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转型期的水墨探索第一回展
“2020水墨艺术实验研究展”在沪开幕
展览开幕式现场
12月25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市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当代水墨研究中心、上海西区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当代艺术转型期的水墨探索第一回展:2020水墨艺术实验研究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幕。
展览开幕式现场
展览开幕式现场
上海市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万萍,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麒,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郑文、张晶、张方白,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皮道坚,艺术理论家陈孝信,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牛宏宝,上海新水墨画院副院长南溪,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李晓峰、马琳,文汇报创意策划总监张立行,闵行区文联主席陈志强,文联秘书长瞿祎,美协秘书长陈晓云,书协秘书长黄世钊,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蔡广斌,艺术家、高校教师、企业家、资深媒体人:陈心懋、王凯、林加冰、吴建好、钱晓鸣、陈荣义、沈也、徐佳和、沈沁、马俊营等嘉宾参加了开幕式。张晓凌、牛宏宝、南溪、张方白、蔡广斌、刘麒先后致辞。
与会嘉宾参观展览并交流
此次展览是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成立当代水墨研究中心推出的首个展览。学院从学科发展、当代创作以及学科优势等角度出发,希望通过中心的建立关注中国水墨的当代性探索动向,为当代水墨的开放性提供一流的学术平台,以此来推动当代水墨的发展。展览展出了35位艺术家共66件作品,总结和梳理了在2020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在这一年特定环境中的种种变化和出现的人文心理,展示了具有社会批判精神与反省当代文化的水墨力作。
作为展览的学术主持,张晓凌在致辞中谈道:“自晚明以来,中国水墨一直处在不断变革、维新的发展逻辑中,它推动着每一位从事水墨创作的艺术家不断地创新。可以说,近现代以来,中国画数百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不断维新的历史。成立当代水墨研究中心,其目的就是要推动当代水墨的创新性发展,塑造中国本土的、原创性的当代艺术,这是我们的宗旨和目标。”张晓凌认为,水墨在当下面临着三重压力:一是来自于传统;二是来自于新媒体艺术;三是来自于社会。他说道:“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和绘画传统,1000多年的文人水墨艺术史,这样一个传统如何在当下语境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一个巨大的课题。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崛起,当代水墨是否有其生存空间,它如何发展,如何形成自己的当代话语体系,是一个巨大的拷问。因此,我主张‘当代水墨’是开放性结构,它可以和任何一种新媒材、新媒介融合、互动,产生全新的当代艺术样式。第三重压力是来自于社会压力,今天的当代艺术总体而言是在精英小圈子、在学院体系之内的活动。如何把当代水墨这样一种新的艺术形态推向社会,让老百姓能享受到当代水墨所带来的美学愉悦,让当代水墨成为普及性的艺术样式,这也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虽然面临重重压力,但我们要坚信,有压力,才有裂变,才有新生。中国一代一代的先贤们创造了伟大的古典艺术。我相信,作为当代中国人,我们也一定可以创造与古典艺术相媲美的当代艺术!”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牛宏宝对此次展览的举办和当代水墨研究中心的成立深有领会,在他看来,这次展览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成立当代水墨研究中心,并以此为平台,梳理和研究当代水墨的发展现状,联合理论家、艺术家共同探索中国传统水墨的现代性转型,这在学术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期待在中心持续的组织和推动下,能将中国当代水墨推向世界,推向国际学术界。此外,此次展览体现了艺术家们对现实生活的探索和语言提升的过程,把我们从一个单个的现象,提升到了一种文化形式中来,这是对当代人现实生活的叙事,也这次展览与大众接触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他还表示希望可以南北呼应,在晓凌院长的支持下,把当代水墨研究与展览推到北京,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展开交流与合作。
艺术家代表南溪向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张晓凌、策展人蔡广斌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推动当代水墨的健康发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贯行教学与创作并重的理念,以创作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创作。张方白结合学科优势与教学现状回溯了华师大美术学院从“风气海上”教师作品展到近期先后成立的“中国表现艺术研究中心”“中国当代漆艺术中心”,再到今天成立“当代水墨研究中心”的发展历程,他谈道:“‘当代水墨研究中心’的成立让我感到由衷的喜悦,水墨是中国人的灵魂,让我们回到中国文化的血脉中,从这里出发,走向世界。”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延续的唯一出路和底线是中国当代水墨艺术。而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转型期阶段能否立足,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现阶段的主要力量,这关系到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生存与价值拷问。蔡广斌说道,“我们在坚持研究现有的当代水墨艺术群体现象的同时,力争发现和推出艺术观念、实验手段以及与时代真正同步的、深层文化的、社会形态的、个体心理的新型水墨。当代水墨研究中心的成立以及同步推出展览的意义是密切关注中国水墨的当代性探索动向,为当代水墨的开放性提供一流的学术平台。希望通过举办年度展览并持续下去,为中国水墨做出实质性的努力和贡献。”
此次展览是高校、政府、美术馆共同合作的一次尝试,即高校提供学术支持,政府提供资源支持,美术馆提供平台支撑,通过集结不同资源优势,发挥各自特长,共同为社会美育做出贡献。刘麒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文艺和学校美育工作,并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始终把美育意识贯穿于教学和创作之中,从这次展览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作品既在主题思想上反映了时代面貌,探索美的形式,凸显了品格纯正、格调高雅的审美取向,同时也是对水墨如何回应当下社会现实的一次有力例证。华东师大美术学院将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继续不断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
开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举办了“当代水墨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为了切实推动工作落实,该中心设置了学术委员会,任蔡广斌为中心主任。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嘉宾合影
开幕式当天,展览学术研讨会同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评论家、艺术家以现场与线上共同参与的方式举行。研讨会由张晓凌主持,皮道坚、陈孝信、牛宏宝、李晓峰、钱晓鸣、张立行、马琳、蔡广斌、张方白、王凯、陈心懋、沈也、陈荣义、沈沁、徐佳和等专家来到现场,贾方舟、鲁虹、尚辉、黄宗贤、李超、高天民、冀少峰、李旭、朱其、葛玉君、陈明、夏可君、杨大伟、杨卫、蓝庆伟、沈揆一、孙磊、孙晓枫、王春辰、王端廷、于量、邱敏等专家则通过线上的方式,共同以“当代水墨的责任与使命”为主题,围绕“个人零散的当代水墨探索能否形成一个与古典绘画体系相呼应的当代水墨话语体系?”“当代水墨能否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维度?”“如何评价改革开放40年来,艺术家在当代水墨中的探索?”“如何评价当代水墨的历史地位,阐明其历史贡献?”“当代水墨是否能够建立一个全球化的对话机制?”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研讨会还设置了学生互动提问环节,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高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来到会议现场,与理论家们互动交流,前浪与后浪的对话,迸发出了灿烂的思想火花。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