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节俭办晚会是民心所向 引起热烈反响

时间:2013年08月19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

  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审计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五部门明确,不得使用财政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晚会,不得使用财政资金高价请演艺人员,更不得使用国有企业资金高价捧“明星”,引起热烈反响。

  “造节”热

  一个时期以来,忙于“造节”办晚会的地方政府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国家级、省级贫困县。一位县级领导私下坦言:“贫困县靠招商引资,资源优势少,就只能靠办节庆来吸引上级领导注意力,政府官员也好有个升迁的途径。”这种风气必须制止。

  繁荣创作维护秩序

  从文艺繁荣的角度来看,晚会比拼的是内涵,是要比创意、认同感,而不是看谁家的明星多,谁家烧钱多。绝大多数观众会否观看一台晚会、喜欢看哪家电视台的晚会,选择依据恐怕主要是节目质量,只要节目质量过硬,电视台影响力够强,即便没有请明星,即使不是大投入、大制作,观众一样会为之喝彩。从演艺秩序的角度看,豪华晚会为了追求名人效应、轰动效应,纷纷争抢明星大腕,各台晚会都是明星歌手忙赶场,成了“空中飞人”,甚至出现跑调错词、假唱假演等情况,让观众难以满意。种种状况表明,制止豪华铺张的晚会,提倡节俭办晚会,已刻不容缓。(何勇海)

  不拼明星拼质量

  奢华的晚会更多追求的不是文化价值,而是震撼力,有的晚会不怕花钱,只怕花不了钱。一些明星动辄出场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他们真的值这个价钱吗?奢华晚会的泛滥在无形中捧高了明星的身价,让某些明星“拿骄拿架、漫天要价”。“烧钱”晚会大行其风,已经引起了百姓的反感,见晚会就转台的现象并不少见,而百姓们对《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等节目的热爱,也可以看出百姓并不是非明星不可,重点在于节目的质量与文艺性。禁豪华晚会,禁的是奢华浪费风,不是文艺性,当制作方不再用大制作、大场面、大明星吸引眼球的时候,晚会才能进入潜心比拼艺术性的阶段,才能专心于文艺创新,走上文艺质量竞争之路。(王琦)

  纠正心态接受监督

  节俭办晚会,主办方应明确晚会的主题、形式及规模,控制明星数量及总开支。很多地方办晚会,不是突出本地特色,而是把“宝”押在了外地明星身上,根本不屑于或不愿意安排本地演员。这一心态应有所纠正。地方政府应对晚会经费的来源及使用情况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还应有可行的处罚措施。假如发现某地违规办晚会或超标准办晚会,应对主办方进行罚款、问责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制约、惩戒作用,才能让各地办晚会铺张浪费严重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孙仲)


(编辑:子木)