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渐行渐远的年文化

时间:2013年01月28日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林晓燕 羊飞燕

  “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1月19日那天,笔者问身边几个朋友。“不知道,今天是什么节啊?”朋友们大多一脸茫然。“我知道,今天是星期六,不用上学。”旁边友人的小孩忽然冒出一句,令人啼笑皆非。其实,那天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中国传统的“腊八节”。

    记忆中,我们的祖辈、父辈都曾将腊月过得有滋有味,而腊月的那些传统习俗也成为我们儿时的期盼。

    腊月里会有一个清晨,家里的灯早早就点亮了,隔壁村请来的师傅在门口摆弄着工具,父母交待几个孩子先待在房间里别出来。不久,门外传来几声猪叫。等父母唤我们出去时,呆在猪圈里的那头猪已成了“份子”。四五份两三斤的夹心肉是要送给要好邻里的;猪头、“腿腕子”是大年三十要用的;其余的做成腌肉,要吃上一年。

    腊月里会有一个晚上,家里很热闹,姑姨婶娘、表兄表妹齐聚一堂。大人们或在堂屋里帮忙,或在灶头烧火;小孩子们围着正在切麻糖的师傅,盯着每次刚切出的麻糖,抢着尝鲜,淘气的小孩儿偷偷将手指伸到锅里去沾粘稠的糖水,结果被烫得龇牙咧嘴。

    腊月里会有一个午后,母亲扎着围裙,戴着帽子、袖套和口罩,先用旧床单把箱柜遮住,又把脸盆架、缝纫机什么的搬到门外,而后就把笤帚绑在竹竿上,对着天花板上的蜘蛛网、门梁上的灰尘开战……

    很多人对这些片段应该不陌生,回想起小时候家里忙得“鸡飞狗跳”的情景,还真是温馨。

    听老一辈人讲过,切糖、杀猪、酿酒是笔者家乡浙江义乌的农家“三乐”。以切糖为例,它也叫切麻糖,又称“年糖”。按义乌风俗,每年腊月,很多人家都会用米、粟、花生、豆、芝麻等加以烘炒,然后拌上调煮的红糖,制成冻米糖、粟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等多种“年糖”,年年如此,代代相传。这是迎新年除旧岁的一种标志,也是庄稼人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为新春佳节增添食品花样。此外,义乌的腊月习俗还有“掸尘”“谢年”等。不过,义乌很多地方的风俗习惯也不一样,像赤岸镇一带很少有喝腊八粥的习俗,但很时兴腊月“做酒”;廿三里方向的村民热衷年前切麻糖,佛堂镇这边的家庭主妇则喜欢自己做香肠。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娱乐、消遣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不知不觉中年味淡了,很多传统的习俗也渐行渐远了。不知到了我们的下一代,那些传统的民俗还能剩下多少。最让人郁闷的是,就连这些担心,因为说得太多,好像也早已让人麻木不仁了。其实“洋”盛也好,“网”兴也罢,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土”衰。传统的节日和习俗是保持人们文化认同感的重要载体,要维护和发扬好这些古老的传统,一味埋怨外敌的入侵是不可取的。只有不断发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内在的文化渊源,才能把那些悠久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


(编辑: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