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考古如今不再古板

时间:2013年08月26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曹玲娟

图①:游客在良渚古城遗址考古现场参观。
  图②:孩子在丹凤门遗址博物馆进行“考古挖掘”。
  人民视觉 制图:张芳曼

  英国考古学家保罗·巴恩认为,“考古学是可以研究人类过去99%部分的唯一科学……如果我们要知道我们正在去往何处,那我们就需要去追溯我们的轨迹,去看看我们来自何处。”

  如今,考古学这个长期孤僻的学科正受到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在23日至26日举行的“世界考古·上海论坛”上,考古学者也在探讨如何更加主动地走出象牙塔、走近民众,适应时代的需求。因为,当一个学科不再只是蜗居在学术的象牙塔内,而是产生了跨学术、跨文化、跨社会的影响力,这个学科才能说是一个开始走向成熟的学科。

  ——编  者

  

  吹响世界考古学界集结号的首届“世界考古·上海论坛”23日至26日在上海举行。值得关注的是,论坛除向外界发布10项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和9项重大考古研究成果评选结果之外,还连续3晚展开多场公众讲坛,与公众共享考古发现和研究所带来的文化成果。

  考古学距离公众还太远

  一份考古报告只能印一两千册,能看懂的是专家中的专家

  作为上世纪初从西方引入中国的近代学科之一,发现和研究,在很长时间里几乎就是考古学的全部。考古学探求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冷门、艰苦。大量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也曾长期束之高阁,鲜为社会大众所知,甚至业界还产生过做考古普及是不务正业的看法。

  “考古学距离公众太遥远了。”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副主任高蒙河感慨,“长期以来,我们的考古报告过分数据化,枯涩难懂。通常一份考古报告只能印一两千册,能看懂的只能是专家中的专家。”最极端的例子,是一位考古学家坦承,“我曾经编写过一个考古报告,大概全国只有3个人能看懂。”

  “当一个学科不再只是蜗居在学术的象牙塔内,而是产生了跨学术、跨文化、跨社会的影响力,那这个学科才能说是一个开始走向成熟的学科。”高蒙河说,从学术,到文化,再到社会,考古学在中国正逐渐完成自身学科发展的转型“三级跳”。

  而今天,考古这门象牙塔里求真的学问,正在努力走向社会公众,走向更多人的视野,尽管还有些蹒跚,但步履坚定。“作为考古学者,应当树立普及考古学的意识,将使考古通俗化、大众化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说。

  人们可能想象不到,让考古学界备受质疑的曹操墓事件,反而被考古学界认为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考古文化事件。

  2009年末,河南安阳发现并向外界公布,当地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权威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确认为魏武王曹操高陵。这一发现随即遭到一些学者质疑,并引发了公众各种各样的猜测。“那一两年我无论到哪儿,都被要求讲曹操墓。”王巍苦笑。

  “考古前所未有地受到大家的关注,这总体而言是好事,总比不闻不问好。”但纷扰到最后,却形成一个尴尬局面:考古学界基本确认其为真,视其为伪的公众却占主流。这也让考古学界反思,“对考古知识、程序、规范,社会上还是不太了解,我们宣传得也不够。民众不了解,会怀疑考古学家的认定。”王巍说。

  这直接刺激更多的考古学家撰写文章,为公众答疑解惑,开创性地将考古学解释材料的方法纳入公众传播之中。按高蒙河的话来说,“曹操墓的发现和质疑,人人可以呛声,其里程碑价值是让考古成为社会焦点。考古学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考古学家的独角戏。”

  考古学正主动走近公众

  从侧重发现和研究走向传播知识,让大众成为自觉的文化遗产保护者

  “考古学正在经历着更加大众化的变化。考古学家们更加主动地走出象牙塔、走近民众,让民众了解科研成果,适应时代的需求。”王巍说。

  一系列工作陆续展开:评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举办“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博物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许多考古学专家开始积极翻译国外普及性考古论著。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率先成立公众考古中心,致力于推进中国的公共考古事业。

  2013年夏,上海文物局在松江广富林遗址发掘现场首次为青少年开设考古校外课堂,同学们顶着高温看得目不转睛,“需要多久才能挖出东西”、“这些碎片有价值吗”……真实考古,就此根植于心。

  此次“世界考古·上海论坛”单独辟出公共考古论坛就是一种体现。美国加州大学的布赖恩·费根主讲“消失的城市和湮没的文明”、印度德干学院帕蒂达耶介绍“文化遗产:沟通世界的桥梁”、来自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历史学研究所的妮莉·罗伯斯则带来“墨西哥世界文化遗产阿尔班山的管理”讲座……与世界级考古学家的交流给热爱考古的公众提供了一个平台。

  不难理解,考古学界执意走出象牙塔,开始走向保护和利用的原因所在。

  科普,只是考古走向公众的浅层次涵义。除普及考古知识外,让考古更多走向公众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支撑文物保护。“决定文物保护水平的不是技术,而是理念、认识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对文物的破坏往往会比较剧烈。应该说,我们国家的文保意识是比较好的,但化为大家自觉的行为,还需要加把火。” 高蒙河说,统计数据表明,几乎每100个丹麦人中,就有一个订阅考古期刊。法国的《考古》杂志可以在各个书报亭买到。“我们和世界的差距,还很明显。”

  高蒙河期盼着大众成为自觉的文化遗产保护者,“公众越来越有能力参与到考古阐释的判断性评估中,从而能更好地理解过去和现在的关系,提升文物保护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

  “说实话,现在对于考古,民众关注度高了,取得了可喜进步,但还有相当可提升的空间。”王巍这样评价。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