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胶州:非遗文化走出深闺 呈现生命力
近日,记者走进山东青岛胶州大同小学的排练教室,看见六年级2班的张冲正在和同学们一起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课。只见台上的张冲一袭青衣,粉面桃腮,顾盼有神,说的台词正是胶州茂腔传统戏《东京·赵美蓉观灯》。
胶州的非遗文化正走出深闺,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四级保护体系 培养非遗传人
2006年,胶州秧歌、茂腔双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胶州八角鼓、剪纸等也成为山东省级非遗。
为了将非遗传承工作落到实处,胶州开展了全面普查工作,初步建立起国家、山东省、青岛和胶州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先后认定非遗传承基地21处,为40多名非遗传承人建立了档案。从2005年起,胶州市政府每年拨付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非遗项目传承和保护。
为了培养传承人,当地政府还实施了定向培养计划,开办秧歌、茂腔艺术班,以中学生为主,由传承人关门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优先进入文化部门工作。不久前,以这个艺术班为主体表演的广场舞《豪情鞭鼓俏秧歌》先后斩获山东省星光奖一等奖和“十艺节”群星奖。
胶州还对活跃乡间的庄户剧团进行大力扶持和引导。青岛明光茂腔剧团是土生土长的庄户剧团,“除了排练,就是演出,一年下来能演300余场。”剧团团长法秀花说。“像明光这种规模的庄户剧团,胶州市有30多个。至于秧歌队,800多个村,村村都有。这些剧团在得到镇、村的共同认定后,演一场可获得文化部门2000元的补助。”胶州市文广新局局长于敬军说。2013年,胶州市进一步提高了扶持资金。
非遗走进校园 娃娃扭起秧歌
“三年级开设秧歌课,四年级开设茂腔课。学校还设有秧歌、茂腔两个兴趣小组,除了校内艺术老师教授外,我们还定期邀请专业剧团的专家和民间老艺人现场指点。”大同小学校长战德锐对记者说。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9年开始,胶州就全面启动了非遗进校园工作,全市126所中小学均开设了非遗基础课程或选修课。胶州还专门编写了适合学生使用的《胶州秧歌教材》,录制教学视频,组织全市音乐舞蹈老师进行专门培训,并每年组织一次全市中小学生秧歌比赛。
北关街道的欧堡小学是胶州剪纸传承基地,剪纸成了学校的校本课程。“我每周来一次,教孩子们剪些新图案,孩子们可喜欢呢。”胶州剪纸艺术研究会秘书长、65岁的民间剪纸传承人郭维全说。
非遗融入城市 百姓热情参与
非遗传承离不开群众的参与。胶州每年都举行全市秧歌大赛,已连续举办了近20年;同时,作为“中国秧歌之乡”,这里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秧歌节,目前已成功举行了3届。
据介绍,近几年来,胶州先后投入10亿元用于非遗保护设施和项目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中国秧歌城、市民文化中心非遗展厅、会展中心大剧院等。非遗文化已深深融入城市每个角落,在胶州乘坐过公交车的市民都有体会,等车间隙一点也不觉得寂寞,候车亭里琳琅满目的茂腔、秧歌和剪纸人物介绍,令人赏心悦目。
在胶州农村,政府统一要求每个社区文化中心都要建设不小于30平方米的非遗展室,传承人可长期在此办班授艺。政府还投资100万元,在胶州秧歌的发源地东小屯村,建起全国首个村级秧歌博物馆。
政府的支持引导和百姓的积极参与,使胶州的非遗传承进入良性循环,传统文化走出深闺,呈现出生生不息的新活力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