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文博十年,讲述文化强国梦

时间:2014年05月12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吕绍刚

第十届文博会15日将在深圳开幕

文博十年,讲述文化强国梦

  又是一年5月,第十次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如约而至。

  十年磨一剑。从最初筚路蓝缕,到如今的 “中国文化第一展”,文博会见证了国家的文化繁荣发展与软实力的提升,也见证了一个城市的文化探索。

  助推文化产值大提升

  十多年前,深圳在全国率先确立“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举办文博会的设想。作为外界印象中的“文化沙漠”,“文博会能在深圳办下去吗?”这样的质疑,不在少数。

  “刚开始办文博会时,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叶建强说,当时国内大型展会大都由政府一手操办,但文博会一开始就是政府主导,办展交给市场。许多人对“政府办会、企业办展”这一模式,是持疑问态度的。

  2004年,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近1600个展位提前一个月全部售罄,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企业参展,参与人数近50万,累计合同成交额31.36亿元人民币,意向成交额325.5亿元人民币。

  空前成功的首届文博会,初步打造了集文化产品博览、文化产业要素交易和文化产业信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被评为2004年中国文化十件大事之一,也奠定了深圳文博会成为我国唯一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展会的基础。

  自2010年第六届开始,文博会实现了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加的 “满堂红”;参观、参展、采购的国家和地区从首届的10多个增加到第九届的93个,国际影响力持续加强……

  10年励精图治,10年埋头苦干,10年开拓创新。从2004年到2014年,文博会交易规模从首届的4.3万平方米增加到第九届的10.5万平方米,展商数量从700多家增加至2118家,交易额从357亿元增加到1665亿元。历届文博会的总成交额已逾万亿……

  “文博会综合性的优势,在于它展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力量和文化产业全方位的风貌,通过综合平台吸引全世界买家云集。”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说。

  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

  “以前一提文化,都是文化事业。”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副院长曲建说,文博会举办以后,文化产业开始从制造业中剥离出来,成了一个独立的、新兴的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兴产业。

  回顾文博会十年的发展历程,它的成功与我国文化政策的指引密不可分: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004年首届深圳文博会大幕开启;

  2007年,党的十七大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高度,强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2008年,深圳文博会首设海外分会场;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3年,深圳文博会,已经成为文化软实力的硬平台。

  文博会已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10年来,文博会上的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东部沿海、中西部的交叉互动,信息技术、人才的交流,港澳台与内地企业机构紧密合作程度在日益加强。

  “文博会举办了十年,新疆组团参加了八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徐锐军说,今年新疆参展的主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璀璨明珠”。

  在陕西,靠着来自文博会的1亿美元投资,古老的大雁塔周边建起了10万平方米的仿唐综合文化设施“新乐汇”;在河南,苦于缺乏资金的开封市,从第三届文博会上捧回了近6000万元的投资,用于保护性开发北宋著名皇家园林万岁山……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对于深圳而言,“文化+金融”“文化+科技”与“文化+旅游”的文化产业创新模式,正在向全国散开。文博会令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保持强劲增长。2013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1357亿元,为十年前的10倍,占全市GDP比重达9.3%,年均增速达25%。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深圳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带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华文化融入世界步伐

  十年文博,也是中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十年。数据显示,2006年第二届文博会时,海外采购商还只有3000人,第六届已有0.85万人,第七届1.2万人,而即将举行的第十届文博会则高达17081人。

  “文博会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王京生说,文博会聚集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业的信息,有利于中国文化“打包”走向世界。

  从第二届开始,文博会便开展海外招展代理,先后与26家海外优秀代理机构签订代理招商协议,面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招商。10年来,文博会已积累了近10万余名海外采购商资源;从第八届开始,文博会改变过去“广泛撒网”的海外推介模式,在欧洲地区的招商强调针对性。在港澳台、东南亚、欧美等地区开设“海外直通车”,搭建中外客商贸易沟通桥梁。

  借助文博会,遵义杂技团、天津福丰达公司环幕立体电影系统、深圳华强文化集团“方特欢乐世界”等一批企业和产品,走向了国际市场;闽南特色纸质画、青海唐卡、寿山石雕、苏州刺绣、深圳香云纱、平湖纸龙舞等“养在深闺”的非遗也走出“闺房”,渐渐为世界所熟知。

  2012年文博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的海外文化企业认为中国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市场,有进入中国发展业务的计划。超过50%的海外调查对象将文博会视为海外文化企业与中国文化企业开展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国—阿拉伯经济联合会会长Adel表示,世界各国文化在此交融荟萃,通过这一国际化文化交易平台,不仅让国际采购商有机会接触中国文化的精髓,也加快了中国文化融入世界的步伐。

  2010年,深圳文博会作出十年的预期:“到2020年,总成交额达到2000亿元以上;出口成交额达到总成交额的40%以上;中西部文化产业成交额不低于总成交额35%……”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