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信息消费小指尖如何撬动大市场

时间:2013年08月29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

CFP

CFP

  在公路、铁路、航线之外,还有一条无形的信息之路。当中国经济承受下行压力之时,它却异军突起,逆势增长,以其强大的消费动能成为内需曲线中崛起的顶峰。

  下班路上刷微博、打车用打车软件、购物时网店上货比三家……信息消费正以润物细无声却又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近人们的生活。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信息消费规模达到1.72万亿元,同比增长29%,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9300亿元。

  走近消费者,看看信息消费正如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目前还存在哪些阻碍信息消费成长的地方?怎样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信息消费需求?

  1、一个3.2万亿元的消费盛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每个月家里宽带费加上手机上网费,要100多元;每月网购买各种日用品平均2000多元;网上付费下载图书、歌曲要100多元;上个月换了部手机花费3000多元;带孩子出去旅游在携程网上报的团花费10000多元。7月份算下来,居然在网上花了15000多元。”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汤颖告诉记者,除了每天买菜或出去吃饭,她绝大多数的消费都是在网上解决的,“过去用电脑,现在用手机,没事就在网上各处遛遛,看到需要的或特价促销的就会点击购买,网上消费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汤颖的信息化生活是许多城市人的缩影。上下班路上、空闲时候刷微博、玩游戏、看新闻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连吃什么美食、去哪旅游、到哪打车、询问路线等都要求助手边这个“掌中宝”。

  普通人平凡信息生活关联的,却是一个时代的信息消费盛宴。8月1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4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基于电子商务、云计算等信息平台的消费快速增长,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信息消费还是一个比较陌生、比较新鲜的概念,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还搞不清什么是信息消费,但是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成为信息消费的参与者、提供者和享受者。”发改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日前表示。也正因为如此,在不知不觉中,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子商务同比增长40%多,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网购市场。

  远不止网购,信息消费正以无所不及的触角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余额宝为首的小额理财产品让更多人们轻松打理自己的“闲钱”;以“万门大学”为首的公益网络大学,致力于降低中国高等教育门槛,为想深造的人们提供了随时随地自学“充电”的机会。信息内容与信息服务的丰富多样化,为实现信息消费升级提供着日新月异的路径。

  互联网已经成为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平台,也成为扩大内需的新引擎。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应用发展,城乡居民用于通信、网络等方面的消费有望支撑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并持续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据测算,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能够拉动国内GDP增长338亿元。

  “促进信息消费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动力之一,更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降低交易成本、节约能耗、促进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何霞指出。

  2、什么阻碍了信息消费提速 

  “中国农村信息消费市场用户量大,流量增长也较快,但是目前农村网络覆盖基本以2G为主,无论从设备维护还是厂家支持来看,加强布局农村地区3G/4G网络迫在眉睫。”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副院长蒋远在日前召开的“2013网络创新研讨会”上指出。数据显示,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仅为27.9%。

  虽然人们的指尖生活很惬意,但各种苦恼却也层出不穷:“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我们的网络资费并不便宜。”“网速太不给力,一次我出差途中着急处理公务,用3G看图片怎么也打不开。”“网上东西是便宜,但我还是很少网购,一是担心资金安全,怕有人盗用网银;二是有时买的商品与图片不符,做工粗糙,退换又太麻烦。”“我的老家在偏僻农村,平时假期回家,基本就远离了网购生活。”……

  应该说,在信息产业的发展上,我国基本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同步,但在信息产品以及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上仍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我国已形成全球规模最大、多层次的信息消费群体,但是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上网速度慢、价格相对过高一直是令国内网民不满的弊病。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告诉记者,当前更好更快地推进信息消费建设迫切需要解决四个问题:一是网速慢,尤其是手机网络和公共无线网络速度慢的问题。二是公共免费无线网络少。“在国外旅游时会发现,很多城市都拥有大量免费覆盖的公共无线。做好一个城市的公共无线覆盖,成本低、效益大。”三是费用偏高,虽然之前有数据表明我国和其他国家相比资费水平中等,但是性价比还是偏低。四是各种网络服务之间没有打通。

  信息消费的快速发展也带来很多信息安全方面的挑战。企业核心数据被盗、用户数据丢失、个人信息泄露等事件频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和消费行为。“当前网络个人信息的经济价值日益凸现,盗取、搜集、侵害网络个人信息的技术手段将日趋复杂,网络安全问题不容小觑,需要尽快构筑起信息消费的安全屏障。”何霞指出。

  城乡基础网络设施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现状也成为信息消费增长的一大障碍。中国电信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韦乐平曾作过分析,光纤到户在东部城镇地区的投资回收期是7年,中部地区大约为11年,而西部偏远地区要数十年。“如果地区之间宽带建设不协调,那么‘信息惠民’工程、电子商务、物联网建设等重大举措就将受到影响。”

  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峰看来,要高度重视信息消费中的信息鸿沟和版权保护问题。“西部与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水平低,长期信息闭塞和教育落后加剧了这些区域的落后;老年人和孩童由于自身年龄和身体素质的弱势,在信息消费大潮中也不能得到均等的享受。如何促进信息消费的公平,实现信息消费的均衡发展是促进信息消费的重要课题。”

  他同时表示,信息越发达,盗版侵权问题就越突出。“很多网络文学、音乐、影视等领域以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产品如果得不到很好的版权保护,将会打击原创动力,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3、提升信息消费何处破题 

  8月17日,国务院下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分阶段明确了“宽带中国”的发展目标与技术演进路线,并提出了重点任务与相应的政策措施。《方案》要求,2013年固定宽带接入目标达到2.1亿户,3G/LTE用户目标超过3.3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25%。

  在这个无边无形的信息社会中,要实现其健康有序发展,科学有效的规范制度与激励之策都显得相当重要。

  “宽带中国”战略中提出,到2015年我国将初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并着力推进中西部和农村宽带网络发展以及宽带网络优化升级的战略目标;即将发放的4G牌照将有效提升无线宽带的覆盖、速率与资费降低,信息服务消费的巨大潜力有望提前释放。何霞认为,这些政策措施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网络覆盖与信息非均衡性等诸多问题。

  何霞建议,要加大在信息安全上的保障力度:“首先,政府要加大对信息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信息市场的交易规则;其次,要加快信息安全相关立法进程,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力度;此外,也要健全国家重要信息系统安防体系,提高信息技术装备安全保障水平。”

  解决由于经济条件和教育水平的落差形成的信息鸿沟,齐勇峰认为,根本之策在于加强教育投入,如开展西部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的信息服务培训等;同时政府有必要提供相应优惠政策,鼓励开发一些适用于老年人、残疾人使用的信息产品和信息载体。

  “目前我国网络上信息虽然多,但是非常杂,存在很多垃圾信息,要进一步净化网络。”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认为,政府部门要为人民群众做好信息指引,尤其要加强对某些专业服务信息的发布,如就业信息、科技信息等。

  信息消费的发展将网络版权保护问题提上日程。齐勇峰建议,要对现有《著作权法》下的细则进行完善,在新型技术不断发展、网络侵权形式愈加复杂的背景下,制定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法规,确保网络侵权有法可依;同时坚决打击侵权行为。“在互联网和数据化条件下侵权易,管理难,更要严加管理和惩治。”齐勇峰说。

  许光建强调,有关政策要从信息供给与消费双方面给予扶持,一方面要鼓励电子商务发展,很多网店其实就是小微企业,符合国家提出的扶持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要求,“对那些面临暂时困难的网店,政府可为他们提供信用担保和金融支持,帮助其获得贷款”。另一方面,发展信息消费市场必须大幅降低电子商务的收费,用低廉的价格将更多潜在的弹性消费力量转化为刚性消费。(本报记者 温 源  本报通讯员 王 蕾)

  链接 

  什么是信息消费 

  信息消费主要包括居民对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消费。信息产品包括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平板电脑等;信息服务包括数据接入、内容服务、购买软件等,以及通过信息服务平台进行的其他消费等。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内容的消费。加快建立技术先进、传输便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提升文化产品多媒体、多终端制作传播能力。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