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保持好它的原汁原味” 诗歌装点千年孤屿

时间:2013年11月13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

启功题写的“诗之岛” 资料图片

  “中国诗之岛——江心屿”杯全国诗词大赛,日前在浙江温州举行颁奖仪式。大赛的主办方中华诗词学会、温州市鹿城区政府,将十余篇获奖作品,独具匠心地制作成一面素雅的诗墙,矗立在江心屿清洌而甘甜的海眼泉旁,把千年孤屿装点得更为诗情画意。

  何为“中国诗之岛” 

  放在诗墙榜首的,是一等奖获得者陈其良的《沁园春·诗画温州》:

  白鹿吟风,卷我豪情,直上碧霄。望落虹诗岛,蓬莱储秀,探骊瓯水,江海腾蛟。双塔凌虚,孟楼遗韵,波影霞屏画境娇。凭栏处,念“池塘春草”,激起诗潮。

  邀来谢客鸣箫,恁高兴,平生宠辱消。看贾商云集,熙熙攘攘;机房声震,暮暮朝朝。五马驰街,九州圆梦。指顾河山尽舜尧。风流甚,数温州模式,又树航标。

  全国诗词大赛以“中国诗之岛——江心屿”冠名,缘于温州“江心屿”。位于瓯江之中的江心屿,不仅有着天成之美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底蕴。

  温州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之一。山水诗开山鼻祖谢灵运于公元422年出任永嘉(温州)太守时,频游孤屿,留下不少诗篇。其中《登江中孤屿》是他描写江心屿的第一首诗,也是历代诗人传世的第一首咏江心屿的诗:“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从此,江心孤屿的声誉远传中原。

  千百年来,描写江心屿的诗词就不下数千首,历代文人墨客都把江心屿当作采风胜地。

  李白的“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杜甫的“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孟浩然的“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韩愈的“朝游孤屿南,暮嬉孤屿北”;陆游的“使君千骑驻霜天,主薄孤舟夜不眠。好与使君同惬意,卧听鼓角大江边”;文天祥的“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徐照的“两寺今为一,僧多外国人。流来天际水,截断世间尘”;袁枚的“孤屿江心起,亭台耸碧霄”等等。这些名人佳句使江心孤屿名扬天下,因而2004年江心屿获得“中国诗之岛”称号,启功先生曾题写“诗之岛”三个字。

  “保持好它的原汁原味” 

  在大赛颁奖期间,30多位国内诗词专家、大赛获奖者及关心江心屿发展的热心市民相聚在“诗之岛”建设恳谈会上,就江心屿未来发展的定位、规划、运作模式等问题畅谈各自的看法。

  温州市鹿城区副区长章月影在开场白上说:“江心屿是温州的一张名片。在刚才的路上,有人说,江心屿景区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我说,我们对江心屿还真不敢轻易地动它,让它这么去变化。”

  这番话,深得专家们认可:“江心屿最重要的是保持好它的原汁原味,不要轻易动它。”

  “温州不但经济出色,搞文化也很在行!”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周笃充满感情地说,“江心屿不仅是国家级的,而且还是世界级的。”

  在专家们心中,江心屿就是一座山水诗歌的宝库。因此,他们一致认为,在历史文化上大做文章,是江心屿今后发展建设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赵京战认为,鹿城在诗词文化发展上,要视野扩大,将“诗之岛”江心屿的诗歌创作与温州、浙南甚至是全国景点联系起来,环环相扣,以增加诗词文化的能量。

  “江心屿是孤屿,但是江心屿的诗词‘不孤’,这样可以以诗补孤。今天,诗词处在繁荣期,发展到新的高峰。诗词要反映时代,中国诗词的发展,在基本格局、色调不变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温州今后的诗词创作要在接好地气的同时,紧跟时代、推陈出新。”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李树喜说。

  《中华诗词》杂志副主编、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林峰和温州市楹联学会会长刘周晰不约而同地提出,让“诗歌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因为,唯有让更多市民参与诗歌的创作,才能延续千年文脉。刘周晰希望通过相关单位的配合努力,将积极申报温州市为“中华诗词之城”。

  针对专家的真知灼见,鹿城区相关领导表示将对这些建议进行整理和消化,努力用在今后实践之中。

  千年诗脉,绵延不绝。通过这次全国诗词大赛,我们真切感受到江心屿的文化魅力。(本报记者 陆 健 计亚男)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