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爱国需要“形式”不要“形式主义”
新华网长春4月7日新媒体电(记者吴昊 姚友明 郭翔)今年3月31日,民政部正式颁布并开始实施《烈士公祭办法》,这使得原有的爱国主义教育有了固定的时间和规范的形式,博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不过,如何运用好这一办法,让其更好地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服务,避免变成“形式主义”,还需要不断探索创新。
爱国主义教育有了新“阵地”
4月3日,长春市清明公祭活动在长春市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举行。记者看到,现场气氛庄严、肃穆,参加仪式人员均面向烈士纪念碑肃立,百余名少先队员在仪式上高歌,参会领导代表社会各界群众和部队官兵、学生向烈士敬献了花篮,并整理了挽联。
“有一种仪式感,感觉比较正规,”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王增瑞对记者说,“小学生至少知道这很严肃,不是在玩,年轻人则通过公祭能更多了解这个国家、这座城市的历史。”
民政部门负责人谈及《烈士公祭办法》出台背景时称,长期以来虽然各地高度重视烈士褒扬工作,利用现有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烈士纪念活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但同时也存在开展烈士公祭活动差异明显,以及组织不得力、程序不规范、礼仪不庄重等问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烈士公祭活动的氛围和效果。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田克勤说,出台统一公祭办法的目的在于推进烈士公祭活动规范化、法制化,通过烈士公祭活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倡导奉献意识。“这个《办法》结束了长期以来烈士公祭活动各自为政的局面,也给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一个现成的‘教案’。它的积极意义肯定是不言自明的。”田克勤说。
某些“形式主义”做法让爱国主义教育变了味
长春市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英俊镇,那里是舍己救人的革命烈士刘英俊的家乡,他因拦惊马救儿童壮烈牺牲,在建国60周年时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刘英俊?以前没听说过。”在英俊镇的烈士陵园,记者发现,不少来自烈士故里前来祭扫的学生对他的事迹知之甚少,一些学生祭扫完毕后也不能说出烈士事迹。
“瞻仰烈士纪念碑这样的活动,是按照校团委的要求,我和其他学生干部策划和组织的,属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内容。”长春光华学院教师沈亚琼(化名)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祭扫活动流于形式。一些学生稀里糊涂来扫墓,然后稀里糊涂地走。还有的为了活动而组织活动。
长春某大学学生郭宏(化名)告诉记者,每年学校都要组织观看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纪录片或者举办读书会,每次参加完类似活动后,都被要求写心得体会。如果是党支部组织的活动,还得参加支部会议,每个人都要上去念自己写的心得。
“挺好的一件事,一旦变成任务就变了味。观后感啥的‘范文’,我会在网上随便‘粘’一篇,然后再随便改改就交上去了。不少同学根本就没看过要求读的书或者电影。”郭宏说。
爱国主义教育要“形式”不要“形式主义”
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凝聚民族向心力、实现“中国梦”意义重大,田克勤说,“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形式,比如《办法》正式规范了像公祭烈士墓这样的活动,但是形式不等同于形式主义。“在组织祭扫烈士墓前,组织者至少应该给学生‘预习’一下内容,比如祭扫刘英俊烈士墓,应该先让学生了解、理解,这样才能发自内心地崇敬烈士。”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施立学表示,祭奠烈士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但是如果“千篇一律”,反倒没有意义了。
还有专家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实际上是多元的。例如在美国电影里,经常出现的国旗符号以及“英雄拯救世界”的情节,这其实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这种参观、留作业、写读后感、观后感的教育方法有些已经落后了,应该‘脱胎换骨’了!”
田克勤认为,当下的爱国主义教育要重视形式的创新,可通过微信、微博等载体,扭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式”、“刻板化”印象,从而让爱国主义真正“入脑入心”。
“如果‘感悟’都不是发自内心而是来自复制粘贴,来自应付式的完成作业,那么这种好活动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郭宏说。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