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首页幻灯

“AI+”电视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央视《千秋诗颂》为例

时间:2024年04月1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廖璇 马俊

央视《千秋诗颂》海报

  《千秋诗颂》是央视推出的一部以我国自主AIGC技术支撑制作的系列动画片。该片聚焦国家统编语文教材中的200多首诗词,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听媒体大模型”,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诗词转化制作成唯美的国风动画。节目首批推出《别董大》《咏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六集诗词动画,沉浸式再现诗词中的家国情怀和人间真情,旨在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感受中华文脉的勃勃生机和独有魅力,在内心根植深厚的文化自信。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该节目高度再现了中国古诗词中的人物造型、场景和道具,是一部将中华古典诗词的博大精深与现代视听艺术相结合的优秀动画作品。

  前沿技术促发传统文化传播新机能 

  2024年2月16日,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推出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一时间全网热议,被认为是继ChatGPT大语言模型后又一新型AI工具。这一前沿技术飞速发展,不久的将来应会给各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为加快AIGC核心技术研究和创新应用开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了人工智能工作室,并牵头发起成立了“央视听媒体大模型”研发共同体,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一流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在科研攻关、需求应用、安全发展、产业生态等方面加强合作,联动产业链上下游,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视听媒体科研创新提供支持。实际上,总台紧跟技术进步不断更新换代,“央视听媒体大模型”于2023年7月发布,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视听媒体制作的质量和效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当下需要文化力量的滋养。《千秋诗颂》节目使用文生视频技术,成功地将古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转化为生动逼真的动画场景,这种技术不仅使得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词之美,也进一步提升了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第二集《咏鹅》节目中通过对话视角,以两名学童在池塘边进行诗歌讨论为引,设置老先生骆宾王与之对话并产生不同新观点,既将诗歌产生的背景交代出来,又把作者履历和学生谦逊的态度通过动画鲜活地表现出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它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与突出的和平性。文化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之中,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六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节目中展现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杜甫读书,夫人织衣;邻居阿婆上门邀请读信,小儿搀扶婆婆归家,传达了邻里乡亲互帮互助的善意与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而这样的邻里文化正是当下社会快速发展中需要滋润的部分。节目通过文生视频模型技术制作并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节目科技感熠熠生辉,这种技术与艺术的巧妙融合,既展示了科技的力量,又使传统文化在全新形式下焕发出新的光彩。

  “AI+”视听语言创新突破文化节目创作瓶颈 

  《千秋诗颂》节目通过AI技术打造的沉浸式诗境体验,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诗词所描绘的场景之中。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方式,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节目在视觉呈现上运用先进的文生视频AI技术,将古诗词的文字转化为生动逼真的动画场景。观众可以直观地看到诗词中所描述的景象,如山水、花鸟、人物等,仿佛置身于诗人笔下的世界,这种视觉的沉浸感让人更加深入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千秋诗颂》在听觉体验上采用优美的配乐和朗诵,将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完美地呈现出来。观众在聆听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诗词的韵律之美和语言的魅力,进一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喜爱。此外,节目还通过互动式的呈现方式,让观众更加深入地参与到诗境体验中。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或者语音识别等方式,与动画场景进行互动,探索诗词中的奥秘和深意,参与感和互动性让诗境体验更加生动和有趣。节目通过视觉、听觉和互动式的呈现方式,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诗境体验,这种体验让人穿越时空,深入古诗词的精髓与灵魂之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或社会不断积累、传递和发展其精髓的过程,涉及对历史、传统、价值观、习俗、艺术、科学等各个方面的继承与发扬,是维系一个民族或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纽带。《千秋诗颂》节目关注青少年群体,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将古诗词呈现给广大青少年观众,不仅有助于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更在他们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让他们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青少年教育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议题,包括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以及情感教育等。通过科技与动画的结合,古诗词在视听盛宴和诗境体验中变得更加生动,从而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对经典诗词的兴趣和理解。新颖的教育方式不仅使学习变得更为有趣,还加深了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同时,这种结合和创新也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无限潜力。

  《千秋诗颂》探索了诗画融通的国风动画新的呈现方式,通过精美的画面和动人的音效,将古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得活灵活现。这种新呈现方式不仅让观众在视觉上得到享受,更在心灵深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将古诗词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动画场景,这种技术让古诗词的意境得以完美呈现,并赋予了文字以生命力和活力。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代的山水之间,亲身感受古人的情感与智慧。在诗画融合方面,节目也做得相当出色,将古诗词的意境与国画的技法相结合,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色彩运用,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观众在欣赏动画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国画艺术的精髓,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千秋诗颂》还注重情感表达,选取了众多经典古诗词作为创作素材,通过动画的形式将这些诗词的情感内涵和文化价值传递给观众。这不仅让观众在欣赏动画的过程中感受到古诗词的美妙,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创新互动精准化激发电视赋能社交传播有效度提升 

  《千秋诗颂》节目通过创新互动精准化的方式,成功激发了电视赋能社交传播的有效度提升,不仅提升了观众的观赏体验,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使用大数据模型分析,对全年龄段受众有精准画像。节目利用互联网平台,与观众进行互动和社交传播。观众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节目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形成线上线下的互动和讨论,充分利用了现代社交媒体的特性,将平台互动与社交传播紧密结合,从而实现了节目影响力的最大化。创新互动方式不仅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也扩大了节目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平台互动与社交传播的成功实践,无疑为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从平台互动的角度来看,《千秋诗颂》为观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互动方式。观众可以通过节目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央视频APP等多种渠道参与到节目的互动中来。网友评论道“能用AI做出这样很有诗意的动画不错哦”“小学时的课本里的古诗词,终于以动画片的形式呈现,真是儿时的美好回忆”“起步,虽艰难,但步伐自信且坚定。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点赞”等等,这些互动方式不仅让观众有了更多的参与感,也使得节目内容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在社交传播方面,《千秋诗颂》利用了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渠道广泛传播节目内容。同时,节目还积极与其他文化机构、媒体平台等进行合作,共同推广传统文化,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节目在社交传播中注重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的打造,通过深入挖掘诗词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这种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的形成,不仅增强了观众对节目的黏性,也使得节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得到了更广泛的讨论与关注。

  《千秋诗颂》通过前沿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诗画融通的新呈现、沉浸式诗境体验、青少年教育与文化传承以及创新互动与社交传播等创新路径,有效地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文化盛宴。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我们相信“AI+”电视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廖璇系贵州民族大学教授、马俊系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202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编辑:王垚)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