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收获与缺失 现实题材不足
《丝路》
纵观2013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在政策扶持、平台建设、作品呈现等方面取得较大收获,而在创作题材、创作定位、人才培养等方面尚有若干缺失需要克服或补足。
平台建设突出
就年度纪录片发展的收获而言,首先体现为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家政府部门第一次对中国纪录片发展正式提出整体性政策指导。受政策推动的影响,三年后中国纪录片的制作量、首播量都是2010年的三倍。
在此基础上,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通过调研,继续推出或酝酿推出一些扶持纪录片发展的政策。例如,在对2014年上星频道的调控政策中,规定上星频道平均每天必须播出30分钟的国产纪录片,34家上星频道全年纪录片播出量即增加6000余小时。例如,正在酝酿之中的九大推动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其中包括增加上星纪录频道数量,增加纪录片播出需求,形成适度的市场竞争局面,以对纪录片的质量、价格进行拉动;也包括增加政府的扶持资金,鼓励部分民营企业向海外营销中介机构发展,利用国际节展推动优秀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等。再如,相关部门在设计纪录片管理模式时,逐步改变搞立项审批和成片审查制度的方式,而是尝试着实施纪录片题材公告,把大量将要拍摄的纪录片题材进行信息汇集,向行业和社会发布,让行业内相互了解,避免题材撞车,有利于投资者决策,也有助于政府展示其所鼓励的题材;同时在评奖时也突出纪录片频道、专家和观众的意见。
第二,平台建设取得较大突破,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持续发展和中国纪录片制作、播出联盟的成立。近年来,纪录片平台建设是中国纪录片发展的突出亮点,而央视纪录频道是平台建设的旗帜。央视纪录频道开播三年来,推出了如《舌尖上的中国》《故宫》《超级工程》《春晚》等品质上佳的作品;广告收入呈逐年迅速增长趋势,2013年超过4亿元。在纪录片产业发展、对内与国际合作、纪录片教育等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国际传播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就如何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世界各大影视、纪录片节展,包括戛纳、东京、香港、北美节展和几大专业节展上,以其作品和策展等方面的表现,显示了中国纪录片平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同时,央视纪录频道还注重与海外著名电视机构、纪录片制作机构开展逐步深入的合作。
除自身平台建设外,为突破“人才、精品、市场”的瓶颈,2013年央视纪录频道发起了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和播出联盟。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目前凝聚了国内100多家纪录片制作机构,覆盖了纪录片生产的整个链条,通过联盟内多种模式的合作,逐步推动建立中国纪录片行业标准;中国纪录片播出联盟,则将全国32家省级电视台和60多家市级电视台联合起来,成立“中国纪录片联播网”,在这些电视台的地面频道开办每天30分钟的“纪录中国”栏目。两个联盟的成立,使全国的纪录片制作和播出队伍紧密合作,实现了全国行业资源有效整合。这一举措还将给有实力的制作机构,特别是民间制作机构的发展以机会,有助于使社会化制作成为中国纪录片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能否实现健康的产业社会化,是一个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准。
彰显民族魅力 尝试国际表达
一则,以纪录片《京剧》《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作品为代表,体现了中国纪录片创作者对民族文化魅力的探究与呈现。2013年播出的此类作品,不仅聚焦于传统文化与民族符号的阐释说明,更意在通过纪录和讲述折射出时代变迁、家国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意蕴,通过民族魅力的当代呈现,传递中华民族的正能量。
二则,以央视纪录频道“魅力世界系列”、《丝路》《环球同此凉热》等作品为代表,中国纪录片在“中国作品、世界表达”方面的探索取得进展。特别是纪录频道“魅力世界系列”作品值得关注,它是以“中国视角、世界故事”为创作原则,用中国人的视角讲述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的故事,寻找和体现具有普世价值的情感共鸣点,并逐步将“魅力系列”打造成中央电视台国际合作及传播的文化品牌。央视纪录频道已经为观众呈现多部魅力系列作品,如《魅力肯尼亚》《魅力斯洛文尼亚》《魅力印度尼西亚》《魅力希腊》等,取得了积极的反响。央视一套周中晚间22:30固定编排的“魅力纪录”时段也成为纪录片的收视热点时段。
此外,展现我党奋斗发展历程的作品《苦难辉煌》,记录青歌赛30年的作品《青歌赛》,呈现华人在东南亚奋斗历程的作品《下南洋》,呈现中国地方历史、社会文化变迁与风貌的作品如《青岛制造》,包括正在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也是2013年纪录片领域值得关注的作品和动向。
现实题材创作缺失
就年度纪录片发展的缺失而言,首先,现实题材创作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中国纪录片创作呼唤持续的精品力作。当前优秀的中国纪录片作品以历史人文题材居多,而引自海外的作品则以自然类为盛。我们急需反映现实生活、现实社会的优秀纪录片;同时,我们也不能对反映现实作狭义理解,仅将其归为呈现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社会边缘的内容。现实生活是丰富的,普通人的生活与梦想、一个群体的变迁、婚姻健康养老问题、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都可成为题中之义。在当下这样一个剧烈转型变革的年代,现实题材作品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时代中国的全面认识,有助于弥合与整合复杂的价值鸿沟和碎片化价值取向,有助于为岁月流转与变迁存照。
2012年热播的现实题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近年来该题材作品中难得的佳作,其在内容生产、产业效益、社会文化话题引领、国际传播等方面彰显了中国纪录片的实力。但随后的2013年,虽然也有前述诸多包括现实题材作品在内的纪录片热播,中国纪录片作品的数量与质量依然保持了发展势头,但单部作品的影响力却远不及《舌尖上的中国》。“后舌尖”时代,中国纪录片呼唤持续的精品力作创作。作为对外传播国家形象与文化魅力、对内提升民众认知与审美素养的电视纪录片,其创作需要不断砥砺、不懈努力。
第二,在纪录片创作定位中,如何让严肃性、专业化的内容获得大众化的接受,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纪录片因经常呈现严肃性、专业化的内容,直接指向对观众精神品级的提升等因素,而被称作影视艺术中的“贵族”。但当中国纪录片在平台建设、创作能力、作品数量、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提升令人瞩目,并以此逐步走向大众之时,便势必会呈现出一个问题,即如何让专业化的内容获得大众化的接受,如何在对观众有所引领的同时召唤积极、有效的大众参与。我们固然反对一味将精英文化的核心部位做低端化处理,反对为了追求故事化、高吸引力的叙事效果而放弃忠实记录的品格,同时,我们也反对纪录片创作者从整体上一味陷入主观世界的意图,而放弃了使纪录片在更大范围进行更为有效的传播可能。
2013年纪录片《京剧》的播出,再次引发上述反思。一方面,从戏剧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该片不够深入,有“媚俗”倾向。而另一方面,从大众接受的角度来看,该片不够清晰,一些专业术语没有得到很好的阐释,解说词有堆积过满、过于华丽之嫌,带有“媚雅”倾向。当然,这一“贵族”与“大众”的矛盾与问题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也并不好解决,这正考验着中国纪录片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第三,优秀的纪录片创作、运营人才缺乏。近几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优质纪录片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纪录片产业的运营状况,却从整体上跟不上平台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步伐。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纪录片领域的人才储备不足。
由于纪录片“贵族”式的、相对而言小众化的传播与接受特性,也由于近十几年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曾经陷入停滞,一段时期内中国优秀的纪录片人才未能源源不断地有效补充,所以当这一领域发展再入繁荣期之时,明显感到后备人才的缺乏。这种缺乏是全方位的,既包括高素质的创作人才,也包括优秀的产业运营人才,还包括具有国际视野能承担国际化合作任务的人才。而且正是由于纪录片是电视文艺中精神层级较高的种类,要想创作深刻的作品,需要付出的才能、才识、才情或许比其他一些类型的电视文艺作品更甚,所以其对优质人才的需求就更为严格和迫切。
(作者刘俊系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现代传播》特约编辑;胡智锋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