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
习得——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为学篇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讲,为什么把学习摆在第一位?究其原因,在于学习是后两者的前提,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有可能真正创新。
重视学习,也是中国古代治理思想的传统。所谓“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古人很看重为官和为学之间的有机联系。荀子更是说,“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强调学习是为官者的基本素质和长期功课。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为缩短。从前讲“活到老,学到老”,好像还是一种学习境界的追求,现在看来,这已经是由“本领恐慌”倒逼回来的要求了。否则,面对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都会大打折扣。
今天的学习,除了学好理论、政策、法律、党情、国情,学好和自身工作领域相关的专业性知识以外,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
正如习近平所说,“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古人的话语中,寄托着古人的情怀和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读其书,思其人。“见贤思齐”,这也是古代官员们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的一种修炼方式。
习近平多次强调学习的意义,也点明了学习的方法。
比如要“学以致用”,学习目的在于运用于实践,“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纸上谈兵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要带着问题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谓“思”,就是有问题意识,有问题引路学起来才有方向;再比如要培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孔子讲的话,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学,也才有定力学,要不然,再平静的书斋里,也收不住对外面花花世界的意马心猿。(木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
典出:《论语·为政》
原文:同引用
释义: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惘;只思考、不学习,思考也会陷入困境。
注重学习和思考之间的关系。学习包括从书本上学,也包括从实践中学。“思”可以理解为问题意识,只有带着问题学,学习才有方向。“言必称希腊”或者认为中国应该照搬西方制度的观点,就是典型的“学而不思”;同样,要解决问题,也必须重视学习,通过归纳总结过去好坏两方面的做法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才有可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
典出:《论语·雍也》
原文:同引用
释义:懂得一种知识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能从中得到乐趣的人。宋代朱熹《四书集注》说:“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之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能够将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他自己在齐国学习韶乐,三个月不知肉味,乐在其中。今天我们常常赞赏一些学有所成的人物,如何艰苦地进行创造,其实他们从学习和创造中一定也享受到了巨大的快乐,正是这种快乐,不仅引领着他们的工作,也往往让他们忽略了物质条件的不足,最终让他们取得别人难以企及的成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习近平《之江新语·要善于学典型》
典出:《论语·述而》
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释义:与众人相处,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人最忌自以为是。从知识的角度看,人不可能穷尽世间所有,个人所掌握的,只是浩淼知识海洋中的一小部分。从经验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由经历生成的知识必然各有不同。从时间的角度看,人的生命长度有限,每个人都只能是历史中一个渺小的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说到底还是“无知”。所以,聪明人应该时刻保持谦虚的心态,多看到他人的长处,善于从他人得失经历中得到镜鉴。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