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强度手法表现历史深刻性——评电视剧《西藏秘密》
以高强度手法表现历史深刻性
——评电视剧《西藏秘密》
由刘德濒编剧并导演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46集的篇幅体现出表现历史的新思路。刘德濒有勇气有理想,他投入十几年的时间,研读大量资料,遍访各色人物,深入藏区体验生活,呕心沥血打造这部电视剧,可以说,为今天中国电视剧寻求突破之路提供了相当可贵的经验。
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大视野、大气象、大手笔,它敢于在历史的大格局中来表现西藏进入现代社会的阵痛。电视剧选择的时间段是上世纪30年代至1959年西藏解放这二十多年的风云变幻的时代。这段时间是西藏从农奴制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时期,社会矛盾冲突之剧烈可想而知,从上层贵族到下层农奴,从寺院僧侣到俗世百姓,从宗教信仰到权力分配,都面临强大的冲击和变革。中国表现这段历史的电影电视可谓汗牛充栋,但要把它处理得充分饱满,恰切真实并不容易。能在冲突中看到历史的本质,在命运中看到人的挣扎,在选择中看到机遇的乖戾,这就要有新的思路,新的艺术观念,而《西藏秘密》展现出来的艺术能量,则是中国电视剧创新的可喜收获。
今天讲述西藏的历史故事,有了更大的空间。故而刘德濒才有可能在更为丰富的层面上来表现西藏,它既包含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又有异域的奇观性和陌生化。人和生活的多样性、奇异性在这部剧中得到如此生动的表现,这也是这部剧吸引观众的部分原因。
这部电视剧讲述历史,并非是消费历史,也不只是借历史来做背景,它其实有着非常真切的历史关怀,它有鲜明而深刻的历史意识,故而它直面西藏历史中最为严峻而又敏感的大问题,那就是政教合一的宗教、政治体制问题。要从大的方面表现西藏,要表现西藏最深刻的历史症结,那就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作者没有绕道走,也不虚晃一枪,而是在这个严峻敏感的难题底下来反映历史之动荡变革,来审视人物的命运遭际。整部剧作要发问的是:在现代变革到来之际,西藏是要走向革命进步,人民解放,还是要继续留在农奴制社会?这是这部剧的主要戏剧矛盾,这是大历史,并且是有真实思考的大历史。
这部电视剧采用了高强度的表现手法,对人物性格淋漓尽致的刻画、对情节的密集戏剧性的处理,对情感张力的铺陈激发,所有这些都推到极致。而这种极致恰恰是抓住当今时代艺术综合催化的方案,抓住这个时代的审美心理和正在形成的影视接受习惯。这部剧在艺术上显著的特征,我以为是英雄化的史诗与神话般的戏剧性相结合的手法。史诗的特征就是从神话转化而来,其主要人物总是有英雄特征,而史诗英雄面对的总是恶魔,英雄只有战胜恶魔才成其为英雄。这里面的英雄其实只是扎西顿珠一人,而恶魔则有一大群。先是仁钦噶伦,接着是管家旺秋,中间还有娜珍,而后是帕甲,土登格勒其实也是一个魔鬼,只是这个魔鬼的面目一直露出一半的脸。因为神话般的戏剧表现手法,这里的人物能量都很充足,其做恶的能量足,英雄抵抗恶的力量也要足够强大。扎西顿珠显然带有传奇英雄的色彩,出身农奴,流浪僧人,替身,爱的浪漫使者,崇尚革命与变革……人物虽然写得有血有肉,但他的精神品格,他身上体现的道义,进步变革的理想,善恶伦理观,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化险为夷的力量,都显示出神话英雄本色。史诗神话的故事都有宏大与激烈的特征,故而这里的戏剧性冲突十分激烈,人物的性格能量也同样强大,正能量与负能量的较量无不残酷强烈,促使整个剧情在紧张激烈的冲突中进行。剧情的发展在每一个时刻都不松懈,戏剧性高潮迭起,极其紧凑甚至密集,始终在情绪的高端上方推进。
就基本美学特征而言,这部电视剧是用电影的手法来拍电视剧,完全拒绝电视剧惯常的拖拉的慢节奏,而是在紧张、变异、神奇的戏剧性氛围里展开情节,这就更明显是受到后现代影视美学潮流的影响。看看近十多年来影响甚广的魔法小说和影视剧,如《哈利·波特》、《指环王》以及形形色色的好莱坞大片,人物的冲突和剧情都十分激烈,其艺术假定性逻辑的弹性要宽广得多。这表明神话思维的复活,或者说后神话的审美时代已然取代了传统的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现在的80后、90后青少年是受《指环王》一类的影视、游戏以及网络穿越小说培养起来的审美习惯,他们对这种后神话式的表现手法十分熟悉,也易于接受。《西藏秘密》据说广受青年观众的欢迎,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总之,这部电视剧有真切的历史,综合了当今影视多样的表现手法,并把它做到极致,从而展现出强劲的艺术能量。《西藏秘密》置身于当今时代的文化氛围中,抓住正在形成的新的审美心理习惯,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