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山水相连 文化相融

时间:2014年04月05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韩业庭

直击2014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 

山水相连 文化相融
    4月7日,“2014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将在北京开幕。这是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始对话进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方在文化交流上的又一次盛宴。
    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血脉相亲,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沿途在东南亚诸国撒下友谊的种子,传播中华文化。宝船上带去的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中药、茶叶,让沿途各国人民领略了昌明隆盛之邦的风采;带回的奇珍异宝、热带水果也让当时的国人,领略了异域的风土人情。至今,东南亚各地不少墓碑上斑驳难辨的汉字,以及当地出土的各种青瓷花瓶、瓦罐碎片,依然诉说着双方人民那段友好交往的历史。
    170多年前,大批华人下南洋,谋生路,伴随着他们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中国与东南亚进入了文化交流的第二个高潮期。在百年交往中,数百万华人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各国,落地生根,也把中华文化的基因植入到了当地文化之中,推动了双方文化的交流相融。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已经进入全方位时代。如今,以纪念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为契机,中国与东盟共同开启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包括文艺展演、文物展览、图书展销等各个方面。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前东盟秘书长王景荣说:“一系列文化‘大戏’让中国与东盟各国彼此间领略到对方灿烂的民族艺术精华。实践表明,这种超越了地域界限的文化交流,在为东盟人民带来多样文化韵味和乐趣的同时,也为亚洲经济增添了新的增长点。”(本报北京4月4日电 本报记者 韩业庭) 
    文化交流的力量
    4月7日,“2014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将拉开帷幕。150多项文化活动,将绘就一幅地区文化交往的宏大画卷。这让山水相连的中国与东盟,在文化上融合相通。
    自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方人员往来迅速扩大,10年间增长近3倍。文化交流是双方人员频繁往来的重要推力,2012年,国产电影《泰囧》播出后,前往电影外景拍摄地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成倍增加。这就是文化交流的力量,于细微处和不经意间,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文化交流有助于消除隔阂,加深双方人民彼此间的了解和理解。老子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个最柔弱的东西是什么呢?庄子答曰“人心”,即“人的思想与精神”。当今世界,不同国家民族间的冲突,除了源自利益的纠纷,很多时候也缘于文化和心灵的隔阂。消除这种隔阂,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从最柔弱的“人心”入手,通过精神文化层面的沟通交流,寻求精神上的共识。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