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飙’十几集,根本停不下来!”
2023年开年大剧,非《狂飙》莫属!
这部开年高分国产剧,在总台央视电视剧频道热播,已然成为“现象级”作品,口碑也是一路“狂飙”。不仅在春节档期成了联动亲情、合家观剧的“剧王”,打通了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审美代沟,更为“扫黑除恶”题材剧打开了新的解读方式。
《狂飙》里,一腔热血的刑警安欣与逐渐“黑化”的鱼贩高启强意外相识,自此,以安欣为代表的正义力量与以高启强为代表的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展开了正邪较量。
剧中全新架构的“黑白对立”影像世界,伴随正邪双方形成截然不同的人生镜面,《狂飙》将这场正邪较量与善恶对决,推向了众人期待以及从初始就已既定的结局: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尽管那是多少人付出了青春和生命代价的惨胜。
如何正确打开这部热剧才是最佳方式呢?怎样才能抽丝剥茧地解读其中的正义力量呢?在《狂飙》收官后的今天,和小编再度重温一下吧!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追剧的你是否好奇过《狂飙》的剧名从何而来?
据导演徐纪周介绍,《狂飙》剧名出自毛泽东主席的《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中一句“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这首《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是1930年7月毛泽东在从汀州向长沙的行军途中所作,他激情讴歌了欣欣向荣的赣西南苏区,并高度评价了黄公略的革命功绩。
诗全文为: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其中“国际悲歌歌一曲”指的是激昂悲壮的《国际歌》,“狂飙为我从天落”中的狂飙,象征革命的大风暴,这既是一种乐观展望,也是一种坚定信念。
当时的革命风暴席卷全国,给我们砸出了一个新时代。而徐纪周借用了诗词里的“狂飙”二字来比喻电视剧中将社会重新洗涤干净的扫黑除恶大风暴,意在证明正义的力量不管受到何种阻碍,都会以磅礴豪迈的气势,一往无前进行扫黑除恶,还人民群众一片光明蓝天。
享誉世界的东方兵学圣典
提起《狂飙》,就不得不提一下因剧引发热读的《孙子兵法》了。
《孙子兵法》值得拜读,但还是别向高启强看齐了。正如网友所说,坚守正义的刑警安欣,才是深谙兵法之道者——
《孙子兵法》,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至高成就,享誉世界的东方兵学圣典。
凡读过这部兵法的人,不仅会感觉到其有一种独抵华屋之下,一览群小的气度,而且还会倾心仰慕它所蕴含的深邃而奥秘的思辨内容,博大而精深的军事学说内涵,清新而鲜明的实践风格,以及辞如珠玉的文学性语言。
此书传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子所著。孙子,字长卿,原名孙武,后世尊为“兵圣”。
孙子以前,中国只存在一些内容零星的军典和兵法片段,而《孙子兵法》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产生的一部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成理论体系的兵法专著。孙子之后,兵书千种,依旧无出其右者。
这部兵法共十三章,约六千余字,言简意赅,可谓字字千钧,掷地有声。孙子旗帜鲜明地主张“慎战”,清醒地意识到动用暴力手段并不是解决国家冲突的最好途径。“不战而屈人之兵”,不通过直接的军事对抗手段,却能使敌人不战自降,顺心降服,这才是孙子心向往之且希望各国决策者极力追求的。
《典籍里的中国:孙子兵法》精彩一幕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经典名言,为世人传诵。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瞻,逻辑缜密严谨,又超越了兵家范畴,正因如此,《孙子兵法》的影响也超出了军事领域,涉及哲学、心理、政治、外交、经营、管理等等,甚至为人处世的细微之处,问世两千五百年之久,仍被古今中外芸芸人杰奉为圭臬。
演员绝妙的二度创作
要想成就一部好剧,剧本是蓝图,演员的二度创作为其添砖加瓦,靠足够细致、复杂的人性面来支撑,角色才能是立体的而不是说台词的工具。
剧中,张颂文对高启强的刻画足够细腻,他擅长演绎市井小人物,也擅长用不动声色的表演诠释人物的阴暗面。张译则是将小警察安欣二十年的变化做得层次分明。
导演徐纪周找的演员,都是有生活阅历的,他的要求是,一定要让所有人相信,这是自己身边会发生的事儿,才会有共情。张颂文的表演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他演鱼贩子,我能闻见鱼腥味。他演大老板,我能闻见古龙水味”。
为了演好鱼贩子,开机前几天,张颂文每天早上四五点就赶往水产市场,看鱼档老板怎么进货、卖鱼、杀鱼,后来剧里舀出鱼缸里的水洗手,就是他观察的收获。
好演员会比着琢磨角色、琢磨戏,拼命动脑子,在良性创作氛围中碰撞出更多火花。剧中安欣拿着警戒线推着高启强往前走这一“名场面”,当时剧本上只写“安欣拿着警戒线把高启强他们拦住”,而到了实拍过程中,安欣拿着警戒线一直往前推,拍出来气势上就会很好看,这些都是现场碰撞出来的。再比如安欣和高启强20年里吃饭的戏份在细微处有很大不同,演员通过表演也能够把饭吃出“年代感”。
不可否认,《狂飙》能够“飙”起来,靠的也是一众实力派演员同台飙戏:无论是“双张”博弈,还是每一个或大或小的配角,演员与角色的适配度都非常高。
驱散黑暗的一束光
《狂飙》传递的是正义和成长的正向价值观,它用现实主义的笔触以及浪漫主义的手法,描摹了不仅限于安欣一个人的扫黑战线上的时代英雄,安欣如是,比安欣更理性的李响如是,追随安欣脚步的陆寒亦如是。他们就像一束光,照亮京海的残忍与罪恶,驱散黑暗,让京海“放晴”。
在安欣这一角色的身上,人们看到的是他孑然一身与黑暗势力抗争的力量与勇气,看到的是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与压力,始终不曾妥协,终将奔向光明的终点。他的人生之路从不曾平坦,他眼看着自己的师父背叛了那身警服,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陷落”黑暗,看着好友李响用自己的方式打击罪恶却成为反派的眼中钉坠楼而死,而自己也被调离刑警队。幸好,即便路途遥远且艰辛,他也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依然默默守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安欣等人的胜利,也是一众扫黑英雄的胜利,是现实中无数被黑暗笼罩的人民的胜利。
从命运轨迹来看,安欣与李响,都是悲情英雄,一个选择“孤军奋战”放弃了普通人的生活,一个选择成为“卧底”牺牲了生命。为理想坚守到底,为正义永远狂飙,两个选择用不同方式践行使命的警察,所走的都是一段不凡之路。
现实比电视剧更惊心动魄
主创团队介绍,剧中热血、正直,坚守本心的刑警安欣取材于多个真实原型,是万千英雄的缩影。他们年纪轻轻熬出满头白发,危险时刻用身躯挡住火药,受伤后把抢救机会留给战友……他们的故事比电视剧更惊心动魄。
2017年8月,浙江永康市公安局,花街派出所民警应健达与持刀歹徒搏斗时,头部、颈部、手臂被砍十余刀,肩膀肌肉被割断,左手两根手筋被砍断,最长的伤口达20厘米。当时,他的警服被鲜血染红。
应健达说:“如果再来一次,我也会豁出去!当警察是我一辈子的梦想,再苦再累,都不会放弃!”
(来源:央视新闻)
2022年12月,宁夏银川民警陈洋在执行任务时,疯狂的嫌疑人猛踩油门冲向他,陈洋当场被撞倒在地。头部被车辆后轮碾压致重伤,昏迷16天,经历3次开颅手术,终于醒了。
从警7年,陈洋参与侦破案件22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名,挽回群众财产损失130余万元,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他常说,当警察是最适合他的职业,也是他最爱干、最有信心干好的工作。
2022年9月,湖北黄冈黄梅县公安局黄梅派出所副所长程凯,在带队抓捕犯罪嫌疑人时遭遇拒捕,危急关头,程凯用尽全力一把将身边战友推开,自己连同侧翻车辆一起跌下陡坎,因重压窒息牺牲,年仅47岁。
程凯家中三代四警,他的父亲程章荣、哥哥程刚都是警察,他的女儿程斯敏也选择报考警校。
在程凯遗体告别仪式上,他的哥哥流泪对老父亲说:“这是我们的职业,这是我们的使命”。
浙江省余姚市公安局,扫黑除恶大队大队长房敏杰,因长期高强度工作,他的右眼矫正视力为0.3,左眼矫正视力仅为0.07,为了保护眼睛,他出门必须戴墨镜。
2018—2020年间,房敏杰和战友们共摧毁涉黑涉恶性质犯罪团伙10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81人,被列入公安部扫黑除恶专家人才库。2022年4月,经过休养的房敏杰回归岗位。他说,“也许有一天,我视野中的那道光终将消失,但若能成为其他后来者的光,也算此生无憾”。
剧中,李响的牺牲令网友们唏嘘不已,他选择与恶势力同归于尽,坚守了警察的信念与荣誉。饰演者李健说:“李响用行动完成了理想,李响终于安心,安欣忠于理想。”
人民警察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一支队伍。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有308名民警、179名辅警因公牺牲,4334名民警、3470名辅警因公负伤。他们也是血肉之躯,只是因为穿上了那一身警服,便选择了奋不顾身,把责任扛到生命最后一刻。
作家路遥曾在小说《人生》中引用作家柳青的话: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对很多人来说,正义在左、邪恶在右,一念之差也许就是一生之遥。
《狂飙》生动刻画了基层干警与黑恶势力交锋的艰难与不易,讴歌了这群敢于牺牲的时代英雄,给观众带来光明与正义的力量,同时,剧集还潜移默化将法学知识传递给观众,将普法意义发挥到最大,为社会带来正向的价值引领。
没有谁是天生英雄,选择警察这个职业,就选择了英勇和奉献。正因为有“安欣”们,才有老百姓的安心;也正是因为有现实里无数个“安欣”“李响”对职业信仰的执着与捍卫,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
我国之所以成为
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背后是人民警察的坚守和付出
正是他们以鲜血和生命
为我们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愿每一次出警
都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