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乡愁”变“乡痛”——城镇化沦为“拆旧立新”反思
资料图片:冬季无闲田 乡村无闲人——桂北农村见闻。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吕岸村村民在给冬菜浇水(12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莫让“乡愁”变“乡痛”
——一些地方城镇化沦为“拆旧立新”现象反思
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刘敏、刘元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此通俗而深情的话,出现在近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触动着无数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发展的软肋。
城镇化,一个国家走向发达的必由之路;乡愁,每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共同的精神寄托。将来,我们的“乡愁”何处寻觅?
每天消失80个村落,被切断的不只是一段历史
一棵老树、一间老屋、一出家乡戏,或是一泓碧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根脉、灵魂和风韵,每个地方的人也有着独特的“乡愁”记忆,现今在一些地方却被“跑偏”的城镇化列车碾得支离破碎,曾经的美丽“乡愁”变成难以释怀的“乡痛”。
在许多老天津人的记忆中,画乡南乡三十六村“家家能点染,户户善丹青”,因盛产杨柳青年画而远近闻名。然而,它却在近几年的城镇化建设中一块块分拆瓦解。如今,暂居在城中一隅的78岁画匠王学勤每每提起都会说:“我们不就要这一点精神吗?有它我们心里就舒坦得多!为什么不给我们?……”
“最近十年,我国每天消失80个村落!最近三十年,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民俗专家冯骥才疾呼,“他们被切断的不只是一段历史,还有世代积淀在那里的特有的文化与习俗、与生俱来的劳作习惯与天人关系、土地里的祖先及其信仰,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性’!”
更普遍的,在许多地方,城镇化被异化为“大拆大建大手笔,高楼大厦平地起,各种园区扎堆聚,CBD扮靓GDP”,传统文化却一再被边缘化。
一些地方拆除旧城建设新城,一招鲜吃遍天,处处玻璃幕墙,抬眼摩天大厦,毫无特色可言;一些地方片面追求视觉效果忽视文化内涵,遍地“盆景”式建筑,仿古、洋地名盛行。这样的城市建设理念一度被嘲讽“既不如古人也不如洋人”。
“留住乡愁,不能依靠‘临终抢救’!”冯骥才说,记得住乡愁,是民意期待在中央政策中的诗意体现,是城镇化文化回归的信号。新型城镇化,不是“拆旧立新”,不是生搬硬套一套标准去搞“千城一面”,不能让特色和文化在无序开发中,成为一个个空洞的历史符号。
(编辑:子木)
· | 我国将启动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评选 |
· | 传统村落不应在城镇化大潮中走向消亡 |
· | 留住人,才能保住村 |
· | 开平碉楼保护资金缺口2.3亿 首批20座被认养 |
· | 城镇化不是消灭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