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勾勾“勾”住更多人
一勾勾演出场景 崔玲 摄
“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提起一勾勾,山东省临邑县当地的一位老乡向笔者描述,“好听得很,曲子像钩子一样,勾住人的魂不放!”
粗放中裹挟着一丝悠扬,刚劲中流露出一种柔美,唱腔中时而伴随着一两句说词,在四弦与板胡等乐器的点缀下,犹如一支娓娓道来的古韵歌谣。它就是一勾勾——颇具鲁西北风味的地方剧种。
一勾勾是由山东高唐县一带的花鼓逐渐衍变而成的,主要流行于鲁西北的德州、聊城以及河北省部分地区,以德州临邑一带最为盛行,清代中期便有艺人组成班社、带徒传艺。由于该剧种唱腔中带有“一讴”或者“一吼”,演唱起来“一讴吼一讴吼”的,因此得名一勾勾。
抢救保护任重道远
1956年,临邑县组建起一勾勾剧团,该剧团培养了龙传英、邝书云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1971年,剧团解散,演员们被迫改行。直到2006年,一勾勾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被“冷落”了30余年的一勾勾渐渐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之中,但是抢救这一濒危剧种却困难重重。目前,留存下来的一勾勾传统剧目有70余出,包括《东秦》、《西秦》、《坐楼杀惜》等。“现在几乎没人能够全部掌握这些剧目,即使单独表演一部剧,往往也唱不完整。所以只能通过老人之间的交流和相互提醒,来一点点地找回原来的唱法。”一勾勾的传承人信红霞说。
随着现代传播媒介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戏剧一勾勾面临着多元娱乐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在城镇,大部分人没有欣赏传统戏剧的习惯;而在农村地区,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打工,无心学戏。与现在影视、艺术等专业院校报名火爆的情况相比,一勾勾的演员大多风烛残年,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各方努力为传承
临邑县政府为一勾勾的传承、发展与保护做出了很大的努力。2006年,临邑师范学校成立了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由7名教师及30名学生组成。中心成立之后,经常邀请邝书云、龙传英等前来授课。《王小赶脚》是该中心师生完成的首个传统剧目,该剧在临邑县广场文艺汇演、新农村建设巡回演出等活动中引起强烈反响,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并在2007年荣获山东省农民文化节德州赛区银奖。如今,临邑师范学校已有几十名学习过一勾勾的毕业生,县里多所中小学也相继开设了一勾勾教授课程。
此外,临邑县还成立了一勾勾戏曲联谊会,组织老艺人进行戏曲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复排一勾勾的传统剧目并参加省市组织的文艺汇演活动。2010年,联谊会被确定为省级非遗传习所,杨富元和邝书云被确定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联谊会又复排了《墙头记》、《姊妹易嫁》等剧目,为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传承原汁原味的一勾勾,许多普通的一勾勾传承人也在默默地行动着,信红霞便是其中一员。她曾多次到一勾勾的发源地临邑县、禹城县交界的农村中寻找老艺人,虚心向他们请教,并通过整理他们的唱段和曲谱来研究一勾勾。一次,她在兴隆镇发现了难得的男声唱腔,虽然只有一个乐句,却让她激动了好几天。“即使只有一点收获,只要能让一勾勾的唱腔更加原汁原味,能让它继续传承下去,再苦再累也值得!”信红霞说。
在各方的努力下,一勾勾在临邑县的知名度迅速上升,目前已经成为临邑县的文化品牌和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让古韵歌谣代代传唱
在当今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一勾勾这一传统地方剧种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与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形成了一定的距离。一勾勾的演出如一成不变,自然无法吸引受众(尤其是年轻人群)的目光。笔者曾观看过一勾勾的演出,其曲调和内容与现代生活差距较远,并且唱腔中夹杂着大量方言,观众接受起来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一勾勾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和进步,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多下功夫。首先,要适当地创作一些更贴近当今群众生活的剧目;其次,舞台表现形式也要多姿多彩,力争打破程式化的枷锁,使之更加符合当代受众的审美趣味。
目前,一勾勾还没有一个专业剧团,从艺者没有稳定的收入和固定的组织保障,这对一勾勾的传承与发展十分不利。此外,一勾勾的传承教育体系也有待完善。虽然目前临邑县开设了相关的教授课程,但对专门从事一勾勾表演与学习的传承人展开的培养工作有待加强。传统戏剧保护的核心是传承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增强传承人对所做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
传统戏剧一勾勾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各方的努力合作与相互配合才能够让它代代传唱,让这朵鲁西北的民间艺术之花继续散发迷人的芳香。
(编辑:单鸣)
· | 德州建筑工地挖出明朝古墓 陪葬品被洗劫一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