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探寻现代文化强国之路
制图:韩业庭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一定能建成现代文化强国。
——政府工作报告
“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面对撒切尔夫人曾经的断言,依然有种刺痛感。
当人们赞叹中国经济惊人的成就时,总有一个尴尬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挺进世界五百强,我们的文化企业却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当美国大片、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攻占中国市场时,我们的文化产品走出去却始终步履维艰。20世纪50年代,陈寅恪先生就曾断言:“文化关乎民族的盛衰。”今天,文化直接制约了我们迈向世界强国的步伐。
我们在文化上,到底弱在哪儿?奔向文化强国的路又该如何走?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如何补齐短板
近年来,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服务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都存在明显差距。
“比如,城市里普遍有文体广场,而建有文体广场的行政村仅占总数的26%;城市里宽带已经普及,可通宽带的自然村却仅占总数的27.7%。”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全书说。
据王全书委员介绍,我国人均文化事业费,东部地区为44.38元,中部地区仅为21.26元;西部地区公共文化资源和项目严重不足。
实际上,十七届六中全会已经提出,在文化建设方面,要使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要逐步提高文化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
“这是两个刚性要求,可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实现这个目标。”文化部部长蔡武告诉记者。
要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一定要建立以均等化为导向的公共财政制度。王全书委员建议政府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倾斜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施文化“低保工程”,保障包括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在内的特殊群体和包括残障人士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委员今年的提案,就是《关于加强统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建议》。他认为,必须从建设国家层面的公共文化统筹协调机制着手,对公共文化资源、资金、技术、人才队伍、管理服务等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此外,应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革和创新。比如,一些地方的图书馆实行了“总分馆制”,市级总馆和县级分馆之间、各县级分馆之间的图书定期流动,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
安徽省政协副主席赵韩委员则认为,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均等化,还必须从运营机制上打破旧框框,激励文化场所的经营者们主动走向社会。通过分类引导,促进文化需求和供给真正对接。此外,还要创新运行机制,探索建立文化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各界代表、专业人士参与管理。
在蔡武看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根本上要建立两个机制:一是以均等化为导向的公共财政制度,以财力的均等化推动资源配置均等化,最终实现服务的均等化;二是以效能为导向的管理体系,以管理能力提升,推动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最终实现服务效能提升。
文化产业:如何做大做强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美国是30%左右,日本是12%左右,印度是6%左右,而我国却不到4%。
不大不强,是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会长张斌委员认为,文化产业要在2020年实现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必须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扶持。
在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开展的会员调查中,65%以上的会员企业都表示,希望出台文化产业的专门政策,在资金、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企业予以扶持。
张斌委员举例说,与传统产业相比,文化产业的核心资产是知识产权、传播技术、文化内容等无形资产,固定资产低,抵押物少,这导致很多优秀文化企业和项目难以得到银行资金的有效支持,极大地限制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这就需要我们在文化金融领域进行创新,针对文化产业的特点提供金融支持和保障。”在进一步激励现有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产业支持力度的同时,张斌委员还建议成立专业化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银行,推进文化和金融的结合。
文化产业需要政府扶持,但扶持并不是干预。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曙光代表认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最重要的还是文化管理的理念要改变”。
代表委员们认为,对文化产业的管理,政府应管宏观,微观层面应交给企业。正如江苏省盐城市政协副主席蒋婉求代表所说,国家应该在顶层设计上给文化产业更多的引领和推动,比如尽早着眼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定位,进行科学、前沿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顶层设计,为产业发展提供行动指南,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策略,避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微观层面,企业投资的具体项目是否合理、是否挣钱,包括风险管控等,都应该由企业自己评估,而不应该由政府管控。”龚曙光代表说。
在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委员看来,文化产业对人才有极大的依赖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因此,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
全国工商联提交的提案《关于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专门就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提出了建议。该提案建议,依托全国高等院校文化艺术专业,推进文化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探索建立文化产业网络教学机构,培养实用性文化人才。
该提案还建议,完善文化人才培养、表彰和管理系统,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计划,规范文化从业者从业资质管理,加大对有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卓越文化从业者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合理引导文化企业和人才在国内的布局,通过财政、税收等激励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人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展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经营活动。
文化走出去:如何形成品牌
2013年,我国45部国产影片海外票房和销售总收入为14.14亿元。相比之下,美国两部影片《钢铁侠3》和《环太平洋》,在我国的票房就达14.4953亿元。国产电影的海外遭遇,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现状的一个缩影——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作(产)品接受度低,中国尚未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
“在走出去之前,我们要认真考虑文化走出去的目的是什么,应该以怎样的文化产品去实现这种目的。”在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高云委员看来,我们对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缺乏系统性研究,因此难以形成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战略规划,导致各自为政,同质竞争,忙于“走出去”办活动,而这些活动大多是有地域特点的歌舞杂耍,比的是排场大小与规格高低。
“这与美、日、韩等国精心打造、强力推销其电影、动漫、电视剧,形成强烈反差。这些文化产品将相关国家的价值观隐藏在故事中,对输入国的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相比之下,我们在国外展示的杂技、歌舞等,热闹后不太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高云委员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关键首先在载体选择上,应更重视小说、戏剧、电影等领域,因为这些文化产品可以承载更深刻的思想内容。
高云委员建议,文化走出去要变“送”为“卖”,以后要以“卖出去”为目标进行规划,“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发放等方面,出台更有针对性、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激励文化营销单位研究国外受众消费需求的关注点、兴趣点、共鸣点,针对不同区域和国家拓展销售渠道,采取量身定制的办法,为目标国受众提供乐于接受的文化服务。
文化走出去不能缺少民族文化、传统艺术。在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委员看来,中国的民族音乐、传统戏曲以及一些优秀文学作品,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内涵。他建议,政府在选派文化走出去项目时,可以有针对性地推介民族传统艺术,必要时给予资金扶持。
“与此同时,文化艺术团体要大胆探索如何将本土文化进行创新,以适应海外观众的欣赏习惯。毕竟,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是双向的,单方面地只强调主观,不考虑对方的兴趣是不行的。”席强委员说,“在面对国外观众时,要用时代感强的手段,结合国际运作模式,展示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文化内涵。”
链接
我国文化改革与发展大事记
2002年11月8日
党的十六大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
2003年6月27日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举行。
2006年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2007年6月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007年10月15日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0年7月2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
2011年10月15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3年11月9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提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专家视点
加强全社会阅读环境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设施不足严重制约了民众学习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总量虽然在逐渐增加,但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公众需求。当前,网络虽然使阅读变得更方便,但由于缺乏专业化、大众化的阅读平台,知识碎片化、无序化、过度娱乐化的现象令人担忧,亟须通过加强全民阅读环境建设、倡导全民阅读加以改善。
为此,我建议:第一,要健全专业读书网络,在大力加强图书馆等公共阅读场所建设的同时,引导和支持一些专业阅读网站的建设,做到现实和虚拟阅读空间有机结合、互相增益,创建良好的读书环境;第二,要提供优秀文化作品,这就需要改革文化体制,提供创造优秀作品的制度和文化环境;第三,要提高图书馆等公共阅读机构的服务质量。公共图书馆应学习欧美发达国家图书馆的做法,聘请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每周、每月在图书馆做相关讲座,解答青少年在读书及成长过程中的疑问,充当知识导航员。一些大学生和社区志愿者也可以作为这个队伍的有效补充,对少年儿童言传身教。同时,也要从制度上加强图书馆馆员系统性业务培训,使他们既深谙业务技能,又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服务技术。最后,应在全社会倡导经典诵读,使民众充分体验文化的魅力,陶冶情操,提升品位,激发创造力。(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张全国委员)
保护工业遗产刻不容缓
在2013年的调研中,我们看到,一些城市通过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较好地实现了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整体上还任重道远:一些历史悠久的工业设施由于无法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而被拆除;一些传统工业企业“关停并转”,大量生产设施被作为废弃物销毁或变卖;在巨大的空间发展需求和土地供给压力下,一些城市对处于市中心和近郊区的老工业基地实施搬迁,代之以新兴产业或房地产开发,原有的工业遗存和历史风貌逐渐消失。当前,如果不抓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大量重要的工业遗产将迅速消亡。
由于工业遗产的概念提出较晚,我国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规尚未对其作出明确规定,目前国家层面指导和规范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文件主要是2006年国家文物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其权威性和约束力显然不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为此,建议工业遗产所在地政府切实承担起保护工业遗产的责任,尽快行动起来;国务院应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体制机制,明确各部门的法律职责,为基层工作提供指导,为实施依法管理创造必要条件;建议有关部门结合正在开展的《文物保护法》修订工作,充实完善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内容,抓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导性文件,使工业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尽快走上法制化轨道。(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 张廷皓委员)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统筹发展机制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国范围内的博物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机构基本实现免费开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计划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也得到深入推进。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公共文化领域的政策法规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公共文化事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但缺乏统筹协调等问题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公共文化服务效益的发挥。
关于如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统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我建议:第一,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由国务院或中宣部召集有关部委,成立由文化部牵头、其他各相关部门共同参加的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构,负责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大项目立项、协调的决策和部署。第二,整合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整合现有资源,逐步将多头投入的文化项目进行一体化管理,以提升服务效益。通过协调机制,在中央和省级层面,提出相互衔接、密切联系的建设标准和发展目标。在市、县以下建立统一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做好各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在基层的统筹实施和资源整合工作。第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由文化部牵头研究制定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重要标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国家标准体系,通过标准促进、规范公共文化服务,并组织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绩效考核。(国家图书馆副馆长 陈力委员)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