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国家队” 各有烦心事
面对转企改制的变局,4家保留事业性质的国家艺术院团活得怎样
艺术“国家队” 各有烦心事
从2003年召开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算起来,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已满10年。在文化部直属的九大国家艺术院团中,除了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彻底转企改制外,其余8家国家艺术院团依然保留事业性质。作为国内文艺演出团体的排头兵,这些“国家队”面对体制改革的大潮,或多或少都遇到了一些烦心事。直面这些“愁”,有助于这些艺术“国家队”认清自我定位,更好地应对民营演出院团的冲击和演出市场的波澜起伏。而他们的坚守、创新和探索,也可供其他文艺院团借鉴。
借着一年一度的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刚刚落幕的机会,本报记者走进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等4家艺术“国家队”,听听他们都在愁些啥。
——编 者
中国歌剧舞剧院:愁赔钱
经费不够,票房不足,收回成本难
在九大国家艺术院团中,中国歌剧舞剧院是体量最大的。下属歌剧团、舞剧团、交响乐团和民族乐团各一个,还拥有自己的舞美工作部,人员众多、建制较全。“歌舞剧消耗的人力物力最多,创作周期也最长。而我们做的又是民族歌舞剧,只能原创,剧目的完成就更慢。”歌剧舞剧院院办副主任杨烁表示,相比之下,中央歌剧院和芭蕾舞团等院团有很多国外的经典之作可以重排,推出剧目就容易一些。
由于规模宏大,歌舞剧成本非常高。刚在今年十艺节上斩获文华奖的剧目《红河谷》,投入达600多万元。每年,各院团都会向文化部上报剧目创作计划,文化部根据项目拨款。但对于歌剧舞剧院来说,这点经费远远不够,《红河谷》的投入,就有近一半是院里自筹。
靠票房盈利,是大多数院团的经营方式。但对民族歌舞剧来说,收回成本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民族歌剧舞剧比较小众,尤其是舞剧,观众市场还没培养起来,加之投入巨大,几乎一直处于“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的状态。
“在国外,也没有哪个院团能够靠舞剧养活自己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欧建平指出这门艺术生存的不易。
拨款不够,票房不足,亏空的部分从哪儿填?歌剧舞剧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提出了“以歌舞晚会带来的收益盘活歌舞剧创作”的经营理念。靠着晚会收入,这个本应很缺钱的院团,已经连续几年收入上亿元。
但即便赔钱,歌剧舞剧院还是争取每年多创作几部新剧。在他们心中,这是作为国家院团的责任。
国家京剧院:愁创新
老票友爱看传统戏,技法更新惹非议
国家京剧院面临的烦恼,在于剧目的创新。“国粹”的身份,成为束缚它创新的锁链。
“有人用‘坚守’与‘突围’来形容传统艺术的处境,我不赞成这种表述里的对立。”国家京剧院副院长尹晓东表示,传承与创新是任何艺术都必经的生命历程,可京剧的创新却遭到太多非议。“虽说是古老艺术形式,其实京剧形成至今也才200多年,它既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
在尹晓东看来,京剧本就是海纳百川的,是在吸纳了昆曲、秦腔及一些地方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今天的京剧,更不能固步自封、自我设限。“京剧需要传承的不只是传统技法,更应是这种开放的艺术精神。”
技法的创新往往与题材的创新绑在一起。“传统的表演程式都是在当时那个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而现当代题材的剧目中,要表现的是旧环境中根本没有的东西,不创新怎么行?”
然而,创新还是面临重重阻碍。国家京剧院最忠实的那部分观众都是老票友,占观众总人数的七成,而他们的口味仍然是偏传统的。他们追名角、看传统戏,对新创剧目往往不感兴趣。在今年的演出季研讨会上,一位观众代表就曾提出,希望京剧的创新尺度能缓一点。
的确,这样一门传统艺术,创新的难度是很大的,无法一蹴而就。近年来,京剧院每年推出3—5部剧目,只有一部是新剧。不过,正如尹晓东所说,“创新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愁经费
一半多收入来自拨款,日子过得有点紧巴
各大院团之中,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经费来源最为单一。“其他院团可以办晚会、搞商演,也常常承接一些接待性演出,这些机会儿艺都没有。”儿艺党委书记雷喜宁坦言,他们的日子过得有点紧巴。
目前,国家对其他院团实行差额拨款,包括人员工资、剧场建设、创作经费等项目。歌剧舞剧院、中国交响乐团等大部分院团的财政拨款大致都只占了年度总收入的三至四成,而儿艺的占比仍达一半以上。
如今,儿艺每年都会推出4—5部剧目,两部大剧场,两三部小剧场。小剧场的剧目主要针对3—7岁的孩子,有更多的交流环节。这样的剧目成本较低,舞美设备简单,可流动性也更强,可以搬到广场、幼儿园或小学等其他场所演出。大剧场的剧目复杂、成本高,适合年龄更大的孩子。
尽管日子紧,儿艺仍坚持低票价。“儿童剧不是纯商业,不能只看票房。”雷喜宁说,“越是好的艺术,越是要让更多人看得起。”
学校是推广儿童剧的最佳场所。“家长和社会还没有意识到儿童剧的教育意义,他们不进剧场,我们就主动把戏送上门去。”雷喜宁说。近年来,儿艺每年的进校园活动演出场次都能达到100多场。
中国交响乐团:愁特色
多演“舶来”经典,本土新作难获青睐
在中国交响乐团的演出中,国外演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平均每年在国外的演出有30场左右,今年更多,场次已经超过了国内。”团长关峡介绍。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对国内观众的忽略。“舶来的艺术永远存在培养观众的问题,”关峡介绍,国交一项重要举措,就是主动降票价。交响乐被视为“高端”艺术,与其高昂的票价也有关系。“现在,最低票价只要10元钱。”如今,国交在国家大剧院的上座率从未低于七成,已经培养了一大批粉丝。“很多观众都被交响乐的魅力吸引。”
交响乐的创作,在音乐创作中是最难的。“没有三四年的时间,很难立起一部作品。”关峡说,这使得很多作曲家对交响乐望而却步,“而写歌曲就要轻松得多。”
辛苦写出来的作品,还可能面临无法与观众见面的尴尬,更是打击了创作的积极性。作为舶来的艺术,交响乐必须多演国外经典,否则得不到认可。因此,国内的新作很难得到乐团青睐。
“但国交是中国交响乐的引领者,得演出自己的特色。”关峡介绍,国交打造了“龙声华韵”品牌,近10年来,已经推出过260多部新作,每年都会为作曲家举办3—5台个人专场。“这调动了作曲家的积极性”,关峡笑称,如今有不少作曲家都排着队想登上“龙声华韵”这个平台。
(编辑: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