能够让观众看到马连良是如何将传统艺术与现实世界的生活相结合,如何反映现实世界,如何用艺术点亮生活之光。”马连良的孙子、北京马连良艺术研究会执行总监马龙说。

  “我无所谓派”

  步入展厅犹如回到旧时的茶馆戏园。“台上”是马连良演出的影像,“台下”环绕着他饰演的那些深入人心的角色的戏服,坐在四方桌前,聆听他“低、柔、巧、俏”的腔风。马连良曾回忆:“家里因为开个茶馆,像当时的金秀山、德珺如和刘鸣山等都在那儿走票,所以我对唱戏从小就有瘾。”

  1909年,因世事艰难,家道中落,父亲送马连良到“喜连成”(后更名为“富连成”)科班学艺。马连良学戏孜孜不懈,加之扮相出众,逐渐受到科班重视,15岁时饰演诸葛亮一炮而红,名声赫然。后逢嗓子“倒仓”,遂于1918年重返富连成社二次入科深造。

  当时“无腔不学谭”,马连良虽以谭派为基础,但他广学博览,向诸多名角、名票请教,为其后“马派”的开创奠定了基础。1922年,马连良首次赴上海演出,挂头牌,头衔为“初次新到真正独出心裁唱做老生”。沪上演出天天客满,引来当地剧评家、票友的关注,对于马连良属于什么派,莫衷一是,马连良则说:“我无所谓派!”

  “创新,谈何容易”

  20世纪30年代,马连良的艺术日臻成熟,他对京剧艺术不断进行创新和大胆变革,将“生”“末”两行的表演手段融为一体,形成了以唱念做相结合的新风格,开创了“独树一帜”的马派艺术。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马文说:“在其66年的人生历程中,博采众长、独树一帜,始终引领着京剧的时代潮流。从唱腔、做功、剧本到舞美、服化道等诸多领域,无不体现出其‘戏剧复古,戏曲含义要取新’的艺术精神。从角色人物的塑造直至文场、武场的伴奏,甚至是幔帐的改装及图案,都有他自己的设计,有机融合,形成了整体的艺术构思及统一的一派特色风格。”

  马连良会参考古代画像,思考服装怎样仿古,布景怎样精致仿真,并由各名家加以斟酌,而这种守正是他创新的基础,他曾感慨:“创新,谈何容易。须把古人精华融为己有,然后另辟新机,才是真正的创造。”

  展出的车骑博古纹大帐是1937年马连良投资的新新大戏院(首都电影院前身)建立,他为此特制了舞台上用的幔幕。整套幔幕图案根据汉代武梁祠画像石中的车马人为主要造型,请金石影拓专家张海若设计,两侧两层边幕及台上桌围、椅披、椅垫等均为同样图案。戏院开幕时,观众被如此新颖的设计所吸引。此后,整套幔幕由马连良携带着赴各地演出,如今已经成为“马派”艺术的经典图案。又如展出的暗花褶子戏服是马连良为《赵氏孤儿》“说破”场特别设计,他选用带有暗花的老库缎料子,配以蓝色的大领,虽没有绣活,但显得颇为阔绰、富态,以表明程婴在屠岸贾府中物质条件不错。

  马连良对舞台美精益求精,做到了自己的极致,在京剧艺术的改革发展上,更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在《我对京剧演现代戏的看法》中提到:“那些传统的东西是前辈艺人辛勤的创造,是经过几百年锤炼的结晶。他们遗留下来的不仅是一套程式,在程式中还包含了一套创造方法。这套创造方法尤其宝贵,我们演出现代戏就要研究前人的创造方法。或者是把传统程式加以丰富变化,表达新内容新思想;或者是把现实生活中的动作,翻做更洗练、更优美的戏曲动作,搬上舞台表现工农兵的形象。”

  “舞台方寸悬明镜,优孟衣冠启后人”。曲终人散,但“马派”精神因传承而不灭。正如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所说的:“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让今天的人们、让我们的后代永远记住‘马连良’先生的名字,这是当代艺术家、当代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大家走进展厅,会看到马连良先生留下的物品,看到他的照片影像,甚至能够听到黑胶唱片发出的声音。创新必定守正、守正才能创新,展览展现了马连良如何守正创新。让我们重温马连良先生的文化温暖。”

 

马连良致梅兰芳信函  梅兰芳纪念馆藏

(编辑:张金菊)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