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鸟巢”后奥运时代的新运营模式

时间:2013年11月20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王春梅

  奥运场馆的赛后运营和利用一直被视为一个世界性难题。5年了,“鸟巢”,你还好吗?从奥运赛后单纯的参观门票收入到五位一体的综合运营新路,再到从场地运营转变为品牌运营的全新运营理念——

  不久前,韩国SMTOWN家族演唱会在北京“鸟巢”开唱,首次迎来外籍娱乐明星演唱会的“鸟巢”被粉丝们的热情点亮。而在这之前,为“鸟巢”量身定制的大型驻场秀《鸟巢·吸引》刚刚在这里演出了22场,创下观众近20万人次的好成绩。长征组歌少年版音乐会、巴西足球比赛、五月天诺亚方舟演唱会、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沸雪世界单板滑雪赛和第五届“鸟巢”欢乐冰雪季……众多合作项目让经历后奥运时代运营“阵痛”的“鸟巢”,一扫曾经的空旷与寂寥,愈发显得热闹和生机勃勃。

  “鸟巢”,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在经历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之后,已经迈入其后奥运时代正式运营的第5年。这座如今被看作北京城市新地标的建筑物,自建设之初就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其赛后如何运营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奥运场馆的赛后运营和利用一直被视为一个世界性难题。资料显示,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后,场馆设施的高额维护费用使长野经济一蹶不振;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悉尼奥林匹克公园每年约1.2亿美元的运营支出也使其入不敷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04年雅典奥运会希腊投入30多亿欧元建设的30多个奥运场馆,在赛后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既没有进行商业化运作,也没有被社会有效利用,每年还要花掉政府高达1亿多欧元的养护费用,以致当时的雅典市副市长穆扎卡甚至抛出“雅典奥运会的债务需要希腊未来几代人来偿还”的言论……对于这一难题,我们该如何破解?是否寻找到了一条可行的奥运场馆后奥运时代的运营之路?由此,人们不禁好奇,5年了,“鸟巢”,你还好吗?

  也许,忙碌的“鸟巢”可以看作是对这个问题的有力回答。“鸟巢”运营方、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爱庆的答案则让人心生慰藉:“财务基本保持平衡,现金流是正数。”

  从“鸟巢”的设计方案全球招投标到工程建设,到奥运会期间的设施保障、运行,再到赛后运营,为该项目付出10余年心血的幕后功臣和李爱庆的团队一直在努力探索着奥运场馆的运营之道。“一年365天,就想着怎么让它天天有活动,被老百姓喜欢,增加一些收入,让‘鸟巢’可持续发展。”李爱庆认为,奥运场馆的赛后运营永无止境,做就要千方百计做好。但是,“鸟巢”的运营并不是那么简单,“一年什么都不干,只要一开门,就要小1个亿,水电气热、维护,加上固定资产折旧等费用,一年的支出就要1.9亿多元”。

  奥运场馆极高的经营和维护成本使运营的压力变得沉重,而我国市场环境的不成熟则被李爱庆看作奥运场馆运营难的另一原因。据介绍,在国外,运营较为成功的奥运场馆所在区域都有成熟的职业体育赛事支撑。比如欧洲的足球五大联赛、美国的NBA,不但解决了体育场馆的生存问题,还发展和延伸了整个体育产业链。而且,在美、英、德等发达国家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中,出售电视转播权以及体育场馆冠名、豪华包厢等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开发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是经营性场馆收入的重要来源。可是,我们的国情、文化、管理体制不同,这些成功经验在国内的运用难免受到一定限制。

  不过,面对重重困难,“鸟巢”基本上实现了盈亏持平: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鸟巢”收入已有9亿元左右,到“鸟巢”和“水立方”旅游人数近2000万人次。不得不说这极为难能可贵。回想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刚结束的时候,李爱庆说收入有90%以上的都是靠参观门票,但到去年年底统计的数字,有70%是非旅游参观的门票,也就是说,收入除了门票更多的还有体育赛事、文化活动、商品开发、商业面积出租等。

  5年多来,通过不断摸索,“鸟巢”走出了一条集大型体育赛事、高端文化活动、旅游服务、商业开发、群众文化项目五位一体的奥运赛后运营新路。2009年意大利超级杯、2009年ROC世界车王争霸赛、2010年巴萨中国行中西足球对抗赛、2011年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2011年意大利超级杯、2011年CX中国极限赛总决赛、2011年沸雪北京世界单板滑雪赛、2012浪琴表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首届圣殿杯英超足球挑战赛、国际汽联超级跑车世界锦标赛……多项国际高端体育赛事相继在“鸟巢”上演;而自2009年以来,“鸟巢”还吸引了包括成龙、宋祖英、多明戈、王力宏等多位国内外明星在此演出,张艺谋导演的《图兰朵》、滚石30周年演唱会和五月天诺亚方舟演唱会,均取得了不错的票房,“鸟巢”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鸟巢”还紧紧抓住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等时间节点运营一些演唱会、体育赛事等文体活动。

  除吸引活动赛事走进“鸟巢”之外,其运营理念也开始从场地运营到品牌运营的全新探索和转变。“鸟巢欢乐冰雪季”已经开展4届、儿童体验项目——“我的奥林匹克——鸟巢儿童体育活动”也深受好评,两者都成为了“鸟巢”的品牌项目。而驻场秀《鸟巢·吸引》也已演出两季,这一以市场为导向,集演艺、旅游、游乐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消费产品,在业界和社会上都取得了良好反响。“这次驻场秀是‘鸟巢’真正意义上走向经营品牌的重要一步,也是奥运场馆探索和创新的实践。”李爱庆说。

  然而,经济效益并不是“鸟巢”运营所追求的全部,因着定位为“人民的鸟巢”,在坚持市场化的方式以保证其运营的同时,“鸟巢”也在不断实现着社会效益和公益性。以《鸟巢·吸引》为例就推出了大批100元的惠民票——价位仅比“鸟巢”参观票价略高,这是不是意味着“赔本赚吆喝”?李爱庆不以为然。据介绍,为了能够降低票价,让更多的人走进“鸟巢”,主办单位今年对这个项目的运作机制进行了整合,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支出。对此,李爱庆认为,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文化消费理念、引导文化消费意愿、激励文化消费行为,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活动亲民且不断自主创新,是“鸟巢”摸索出来的一条发展道路。“鸟巢”还积极为青少年提供公益活动。“凡是商业活动,只要我们主办,都会加入公益性。”在李爱庆看来这是企业坚持的方针原则。

  后奥运时代的“鸟巢”,正在以它独特的方式挑战着困扰全世界奥运场馆运营难的问题,在发展之路上走出更加扎实、具有中国模式的步伐。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