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孝林:兰州演艺军团的“大将军”
“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只是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为什么张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就能风靡世界画坛?”余秋雨先生在《莫高窟》中曾这样说过。这就是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在,这就是敦煌文化的不竭源泉所在。的确,敦煌,是一个梦,一首诗,一幅画;敦煌,也是一个源泉,一个空间,一个世界。无数甘肃人为追逐这个梦而努力着,而这其中,有一个人,带领着一个偌大的“军团”,用他们的艺术呈现,向世人展示着“可移动的敦煌”,向全国和世界宣传展示了甘肃与兰州,宣传展示了敦煌文化和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范本,也丰富了甘肃作为“戏剧大省”的内涵。他就是荣获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的兰州大剧院院长苏孝林,他也成为了甘肃在表演艺术方面首位获此荣誉的文艺工作者。
虔诚向艺,孜孜以求从艺者
1977年,18岁的苏孝林远赴总政歌舞团这个被称为“中国第一团”的地方学习声乐。当时以团为家、以艺术为伴的日子让他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时我就住在总政歌舞团合唱队的排练室里,这个房顶中间有个大吊扇的排练室,到了晚上支起床铺、拉开被褥就是我的宿舍。”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能够每日受到艺术的滋养,苏孝林乐在其中。在此之后,他这个来自大西北的虔诚向艺的学艺人先后走进煤矿文工团以及铁路文工团,“贪婪”地汲取着艺术的养分。天道酬勤,不懈的努力让苏孝林在声乐艺术领域中获得了不菲的成绩。
1984年,苏孝林荣获首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第十四名,1986年又荣获第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优秀演员奖,并连续三届荣获甘肃赛区美声唱法一等奖。一直到1998年,在第一次举办的兰州新年音乐会上,他与歌唱家刘维维合作,共同放歌了一曲《我的太阳》。
如今的苏孝林,已从一个普通的从艺者转身为艺术院团的管理者。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并且精于对演艺事业和艺术理论刻苦钻研的他,将“精品是演出来的”、“艺术需要经营”的管理理念付诸实践,屡获成功。1993年荣获共青团中央授予的“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光荣称号,被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青年联合会评为“甘肃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1995年被中共兰州市委、兰州市人民政府评为“先进个人”,2002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省文化艺术人才金飞天奖”,2003年被甘肃省人事厅授予“省级优秀专家”,2004年被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第四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5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经营管理人才,又被文化部评为优秀专家,2009年荣获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投身于艺术院团管理并且渐入佳境的苏孝林现在自然是很少再登台了,但不舍自己珍爱的艺术的苏孝林坦言:“我的本行还是唱歌。”
临危受命,风雨兼程“掌门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苏孝林所在的兰州市歌舞团面临空前危机,团长像走马灯一样换了一个又一个,但还是根本不能挽回颓势。1989年,苏孝林临危受命,接任兰州歌舞团(现兰州歌舞剧院)领导职务,当上了这个艺术院团的“掌门人”。但是,由于之前管理混乱、人心涣散、训练松垮,致使工资发不全,排戏没有钱,演出没人看。苏孝林上任之后,先从改革入手,团结全院,沿着“出戏、出人才”的思路,一手抓训练,一手抓创作。首先,他四处筹措经费,并先后两次带领全体舞蹈演员及学员在北京驻扎学习,每次长达半年之久,极大地开阔了演员的艺术视野,提高了队伍的艺术水平。同时组织创作人员深入生活,进入创作状态。在“走出去”的同时,还坚持“请进来”。为了使演员受到最好的艺术教育,他每年数次邀请北京舞蹈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的老师来团授课。短短几年便使这个团摆脱了人才断档、濒临绝境的危险,重新焕发了青春。
1988年,兰州歌舞团进行优化重组,更名为兰州歌舞剧院,内设舞蹈团、交响乐团、创研室、舞台美术工作部、艺术培训中心5个部门,逐渐成为配置合理并深受观众喜爱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002年8月,响应市文化局“文化资源重组”的号召,在苏孝林积极组织和领导下,对兰州歌舞剧院、兰州市轻音乐团、兰州市金城娱乐城3个单位进行了整合,重组为新的兰州歌舞剧院。重组后的兰州歌舞剧院,队伍壮大,实力雄厚,部门充实,艺术门类齐全,经营链条完善。2005年12月,兰州歌舞剧院、兰州市秦剧团、兰州市豫剧团及兰州剧院4个单位再度进行资源整合,成立了兰州大剧院。该剧院集合了兰州市属全部的专业演艺单位和专业演出场馆,具备了一个大型演艺集团的架构。苏孝林担任了这个集团的领头人。“我们没有退路,只有紧紧抓住这个机会,通过深化内部体制改革,苦练内功,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才是唯的一选择!”苏孝林如是说。
在这位“掌门人”的经营管理下,兰州大剧院这个大家庭,从松散的剧团管理体制整合为一个综合性演艺集团,走过了数十年风雨历程。从1971年学演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迈开稚嫩的舞步,到世纪之交舞蹈诗《西出阳关》和舞剧《大梦敦煌》誉满天下;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火焰驹》欢声雷动,到新世纪秦腔《曹操与杨修》捧回金奖;从河南梆子传统戏《卷席筒》,到现代豫剧《山月》催人泪下;从民族管弦乐队仅仅伴奏日常演出活动,到装备齐全、建制完整的兰州交响乐团走进世界级音乐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和悉尼歌剧院;从手工绘制的简陋布景,到LED大屏幕布满整个舞台背景;从手动“可控硅调光器”,到舞台灯光全部由电脑控制;从捉襟见肘的场次收入,到近亿元的丰厚票房;从势单力薄“各自为战”,到组合整编为实力雄厚、兵强马壮的兰州大剧院……数十年来风雨兼程,令人感慨万千。
打造品牌,铸就辉煌“大将军”
甘肃是个多有建树的“戏剧大省”,创作于1979年的舞剧《丝路花雨》不仅是中国舞剧的里程碑,也成为敦煌题材的舞台艺术创作中难以逾越的高峰。在新世纪到来的时候,苏孝林领军的兰州歌舞剧院,沿着《丝路花雨》提出的“思路”再次向全国舞蹈界发出了有力的“话语”:一家市级院团创排的舞剧《大梦敦煌》,再一次把敦煌题材的甘肃舞剧推向了高峰,屹然成为了“西部艺术第一品牌”。
对这一品牌的打造,苏孝林感触颇深。“兰州歌舞剧院也就是一家市级艺术院团,要创作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大制作舞剧,创作、呈现、演出都面临挑战。创作队伍、演员阵容,以及灯光、服装、道具、效果各个环节都不可马虎。但是我们迎难而上,有困难就解决困难,有问题就解决问题,终于把一台被称为‘新世纪西部艺术第一品牌’的《大梦敦煌》成功创作出来了。”由苏孝林任艺术总监和编剧(合作)的舞剧《大梦敦煌》,从2000年北京首演开始,一年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大步,荣获了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以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全国优秀文化出口项目、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等等。在他的带领下,兰州交响乐团实现了兰州、北京、悉尼的“三级跳”,在悉尼歌剧院和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演出;《大梦敦煌》开拓海外演出市场,在澳洲、欧洲扬美名。到现在为止,《大梦敦煌》已经在全国30多个城市及海内外演出了900多场,以演出带产出,创造了高雅艺术“多演出、多产出”的神话。
这些年一路走来,以苏孝林为领军的兰州大剧院实现了“出人出戏出效益”,从《兰花花》开始,继而《西出阳关》,然后《大梦敦煌》,终于初步实现了上级领导交给的“做西部文章,创全国一流”的目标。现在他所在的兰州大剧院麾下不仅有兰州歌舞剧院,还有兰州戏曲剧院,兰州交响乐团、兰州剧院、金城大剧院等等一个个响亮的省内外演艺界的“金字招牌”。“事实验证了只要肯努力,肯下力气,我这个歌唱演员出身的人一样能够胜任艺术院团管理者的担子,指挥艺术院团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演艺界发出同样嘹亮、响亮的声音。”苏孝林说。
“在这个大家庭里,我已经度过了30多年的人生历程。现在,我算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个长兄吧。用一个比喻:‘每一艘航船都需要一个船长。’550多位兄弟姐妹把兰州大剧院的‘舵轮’交给了我,我深知这个‘舵轮’的分量!”苏孝林语重心长地说道。作为兰州演艺军团的“大将军”,苏孝林坦言,他的目标更为高远,今后工作的着力点就是立足本土,打造精品,“多演出,多产出”,努力把兰州大剧院打造成国家级舞台艺术精品生产基地、中国秦腔发展基地和推广普及高雅艺术的平台、西部区域中心城市演艺平台。
(作者为《中国艺术报》记者)
苏孝林
男,汉族,1958年3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兰州大剧院院长,一级演员。
主持创作、推出的作品有舞剧《兰花花》、大型文艺晚会《黄河的祝福》、大型舞蹈诗《西出阳关》、大型舞剧《大梦敦煌》、专题音乐会《经典·敦煌》等。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银奖等。个人曾获甘肃省文化艺术人才金飞天奖、音乐黄钟奖、文艺突出贡献奖等。
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艺院团建设和剧目创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被评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文化部优秀专家,甘肃省“新长征突击手”、领军人才、优秀专家等。
(编辑:欧阳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