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文化名片一张张
张家口堡新姿。[资料照片]
最近,18幅以蔚县传统剪纸为图案的“中国梦”主题公益广告亮相各大媒体,为中国文化、中国表达作出了形象的诠释。近年来,河北省张家口市文化发展亮点纷呈,蔚县剪纸、张北草原音乐节、阳原泥河湾……一张张文化名片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跳出小圈子,打好世界牌
精致小巧的刮削器、远古人类的“石器工厂”……在位于张家口市阳原县的我国最大旧石器专题博物馆——泥河湾博物馆里,面对出土的距今200多万年的珍贵文物,参观者不时发出称奇之声。自去年9月博物馆对外开放以来,这个小县城接待的游客已经突破30万人次。
东方人类的故乡——阳原泥河湾遗址,炎帝、黄帝、蚩尤中华三祖合符圣地——涿鹿,两块“金字招牌”让张家口声名鹊起。张家口市委书记王晓东认为,欠发达地区要推进科学发展、跨越赶超,更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文化发展必须要有大视野,推进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利用和中华三祖文化建设,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文化符号需要鲜活的载体才能落地。涿鹿连续举办了5届万人共祭中华三祖大典,年均接待国内外游客40多万人次;阳原县连续3次举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议,“公众考古活动”更是让泥河湾的知名度由学术界走向民间、走向世界。
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张家口现有文物遗存点2910处,占河北省总数近四分之一,蔚县剪纸、东路二人台等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成文化发展优势?张家口市的做法是:让历史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日前,记者走进已有近140年历史的张家口堡抡才书院,一个关于“张库商道”的文化讲座正在举行。近年来,张家口按照“保护修复、开发利用”的思路,先后投入30多亿元,对鸡鸣驿、元中都、抡才书院等进行了保护性修复。
被蔚县当地人称为“窗花”的剪纸,已有200多年历史。蔚县人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开创了新写实主义剪纸技法,剪纸种类从单一的窗花发展到8大类6000多个。在“中国剪纸第一村”蔚县南张庄村,“焦氏剪纸”公司负责人焦新斌告诉记者:“过去一张剪纸只卖几毛钱,现在价格最高的一幅可以卖到十几万元。”
扩大影响力,提升竞争力
依托蔚县剪纸、泥河湾文化、涿鹿三祖文化等文化元素,张家口成功打造出四省区二人台邀请赛、蔚县剪纸艺术节、涿鹿祭祖大典等一批在河北乃至全国知名的文化活动。
冀晋陕蒙四省区东、西路二人台邀请赛,历时3个月,参演团队30多支,演员500多人,为二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了平台;蔚县国际剪纸艺术节,吸引了来自16个国家、地区和国内25个省份的1600多名剪纸艺术大师和专家学者,叫响了“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蔚县”的口号。
为了让“大好河山”这张品牌走得更远,张家口变单纯的对外宣传为系统化、专业化的形象营销——注册了“大好河山”相关品牌,制作投放了以“大好河山张家口”为统一标识的系列广告;面向国际,组织了“大好河山张家口”国际摄影大展、蔚县剪纸欧洲巡回展等文化交流活动。
运用市场思维,采取市场手段
“市场运作手段是大兴文化产业最有力的选择。”张家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占华表示,要想经久不衰地打造一个品牌,必须运用市场思维、采取市场手段。
历经5年,张北草原音乐节从最初的政府牵头到现在的市场化运作,运作模式日趋成熟,5届音乐节共吸引观众130多万人次。下一步,张北县将与阳光传媒集团合作,努力打造中国第一个现场音乐基地——音乐小镇。
最近3年,张家口市共实施亿元以上文化产业项目77个,累计完成投资98.6亿元,张家口节庆文化产业园区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实施。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1131万人次,同比增长35.3%,文化旅游创收79.95亿元,同比增长50.7%。
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推动张家口成为“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2012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泽民 谷文娟)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