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被我们称之为民间文化艺术,它扎根在亿万人民的生活中,也被称为“乡土文化”,是历史文化艺术的“活化石”,是中华文化的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靠一代代的传承人来世代相传的。冯骥才先生曾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传承的不仅是智慧、技艺、审美,更重要的是,一代代先人们的生命情感,是生命相传的文化,一种生命文化。
笔墨当为时代立传。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我有幸拜访部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画了一批毛笔速写作品,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
深秋时节,我来到位于城南的北京空竹博物馆,为两位抖空竹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画毛笔速写像。
空竹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国良先生
料器艺术大师邢兰香女士
抖空竹技艺传承人李连元先生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传承人杨福喜先生
空竹是一种用线绳抖动、使其飞速旋转而发出立体声响的玩具,多以竹、木制成,中空,因而得名。空竹在我国有900年历史。空竹文化更是集审美、工艺、表演和娱乐为一体,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空竹在我国广为流传,北京空竹制作工艺精、种类繁,操作技巧高、花样多,特别是北京空竹的发祥地——原宣武区(现西城区)广内街道,集中了不少空竹高手和爱好者。
我造访的是全国非遗抖空竹技艺项目仅有的两位国家级传承人。一位是张国良先生,他是如今为数不多的北京竹木空竹精品制作者之一,人称“空竹张”。他祖居宣南,其制作技艺经历三代人的传承。在祖父和父亲言传身教下,自幼爱好美术的他,潜心钻研,继承发展了空竹制作技艺。在空竹博物馆里,陈列着他制作的各种各样的空竹,这些用绘画、雕刻和烙画等方法装饰制作的空竹,件件都是精美的工艺品。特别是“异形”空竹,其中有他用金丝楠木镶乌木制成的棋盘与棋子。每一枚棋子都是一个小空竹,非常精致玲珑。张国良先生告诉我,如今他在通州有自己的工作室。听说我要为他画像,他还特意去理了发,这反倒让我有点遗憾,若不剪去他那一头长发,还会更自然、更有特点呢。他双目有神,颇显得精明干练,他在我为他所作画像旁题写道:“空竹鸣盛世。”
另一位北京空竹界名人李连元,他家祖辈几代人以空竹表演闻名京城。他5岁就随奶奶在天桥踢毽、抖空竹,为自家“老糖李”吸引顾客,招揽生意。他长大参加工作后,用业余时间广交空竹高手,刻苦研修,练就独特高超的技艺。他特别擅长用长竿抖盘丝空竹,其技法于2003年被列入“北京绝活”。退休后,他每天到空竹博物馆上班,展示空竹文化,组织和他一样痴迷于空竹的志愿者,到学校、社区表演和传授空竹技艺。他说:“昔日空竹为营生,如今空竹抖太平。”
李连元现任广内地区空竹协会会长和空竹艺术团团长,带领他的团队参加过北京奥运会的表演,还曾走出国门,参加北京风情舞动悉尼、中法文化节和南非约翰内斯堡狂欢节等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他一直很关注空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还兴奋地告诉我,广内地区的学校已把空竹列入学校基本课程,体育课中有空竹教学,课间还有空竹操。
李连元艺高胆大,为人豪爽热诚。博物馆里的同行看了我为他所作画像,纷纷称赞说,颇有铁道游击队长的气概。我亦打趣道,咱会长、团长,是空竹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自然是气度非凡!李连元在画像上题写道:“空竹声响音腾远,人到无求品自高。”
应李连元盛情邀请,10月29日一大早,我就赶往牛街回民学校,观看西城区第二届“广内杯”空竹邀请赛。全国6个省市、61支代表队的数百名空竹高手与爱好者参赛与表演,其中有须发皆白的长者,有稚气正浓的儿童,男女老少齐上阵,各显神通与风采。令我惊喜的是,表演队伍中,竟有几名不同肤色的外国留学生。在《爱我中华》等乐曲声中,“望月”、“双龙戏珠”、“金蛇狂舞”等精彩表演获得了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除了传统空竹,还有用圆球、手绢甚至锅盖、酒瓶等物件经过巧妙改造制成的“异形”空竹,更有重达40多斤的特大空竹,在高手操作下旋转,腾飞,令人不禁拍手称奇!
据说,如今全国空竹爱好者超过万人,活动站和高手不少,公园里、广场上空竹之音时常嘹亮悠远,不绝于耳。真是国运兴则空竹兴!
北京料器,是在我国传统的琉璃工艺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特种工艺品,历史悠久。料器制作全靠人的经验和手艺。在京城百工坊的邢兰香工作室,我亲见邢女士即兴加工。她一手掌控喷灯的火焰,一手拿着琉璃料不时地旋转。不到一分钟,即完成了一枚龙形佩饰,晶莹独特,带着点神秘的灵气。在她工作室的玻璃橱柜里,陈列着花鸟蔬果、龙马动物和观音菩萨等人物的料器精品。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
今年60多岁的邢兰香女士从事料器行业已有50年。她创造的料器工艺品突破传统的设计理念,集观赏性与实用性于一体,造型新颖,风格清秀,做工细腻,配色丰满,多次作为国礼馈赠外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邢兰香女士是我国目前唯一获得大师称号的料器艺术家。但是,朴实慈祥却是她留给我的最深印象。我在百工坊为她画了一幅速写,她在画上题道:“浴火重生的玲珑剔透”,令人深深地体会到她从艺半个世纪饱尝的酸甜苦辣。
聚元号是北京地区唯一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弓箭制作老字号,杨福喜是聚元号的第十代传人。中国弓箭制作技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射艺”是传统文化社会中品位的象征,是对君子“六艺”的要求之一。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是融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文化品种,如今几乎成为“绝响”。杨福喜出身于这项传统技艺世代相传的家庭,深受熏陶,从小喜欢动手制作。为了不让这民族传统技艺失传,年过40的他辞掉工作,一心向父亲学习弓箭制作。做一张弓箭要经过200多道工序,制作弓箭所使用的材料几乎全都是纯天然的。
杨福喜克服了数不清的艰难困苦,终于掌握了这一门独秀的民族传统手工艺,成为300年老字号聚元号的杰出传人。我见到的这位传承人,已有53岁,须发纤长而花白,一口地道的老北京腔,颇有满族武士的风度。他生活在弓箭中,其乐融融。
在潘家园聚元号店面里,我为他画了一幅毛笔肖像速写。他在画上题写下毛主席诗词名句“弯弓射大雕”。他说,自己正在筹建一个射箭场,希望现代人能有条件体验这项古老的体育运动带来的别样快乐!
(编辑: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