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安徽肥东县农民文化月送戏到村头

时间:2014年03月19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叶 琦

安徽肥东县农民文化月送戏到村头

乡村如何“种”文化(蹲点·沉下去,观察中国)

民间艺人登台演出。杨竹摄

  3月5日,安徽省肥东县众兴乡华光社区的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很久没看过这么精彩的戏了。”华光社区村民张守富坐着自带的马扎,早早地抢了个有利位置。

  利用春耕前的闲暇,这个3月,肥东县组织千余名文艺志愿者来到全县331个村和社区,要把5000多个文艺节目送到农民家门口。“美好乡村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参与,我们近年来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广场演出活动,既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又盘活了村落的传统文化,让送文化变成真正的‘种’文化。”肥东县委书记杨宏星说。

  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农村越来越留不住人

  肥东县位于合肥市东郊,全县107万人口中,农村人口超过95万人。近年来,肥东县利用城郊优势,经济社会建设获得长足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城镇公交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村组。

  但是,随着劳务输出和城镇化的迅猛发展,真正生活在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六七十岁的老人和学龄前儿童,成为留守农村的主力军。

  农村面貌改善了,农民为什么不留在家乡?除了经济因素,也有文化娱乐生活单调等方面的原因。

  “平时在家里,除了看电视,就只能听狗叫了。集体活动几乎没有,文化娱乐,更单调得很。”在长临河镇星光社区熊瞿村民组,70岁的瞿林东说。老人的3个孩子都在外打工,孙子在县里念寄宿制学校,平时的文化娱乐,就是和老伴在家看电视。

  其实,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党委政府,也为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投了不少钱,想了不少办法。但是,随着农村人口持续减少、农村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过去那种单纯的送电影、送戏曲下乡,往往过目即忘、雁过无痕,这种长周期的看热闹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和期待。

  肥东是庐剧之乡,在农村有一大批拥趸。“只要有戏看村里无论老人小孩就特别开心,每次演出就像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大伙都是喜气洋洋、兴致勃勃的,只可惜这样的活动有些少,演完一次,就开始盼下一次。很多人都等不及,赶到县里和镇里去看。”瞿林东说。

  “家里这几个庐剧的碟片还是儿子几年前买的,看了有好几十遍了,桥段太熟了,但村里的几个老人还是会隔三差五地上我家来一起再看,要说这庐剧吧还是得看现场的才精彩,也有气氛。”星光社区的一位大妈对记者说。

  “正月好过年,二月好看戏,三月好种田”,趁农民们还没开始农忙,正是精神文化生活最为匮乏的时候,文化活动恰逢其时。肥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许高彬认为,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导致赌博、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作为文化系统的毛细血管末梢,农村的文化建设常常被忽略。”

  “我们现在都住在了一栋栋 ‘小别墅’里,不比城里人差,但是总感觉缺了点什么。”陈集镇陈集社区陈长林坦言。他认为,美好乡村建设“美”是外表“好”是内涵,不仅要经济发展好、人居环境好、人际关系好,更要注重文化对人们的滋养和引导。

  启动文化月活动,让农民忙起来、乐起来

  “平时大家忙完地里和家里的事,主要的娱乐活动就是坐门口拉家常。如今我和几个老人还上了镇里的老年大学,学学音乐和时政,费用全免,一个月三次课让生活特别充实。”熊瞿村民组的老会计章永胜说。

  章永胜老人感受到的这种变化,源于2011年起肥东县组织以文艺演出为载体的农民文化月。从那年起,肥东县政府给每个村每年拨付1.2万元的文化专项补助。同时,以政府采购的方式,鼓励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和农民“草根剧团”进村入户为农民演出。

  在有6000人口居住的撮镇镇长乐社区,农民春晚到今年已成功举办了两届,200多名演员是清一色的当地村民,节目、音乐、服装、道具,由社区居民自发策划安排。组织者是农民,演员是农民,观众更是农民。

  每年10万元晚会的成本,镇政府补助一部分,小老板们帮着赞助一部分,一台自编自导自演的演出就唱上了。“上台的演员们不需要报酬,社区里的文化能人负责培训,一有空就在家中或是广场上排练,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组织者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老百姓爱看,上台表演的都是熟悉的乡里乡亲,节目虽然谈不上精致,但比请大牌明星好多了,观众们心里是真快活。”社区书记丁传香谈到,“很多上去唱的就是以前一同打麻将的,这不仅增加了村民们的文化自信和成就感,同时也激励更多的人发展兴趣爱好和娱乐活动。有的村干部上了舞台,逗得老百姓开怀大笑,也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文化月活动启动之后,我们更忙了,每次在村里搞演出,老百姓比过年还高兴,都要求上台表演,积极性特别高,有的节目不给上还不高兴。”桥头集镇文化站站长张华说。“农村蕴藏着丰富的乡土文化,乡村文化的精髓应该到农民中去寻找。在农村文化的建设当中,农民才是主角。”许高彬介绍,本次肥东文化月针对每个村的特色,充分利用乡镇、村中的乡土文化能人,同时整合乡镇内部资源,开展村与村之间的交流,对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加以丰富,让文化志愿者深入农村,普及各项文化活动,产生了近一半的“乡土节目”。除了文化月,肥东县还同步推出了民间文艺广场演出周、中华经典诵读、“快乐周末”广场文化活动、业余剧团剧目展演、市民合唱节等群众性文艺活动,把农民请上了自家门口的舞台。

  杨宏星认为,这些“种”下去的文化火种,满足了农民的自我需求,说自己的话,讲身边的事,有广泛的观众基础,更具鲜活的生命力。

  培养乡土人才,要让文化生根开花

  “文化的载体建设关键还是在于人才队伍的培养。”许高彬说。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很多地方建起了文化站、文化广场,但却缺乏稳定的队伍,乡镇文化站无编制、无人员、无经费的“三无”现象较为严重,文化专干不专职、不专业、不专心的“三不专”现象也十分突出。再加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后,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很难承担乡土文化传承的主体重任。

  众兴乡文化活动现场,一出包公折子戏《审米箩》高潮迭起,调动起了现场观众高涨的情绪。但台上的三位庐剧演员年龄加起来却已经将近200岁,为了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三位年长的演员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活动中还要来回奔波转场。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长临河镇牛官堡武狮的非遗传承人牛和厚。已是古稀之年的牛师傅一谈起如今招收弟子、培养传承人就愁眉不展,“牛官堡武狮是始于清末时期的一项民间技艺,以前表演的时候总能吸引成千上万的人观看。现在没多少年轻人愿意学了,一些刚学了不久的就迫于生计出去打工了,老师傅们年纪大了也逐渐淡出了。”

  以庐剧为例,农村人爱听庐剧,村子里能唱庐剧的却是凤毛麟角,现阶段的庐剧表演往往要依靠从县里或是市里请专业剧团下乡表演,不仅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成本,起到的教学作用也非常一般。

  为此,肥东县近年来着力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和文艺人才培养,目前肥东县文联直属6个协会,全县现有国家和省、市、县各级各类文艺协会会员1000余人,民间文艺团体近100个。为了进一步挖掘和培养乡土文艺人才,让文艺的种子在农村的沃土上生根发芽结果,2013年9月,肥东县率先成立了乡镇和村级文联组织,将分散的文艺爱好者聚整为零,成立舞蹈队、腰鼓队、器乐队等文艺团队,积极传承民间文化,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鼓励农民群众自己办文化活动,真正成为带动肥东县农村文化发展的“领头雁”。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