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在数字化时代,图书馆靠什么来吸引读者?

时间:2013年11月15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

  在一部智能手机、一台平板电脑可以装下一座图书馆,人人可以拥有图书馆的时代,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何去何从?如果说,这种忧虑只是基于个人感性的判断,那么,不久前在上海浦东举行的201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上,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引用的一组数据则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这种忧虑并非空穴来风。2013年7月,日本电子出版协会组织了名为“电子书10个神话”的研讨会,其中的一个神话就是:图书馆是电子书之敌。同样将图书馆与电子书作为对立面并置。

  面对海啸一般奔涌而来的数字化浪潮,“传统图书馆如何发展”成为201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关注的焦点。图书馆该怎样转型、如何吸引读者?数字技术能够为图书馆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图书馆如何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在喧嚣的大众文化氛围中,安静对图书馆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成为三天年会当中全国各省(区、市)文化厅(局)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市长以及国内外图书馆领域的管理者、专家学者、图书馆员及企业代表等3000余名参会人员、 130多家参展单位、 5个主题论坛、 29个分论坛重点关注的话题。

  >>未来读者期待怎样的阅读?

  还是从“电子书10个神话”说起,除了图书馆是电子书之敌,这些神话还包括:出版业已经10年萎靡,今后这一状况将持续;美国电子书普及的基础是120万种以上的电子书,日本至少也需要100万种;电子书总有一天会替代纸质书;自炊(即把纸质书拆开扫描后以自著电子书的形式出版)是出版之敌,也是电子书之敌;不要电子书,邮件杂志(mail magazine)即可,等等。

  对于出版界与图书馆界而言,最关心的其实已经不是数字出版能否取代纸质出版,而是这两种出版的临界点在哪里。据普华永道(PWC) 2013年6月发布的预测, 2017年美国的电子书与纸质书销售将出现逆转。吴建中分析认为,到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销售额将占到整个出版产业的50 %。数字出版销售额超过纸质出版,意味着人类真正进入数字化时代。

  但是,一个似乎更加难以置信的消息是,电子书刚刚打破传统秩序不久,自己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国际出版者协会主席池永硕在2013年国际图联新加坡年会上提到,有人预测电子书到2017年就可能消亡。这里的电子书,指的是目前流行的专用型电子书。吴建中指出,如果说2010年是电子书元年,那么2013年则被很多人称为增强型电子书元年。前者是纸质出版的延伸,需要有专用的电子书阅读器,后者则指可上网互动、多媒体的电子书。

  当下,很多图书馆紧随潮流,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工作,但是吴建中尖锐地指出,数字图书馆与实体图书馆仍存在“两张皮”现象,即数字资源和实体资源形成两大各不相干的服务体系,虽然部分图书馆已经构建起复合型图书馆,但绝大多数图书馆仍处于纸质书本位的服务与管理格局,这一点从各图书馆阅览室的布置上就看得出来。目前流行的专用型电子书之所以没有打破图书馆的传统格局,是因为它依然是按照纸质书的方式来处理,数字化知识是固化在书的形态里的。

  吴建中显然不满足于目前图书馆的数字化进展:“数字化给了我们突破书的形状,进而突破图书馆围墙的机会,而我们非但没有充分地加以利用,相反我们高举着数字化的旗帜,仍然走着传统图书馆的老路。 ”

  但是,增强型电子书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了改变。增强型电子书是互动形态的,它的出现将给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方式带来冲击。吴建中所构想的未来的“数字人文” (digital humani - ties) ,既不是单纯的数字化,也不是单纯的人文研究,而是图书馆员与人文研究者之间的合作。数字化改变了时空格局,人们可以通过历史文献与古人对话,也可以通过不断流动的信息以大数据的方式预测未来:“以前的书是死的,你可以读它,但不能与它交流。现在的书则可以在交流中不断增值。书的生命在延续,作者与读者的联系在延续,这就是增强型电子书最奇妙之处。 ”

  在年会展会现场,通过开发商AR视觉增强技术的展示,记者对人书互动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站在一幅缺失菩萨头像的敦煌壁画前,使用平板电脑对准壁画,此时的屏幕中,复原了的头像可以天衣无缝地与壁画合二为一。目前,已有公司将这一技术运用于敦煌的旅游开发。记者了解到, AR技术是把虚拟图像加到使用者眼睛观察到的周遭真实的环境中,使叠加的虚拟影像对准使用者看到的真实世界,例如把一个三维的茶杯影像放在一个真实的碟子上,或者让一个动态的图像或视频叠加在一个画面上,使人产生一种奇妙的视觉体验。

  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或许会像3 D电影一样成为阅读的主流。正如吴建中所言,现在儿童的阅读方式变化了,用平板阅读的儿童已经习惯了与书互动的方式,在他们的想象中,人与书是可以对话的,他们也将带着这样的想象踏上人生阅读的旅途。我们能无视他们的想象和期待吗?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